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五霸小史引言(一)春秋分期 -- 履虎尾

共:💬136 🌺4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平王东迁的事诸侯发挥了很大作用

前段时间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查了一点点有关西申国的资料,以及姜氏之戎的资料。不过不很深入。

姜氏之戎是春秋时代以前整个周朝历史的重要族群

中国历史上,有个周朝人物很特别,我相信很多人都发觉了。那就是周朝开国时期的姜子牙。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其先为“四岳”(读尚书的时候,看到有人认为“四岳”其实是“大岳”,只不过古文字形近所以混淆。我觉得这个观点很靠谱)。姜子牙又叫吕尚,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后来知道当时有氏有姓,就不觉得奇怪了,但是没有深究。前段时间,研究西周历史,查来查去查到了申国头上,看到了国语中有一句“齐许申吕由大姜”。原来这四家都是出自姜氏一族。这让我觉得理解了为何姜太公的国家是齐国(虽然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我没深究)。

姜氏之戎是周朝前期以及前周朝时期活跃度很高的部族。周人的祖先和姜氏是有通婚的,姜氏可以说是周人的后族。而且,在周人的古老传说中,姜氏的地位非常高。这让我觉得姜氏实际上是凌驾于周人之上的。举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这就好像是在清代一个汉族家族世代迎娶八旗贵族女子做主母(实际上似乎没有),在当时算是件很有与荣焉的事情。和娶妻当娶崔氏女也有点相似。

如果姜太公是姜氏之戎,那么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可以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他是直接指挥自己的母族。而且,这也可以解释在周公旦时代他为什么可以在东夷之地建国,因为他手里有一支很强大的武装。

西周历史上很依赖姜氏之戎。周宣王的中兴也是因为南土之师败给了姜氏之戎才终结的。而南土之师是南申国。楚国所说的申息之兵,申就是指南申国。南申国据说是周朝王室建的,然而很多事情都指向了姜氏。

齐许申吕由大姜,姜氏之戎是研究周人不可避开的话题,也是周朝前期历史、一直到东周时代的郑国乃至齐国霸权衰落时期,都不可忽视的问题。

两周剧变之际的姜氏

而在平王东迁这个事上,“大姜”也发挥了不小作用。

两周剧变,姜氏一族十分活跃:

第一,申国就出自于姜氏。值得一提的是,申和神在当时是一个字。这是一个以神命名的诸侯国,非常特别。

第二,周幽王至少表面上是因为废黜申后而遭到殒身覆国的致命打击的。我查资料时也注意过,历史上西周的每次兴衰都和西戎有不清不楚的关系。特别是周朝建立初期,弄了一批姜氏一族的诸侯国作为前方军事支撑点。这些资料都是公开易查的,很好获取,只不过没见谁串起来。

第三,独霸西疆的申国,是带着西戎攻打的周朝。申国和西戎的关联非常密切。

第四,确定周平王地位的申国大会,也是在齐国这样的老牌姜氏大国参与下实现的。

第五,此前还在战争中为周王战死国君的郑国,在申国大会上居然可以被允许掌握周朝大权,而且带着周平王东迁。郑武公得到申侯信任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我想起他孩子的母亲是申侯之女——我想很多人都还记得古代汉语第一课就是“郑伯克段于鄢”,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最大的敌人是他的弟弟,他弟弟之所以成为他的劲敌,是因为他的母亲:武姜。武姜,申侯之女,郑武公之妻,以其为姜氏女、武公妻,故称武姜。郑武公的父亲、郑国开国之君郑桓公为了周幽王战死了。郑桓公生前预料到周朝要出大事,事先将家产人口宗族东迁,史称“桓公寄孥”。决战前将家族内迁,决战到底的决心是非常突出的。郑武公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能打开局面,真的非常了不起。郑庄公为姜氏所生,这也许是周郑互质的一个诱因。此外,郑国打败了许国,却不敢吞并他。许,还记得前边说的吗?“齐许申吕由大姜”。许国,敢打败却不敢灭掉的国家,这里面的政治背景太复杂了。

