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如何轮回? -- 墨里荀

共:💬16 🌺1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历史如何轮回 A6、还原论与现象学

历史如何轮回 A6、还原论与现象学

前面以鹿岛困境来说明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面对的问题,以及从现代转向后现代的原因,另一个说法就是从历史的发展期进入历史的调整期。历史阶段的不同,与之对应的主体社会的观念也必然发生某种变化,从认识的显明到认识的遮蔽,正是在这种外在环境的改变中发生的。人类认识的复杂性使得历史转折时期观念的转变成为一种很困难的事情。重新梳理历史发展期的认识并使之适应面临的历史调整期是一种主动的应对方式,这需要人们在此之前就意识到历史处于何种方式的转折。但是,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历史的转折,而历史又确实出现了转折,那么,我们还是能够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中发现历史转折在其中的折射,这就是从还原论到现象学所折射出的意义。

百度百科。还原论(Reductionism)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

如何来理解还原论呢?一个人从外观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从内部功能上可以分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再继续划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还原论提供了一个分析法,用来将复杂现象简单化;还原论还同时提供了一个”本质-现象“的解释体系。现象是本质显现的结果,而本质才是现象的原因,那么,本质从哪里来?通过分析法来还原出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还原论之还原的意思。

现代的分析法由伽利略开创,在笛卡尔处确立地位,之后的人们就陷入该如何理解以分析法还原出的”本质“的争论中,唯理论与经验论是主要的争执者,直到康德转入认识论。无论唯理论和经验论,还是康德的认识论,都不曾动摇分析法和“本质-现象”解释体系的地位,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建立在还原论成功的基础上的。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改变了这一点,正如康德论永久和平与胡塞尔说欧洲科学危机的区别。

我从两个概念来理解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是“悬搁”,指向分析法和它呈现的“本质”;另一个是“本质直观”,指向“本质-现象”解释体系。“悬搁”是个挺形象的词,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如果一定要发散一下,它与佛教常说的"放下”和道家“生而弗有,为而不恃”有些联系。要说明的是,胡塞尔可不是这么想的。“本质直观”的“本质”不是还原论里“本质-现象”中的“本质”,还原论的“本质”已经被“悬搁”了,而且,一个来自直观,一个来自分析法。直观的本质来自现象,一种还没被“本质-现象”所解释的现象或者“悬搁”本质后留下的现象。所以,现象学里经常有“回归XX本身”的说法,实际就是要你“悬搁”已有的认识和认识方式,去重新认识。

胡塞尔意图构造一个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这个意识活动先于分析法对实体的分析,或者说分析法如何切中实体取决于其先的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在康德那里,是如何分析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分析出的成果;胡塞尔的问题是,在开始分析之前,实体首先被意指为何物?这就是构造一个针对现象的意识活动的原因,也同时展现了分析法自身的盲目性。胡塞尔自身是想对康德的认识论做一个更深或者更高层次的奠基,这个奠基仍然还是认识论意义的,我不是从这个方向来看的。从认识的显明与遮蔽来说,胡塞尔为驱除认识的遮蔽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

德国是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家,这与德国在殖民化浪潮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西方从文艺复兴到葡萄牙西班牙开启殖民贸易,现代化的威力真正显现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从这里开始现代产生了明确的脱离传统的意图,所以,这个时期英国、法国的哲学家要做的是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新的观念。德国是一个追随者,接受了英法建立的新观念, 也在国内进行了工业建设,但是已经没有足够的殖民地进行殖民贸易了。套用鹿岛困境的情况,殖民地是草场,西方国家是鹿群,殖民化浪潮就是鹿群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德国最后一个投入到殖民化浪潮,却是最先感受到殖民化浪潮难以为继之困境的。所以,德国哲学不能只从现代与传统的对立来理解,它还包含着对现代自身困境应对的尝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