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穹顶之下 -- 孟词宗

共:💬175 🌺1829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次柴某人还真的很有可能就是白骨精

因为我看到了她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博文。当然,也许那个名叫柴静的博客其实不是她亲自写的。

这几天穹顶之下很火。一时间两桶油几乎成了众矢之的。煤炭行业因为私有化,出现了黑煤窑,爆发了环境污染,被迫重归国有化;钢铁行业似乎已经快速私有化,结果增强了工业污染。但是在柴静的纪录片中被重点提到的煤炭行业、钢铁行业似乎都没有起到提醒作用,两桶油却被要求重蹈覆辙,私有化。柴静居然说出了一旦私有化中国油气产量可以翻番的观点!这究竟有没有数据支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跃进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穹顶的宣传手法也不地到。很多人根本没看穹顶,竟然也“知道”雾霾导致了柴静在美国出生在美国做手术的女儿因为中国的雾霾得了先天性的肿瘤。柴妈妈在哺乳期不辞劳苦地喂着女儿拍着纪录片,就为了操纵中国两会的议题,其献身精神简直超越了人类,估计东海桃花岛上蓝绿两党炒作议题的能力都无法赶上她。可是柴静似乎忘记了她的女儿出问题,最大的影响因素并不是雾霾。

她否认自己抽烟,并且说自己开大排量的汽车只是为了去机场和接送女儿——只是,为了这么一点用处就开大排量的汽车,本身就是反环保的,真是摁下葫芦起了瓢——但是她无法否认她本身就是高龄产妇,孩子出现畸形原本就是高概率的事情。

何况美帝的食品安全……嗯,在某些人看来历来是极好的……她隐瞒了关键的信息,片面强调孩子出现问题的责任在于中国雾霾,这种手段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用煽情的手法,以煽动的方式去推一部号称理性的纪录片,这两种行为的价值观是严重矛盾激烈冲突的。有句名言说,手段卑劣者目的必不高尚,这样使用卑鄙手段的,真的是个圣人?

有人说,她的孩子究竟如何得肿瘤,这是她的私人问题,与纪录片是否严谨理性无关。但是,不是她自己首先将私人问题加入纪录片宣传中的吗?遇到无法辩解的问题就说这个问题无关,幼稚。

仅仅因为她用私人问题炒作这个纪录片,就已经引起了我的不满意了。何况她还隐瞒真相,只发布片面的真相。片面的真相是高明的欺骗。骗术越高明,则欺骗熟练度越高,惯犯的可能性就更大。

在穹顶发布之后的热潮中,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从DDT入手,说到了很多事情不能只做定性判断,还需要做定量判断。DDT价格便宜灭蚊效果好,蚊虫是传播的疟疾的重要渠道,因此DDT是穷国抵抗疟疾的神器。因为一篇《寂静的春天》,被煽情的笔墨震撼的世人,禁止了DDT,结果直接导致疟疾大爆发,据说有2000万人死于爆发的疟疾。学者因此呼吁,很多事情,不能单纯地讲好或者坏,而要说,我们是否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

饭吃多了会撑死,于是不吃?单纯的定性判断,是不具有行为指导作用的。必须做定量判断。

这个道理,很多人并不懂,因此需要普及。

但是,问题在于,柴静懂。

2010年,柴静就转了一篇与此类似的文章。那篇文章的题目很好,《不要快,要稳》,直截了当地讲述了博主柴静对应对环保危机的看法,中心思想就是标题那五个字:“不要快,要稳。”

引用一下她的感触好了:

看完这个DDT的事儿,想起这两天作节目,谈收入分配改革,各个派别的专家都吵,从基本概念吵到解决方法,吵多了确实容易看的人晕。

情况一复杂,就有人容易不耐烦,手一挥“快刀斩乱麻,我们就是要劫富济贫”,或者干脆说“不改了,让它去”。

科学与现实都很复杂,众声喧哗看似繁冗,但就是这样一点点互相修正,接近合理。如果急着下结论,偏执任何一端,虚美或者饰恶,都会付出代价。

附原文链接:

不要快,要稳 (2010-07-14 20:56:08)外链出处

知道东西有毒,还让别人吃,这不是白骨精么?

通宝推:老老狐狸,二锅头上品风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