西西河

主题:【注意】请问水风道长 -- 睡虫

共:💬31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顺便帮你反驳一下那些家伙

说到进化,单细胞生物进化的基础是DNA。机器人进化是改进自己的程序。

DNA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结构,细胞内已经进化出了高保真的一整套体系。但是这套体系同时又保留了非常低概率的突变,使得整个体系的进化成为可能。一般生物的DNA突变率在十亿分之一到一百亿分之一之间每个特定的核苷酸位点每复制。也就是说,在一次复制过程中,给定一个位点突变的可能性是十亿分之一到一百亿分之一之间。其中,有效突变(就是突变会改变这个生物的生活或者功能)的概率是1/1000。在这里面,1/1000的可能会出现有益突变。

程序一旦开始运行,也必须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东西,要不然你的机器就会不定时的死机。但是在这个程序里面,机器运行时读取错误的可能性是多大?读取错误后将这个错误重新记录到原有正确的程序中(就是覆盖原有正确的程序)的可能性有多大?打错一个字符导致整个程序出错的可能性是多大?如果整个程序出错或者因为这个改变而更加有效率,那么这个改变会跟其它的改变累加的可能又有多大?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让程序本身来进化,在现在是完全不现实的。目前唯一一个有可能自我进化的机器产品就是计算机病毒,可惜被我们能杀得都杀死了,而且所有的变种病毒的创造者都是人类。

单细胞生物虽然进化的几率非常小,但是架不住他们个体多阿,目前全球的生物个体有大概10的34次方那么多,其中有90%的个体是单细胞。那么,每次复制产生有益突变的可能性是多少,是10的17次方。但是,除去其中重复的,除去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的,除去那些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流传下来的,对于一个特定的物种,可能产生的有益突变的数量是多少?是几千个到几万个,几乎涵盖了所有已知基因。但是,这些突变是分散在10的20-24次方个体里面的。任何一个个体含有一个有益突变的可能性还是10的17-19次方分之一。这些有益基因,只有受到外界威胁的时候,就是把其他的个体都杀死的时候,才会逐步取得主导的地位。这也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那么,目前的计算机程序可能像现有的生物一样进化么?如果不能进化,他们靠什么来摆脱人类工具的身份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