这么一票事情一连,就知道申国是两周剧变的根源所在。所以,要弄清两周剧变,不了解申国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一个以神命名的国家,以前长期被忽略了。

申侯允许平王东迁原因分析

周幽王战死之后,申侯手里有周平王,平王后来得到了齐晋的承认。虢国则拥立了周携王,反对周平王。

在处理周幽王死后的国际问题时,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平王的问题。围绕着周平王地位,在申国开了一次大会,齐晋鲁卫都参与了申国会议。这次会议之所以在这里召开,我想有很大可能是诸侯联军打到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齐国应该是姜氏之戎的一部分。周平王东迁,郑君掌控朝政。我怀疑这时郑国承担了类似程婴保护赵氏孤儿的职责,而且用联姻/和亲的办法取得了申国的信任。在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周平王的小朝廷则封建了秦国,使之负责西征,对付申国。这也许是周平王的计划,也许是别人的计划,总之是有利于周东部诸侯的。

那么反过来说,申侯之所以放周平王东迁,也是因为:

第一:诸侯联军的军事压力。齐晋卫等国是当时大国,联军很强大。

第二:自身削弱。西戎劫掠之后离去,申侯的盟国减少。与周幽王决战也导致了很大损失。

第三:郑国联姻取信。

第四:周平王毕竟也是作为周天子培养的,他应该也更希望摆脱强大的申国控制,做自己自由自在的王。只不过他没想到东迁以后自己的地位下降得太多。

所以,当时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下,申侯才放弃了周平王。只不过申侯没想到自己很快就被卖了。在我看来,周平王的小朝廷封建秦国标志着东方国家与申国的彻底决裂。

了解这些,我觉得也可以知道此前还声威显赫的周朝一旦东迁就变得毫无政治地位的因由了。

早在西周时代,周穆王时代徐国就赢得了大批侯国的拥戴,一时声势无两。周穆王与楚国联合,加上西戎的力量,才灭掉了徐国。周朝强迫徐国遗民北迁到了徐州。彻底打掉了这个强劲对手。所以周朝的地位与其军事能力息息相关。周朝的军事能力,又与其对西戎作战的能力直接相关。每当周朝能够打败西戎,或者得到西戎援助的时候,周朝就可以轻松迎来盛世。到了西周末期,这一套行不通了。周厉王企图变革,失败。他的儿子周宣王,是齐国的女婿,搞了一点军事力量,取得了一些军事成绩。特别是在打击西申国时取得了一定胜利,不过自己却在千亩之战与姜氏之戎的作战中差点送了命。到了周幽王,一切都完蛋了。

周平王开始,东周王朝的政治合法性是很低的。作为周朝最重要的诸侯之一,周礼的捍卫者鲁国拒绝承认周平王。鲁国是周公旦的国家。周公旦利用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的机会,几乎做了天子。实际上周公旦就是以天子身份临朝治事的,结果遭到了周朝诸侯的军事反对和殷商遗留势力的乘机反扑。最后周公旦被迫放弃了天子地位和周朝西部(所谓分陕),自己统治了东部。鲁国作为周公旦的封国,是周公旦统治周朝东部的核心据点。在当时,鲁国地理位置优越,地盘广大,综合国力非常强。鲁国的反对,使周平王在东部的统治很不稳固。而雪上加霜的是,虢国拥立了周携王。作为周朝王廷里的重要卿士,虢国此举也沉重打击了周平王的政治合法性。福无双至,雪上加霜之后又落井下石的事情发生了,郑国在郑庄公时代又与周朝决裂。至此周朝基本失去了任何政治立足点。东周朝廷存在下去的最直接理由,只不过是晋国为了打击敌人,需要平王一系。晋国灭了周携王,还是为了晋国自己。东周自己的力量太弱,完全就是个政治工具。

通宝推:振振公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