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从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的价格机制的分歧看央行的休克疗法 -- 思想的行者

共:💬85 🌺1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再从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的价格机制的分歧看央行的休克疗法

在中国经济学界,人们普遍信仰的是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学,弗里德曼对于货币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

弗里德曼说价格现象就是货币现象。

他的话貌似简单而又铿锵有力,中国学习货币经济学的人基本上信服他的观点。

但是是不是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呢?

我个人很早就对弗里德曼的理论进行过很多的批判,但是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国人是不愿意相信弗里德曼的错误的。

那么我就再举出萨缪尔森的观点出来支持我的观点:弗里德曼的理论是一个骗局,中国的经济学界被骗了,中国央行被骗了,缺乏专业性的央行正在把中国经济推向越来越危险的境地。

弗里德曼的理论难以解释的是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本来俄罗斯在1992年之所以实施休克疗法,就是因为相信了基于弗里德曼理论的萨克斯的主张---由于剧烈的经济转型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需要先把总货币量给卡住

因为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价格现象就是货币现象,只要卡住了货币量,就可以卡住价格

此前还有玻利维亚的成功的例子在证明休克疗法的有效性。

所以92年盖达尔总理一上台,就实施了休克疗法,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根据盖达尔的老师萨克斯和弗里德曼的主张实施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等政策,俄罗斯物价不仅不像此前的实施休克疗法的玻利维亚一样实现平稳,反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飙涨,在11个月内,俄罗斯的物价就上涨了26倍,盖达尔因此下台。

为什么俄罗斯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反而导致了剧烈的物价上涨,这是弗里德曼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实际上根据萨缪尔森的理论却很容易解释俄罗斯的物价的上涨。

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有两种成因,一个是需求拉动,一个是成本拉动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人大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

[url=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28320&ordertype=1

以下部分为文摘:

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种: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萨缪尔森认为总需求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那么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以使物价上升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这是由于需求方的过量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拉起,由于失业率降低,劳动力变得更加稀缺,工资也被相应抬高,所以通货膨胀会加速到来。萨缪尔森认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使得名义需求快速增长,而后者又使得名义价格水平快速上涨。德国中央银行在1922-1923年曾印刷数十亿的马克纸币,这些纸币疯狂涌入市场寻求面包和住房,从而造成德国当时的物价水平数万倍的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除了需求拉动型之外还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他将之定义为,在失业率很高而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类型。在经典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之中,通货膨胀必然发生在充分就业状态,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情况下,可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滞胀现象却对这个理论给与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当时的美国经济中,在有20%的生产能力闲置,10%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的情况下,物价水平还是处于继续上涨之中。对于这一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后来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也包括萨缪尔森,提出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来解释传统凯恩斯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经济滞胀”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对于物价形成机制的完全不同的解释,一个看重需求和成本,一个看重总货币量。

其实要反驳弗里德曼的观点很容易,弗里德曼认为要降低物价上涨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货币。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一种商品快速的上涨,只要加大投资,或者说加大在这个领域中的货币的投入,进而造成这种商品的供给大幅增加,甚至于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还能快速上涨吗?

中国俗语说物以稀为贵,反过来说,物以多为廉

这就是一个微观机制层面的对弗里德曼的理论的反驳,投入更多的货币造成供给过剩,反而会降低物价,而不是相反。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萨缪尔森对价格机制的解释更能够获得微观层面的支持。

从萨缪尔森理论出发,可以很容易解释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以后的物价的剧烈上涨

1,需求拉动物价猛烈上涨

注意,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以后,俄罗斯的居民的需求并没有提高,但是俄罗斯的企业的供给却因为剧烈的货币紧缩进而导致大量的企业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停工,进而供给大幅少于需求,甚至在事关民生的所谓刚性需求的领域也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这样的严重的供给的短缺,就导致需求相当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因而物价猛烈的上涨

2成本推动型

当俄罗斯的物价开始上涨,特别是食品,燃料,衣服等等刚需产品也大幅物价上涨以后,俄罗斯人要生存,必然会要求企业加工资,而这个工资就代表着更高的企业成本,并且各个企业的工资成本会不断的表现为下游企业的进货成本的提高

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萨缪尔森此前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因为俄罗斯是因为剧烈的货币紧缩以及剧烈的价格改革导致供给快速减少,导致供需矛盾突出的,而萨缪尔森此前所描述的是因为国民需求增长快于供给增长导致的供需矛盾导致的通货膨胀。

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即决定物价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货币量的投入确实可以对物价产生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间接的,即货币的投入需要通过供求关系来对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来看央行自从2009年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

央行放松了货币---特别是给制造业而不是给投机性的房地产释放货币会产生多大的通货膨胀效应?

注意,当央行投放货币给制造业的时候,制造业本身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增加的供给的一部分,当然制造企业要生产产品也会对上游领域产生需求

在这里,企业得到了贷款,供给增加了,同时需求也增加了,只要两者保持一致,那么物价就会保持基本的平稳。

所谓贷款一多,货币一多,物价就会上涨,是国人处于对弗里德曼的迷信而导致的一种自我恐吓

其实从最简单的费雪方程就很容易知道,当货币投放于制造业的时候,必然产生相应的产品

根据费雪方程,平均价格=总货币量*货币周转次数/流通商品数量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货币投放于制造业,必然产生相应的产品,这意味着总货币量与流通商品数量,在货币投放于制造业的时候,是同步增长的,就好像我们小学就知道的一样,分子和分母同时以同样的倍数增大,整个分数的大小是不变的。

弗里德曼之所以得出一个那么绝对的价格现象就是货币现象的结论,从费雪方程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只有假设商品数量随着总货币量的增长可以忽略,货币周转次数,或者货币周转速度的变化也可以忽略,弗里德曼为了得到这两个假设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把货币政策导致的商品数量变化与一个国家天翻地覆的制度变化相比较,得出前者是小量,进而得出货币政策导致的商品数量变化是一个没有关系的量的结论,进而他就可以让费雪方程的分子增大,而分母不增大,进而得出他的绝对化的简单化的结论)

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如此的简单化,绝对化,简单得让人感到一种如同奥卡姆剃刀一样的美,所以就几乎征服了中国大陆上几乎所有的学习货币经济学的学生们,博士们,博导们。

由于对弗里德曼的迷信,中国从温州到鄂尔多斯,到长三角,到珠三角以及到更多的地方不断的发生成片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的断裂,发生老板的不断的跳楼或者逃亡。今年11月份的进口数据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了与进口相关的产业实际上是在负增长,那么其他的产业呢?

弗里德曼用经济学假设搭建起来的理论骗局几乎就毁灭了俄罗斯,要不是俄罗斯因为他的自然资源的丰富,以及强大的核武装,否则早就灭亡了,而今天的中国呢?

中国1989年其实也实施了休克疗法,1988年1989年吴敬琏们鼓吹关住货币老虎,货币老虎一放出来就要吃人,结果那两年中国都只投放了1500亿元人民币,1990年中国不再理会吴敬琏和弗里德曼的主张,一口气投放了5253亿元,结果,猛烈的通货膨胀就制止住了

2007年吴敬琏鼓吹的流动性过剩实际上与他在1988年鼓吹的关住货币老虎是同一个意思,不过是用了流动性这样的一个更具有理论性的更抽象的名词罢了

央行因为对弗里德曼的迷信而实施了实际上的休克疗法,中国经济在不断下滑,经济风险在不断的累积,中国人民应该要做些什么呢?

通宝推:水过云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