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29:三说航空军 -- 本嘉明

共:💬10 🌺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129-3:运-12舰载型

既然说到小飞机,就要提到运-12。因为怎么说,你在OV-10,A-700,“三岛人”等等外来户上开发,还不如在运-12上挖掘潜力嘛,要保红色江山,自己的孩子靠得住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

运-12(Y-12)其实包括多个型号,其中运-12I型、运-12Ⅱ型、运-12Ⅲ型、运-12Ⅳ型和运-12E型是自家孩子;Y-12F基本是洋玩意了,跟前面这几个熊孩子不搭界。很多外人搞不清,哈尔滨厂里又有意无意地笼统混淆,所以新闻稿里,记者们通常就是一本烂账。

这运-12头里这几个娃,真是农民家的苦孩子,一路挺坎坷的,这个大家在网上搜一下“运-12,绿飞机”就知道了。它血统的起源,是加拿大的“双水獭DHC-6”,慢慢国产化,一点一点拉扯长大。Y-12F在重新设计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推敲气动细节,效果显著,再加上进口动力设备,所以Y-12F有了一个性能飞跃,喝了洋墨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开放低空空域给民间,刺激小飞机(通用航空)市场兴起,这个我们建议了有几年了,进展不大。对比这10年国内的房产市场,可以说国家并不怎么热心催生民间小飞机市场。

中国对于美国的基本国策,就是”赶超”,“赶”在“超”的前头,就是说,以“赶”为主,紧跟美国的路子走。到今天举目一望,美国有什么,我们也埋头整什么,一时用不着也不要紧,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明天就用得着了。所以你看看,基本上美国如今有的,中国多数都有了,真正同美国在数量级上有差几个零的事物,真的很少了,其中小飞机(和民间飞机师)算是一个吧。

美国人对于“战场飞机”,表面上不屑一顾,实际上一直在悄悄地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战神2.0”,老实讲静悄悄地摸进过多少个国家去,我们也不好说。这些小货,表面看掀不起大浪,但在卫星作战体系下点穴一下,多路出击,放倒一个小国家也不是不可能。

我们要防别人的小飞机,又不能放手让国内民间大用小飞机,大造小飞机,那就只能指望仅有的几根独苗,再争气一点。

于是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运-12,有没有必要上舰?能不能上舰?

(二)

对于上辽宁号航母,运-12的缺点是:

1)运-12来自于DHC-6,是民机的标准,先天的结构强度不符合军标。

2)运-12家族里,性能最好的是运-12F,但外来零件太多,发动机是进口货,你一改为军用,人家就掐脖子了。如果用运-12IV(国产涡桨-9发动机),那么动力更弱,怎么滑跃起飞?

3)降落航母,需要用阻拦索,也就要重新加强机体,加尾钩。

4)运-12太小,就算表现最好的运-12F,最大起飞重量8.4吨,商载3吨。辛辛苦苦改动那么多,可以上舰了,其实运力跟直-8接近,能干什么呢?

我个人是这么看这个“有没有必要上舰”的问题的:

首先,中国未来的航母不会太多,为航母重新开发一款舰载运输机,总共造不了几架,也不太值得,从现有机型研发改型,会比较节省,研发进度也有把握。瓦良格来中国前后,国家已经从哈尔滨抽了一批原来搞运-12的技术力量南下,这么多年也没有看见新机型问世,估计没有去开发“舰载固定翼运输机”。

其次,航母真的需要一批固定翼的反潜机,运输机,预警机,小加油机,观通机,搜救机,小炮艇机(目前最小炮艇机应该是约旦的AC-23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尤其是运输机,不但运客,主要是航母的系统太庞大,一旦用了10年后,每天都有东西在修,零备件不可能样样都带齐,需要运输机不断地到岸基基地提取备件。

再从反潜机说起,美国已淘汰的舰载反潜机S-2,空重7.8吨,最大起飞重量近12吨,但其中弹舱和外挂,可以携带2.2吨的弹药。去掉弹药这一块,那么飞机+反潜设备,也就是9.5吨上下,离运-12F其实不远(运12F近乎矩形的后机身,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舱内空间安装反潜设备,但不利于安排弹舱,所以我们暂不考虑带弹)。S-2(1954--1968)共生产了1280架,颇受好评,也曾经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上服役过(弹射起飞),而墨尔本号航母1985年在中国拆解的。那么,以今天中国的电子技术,把S-2上类似的反潜设备,做好一点,做轻一点,做不到吗?

轮到预警机,那更有争议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瑞典已经把“爱立眼”系统(平衡木)安装在“梅特罗III”轻型飞机上。“梅特罗”Ⅲ翼展17.37米,机长18.09米,最大起飞重量6.35吨,比运-12F还惨点儿。我估计瑞典人的应对方案是:机上只载少数操作人员,雷达获得的信息通过高速数据链传送给母舰,由母舰上的指挥中心处理,指挥控制这部分职能也全由母舰上的人来承担。但由于母舰要尽量隐蔽自己,通常在离预警机150海里外保持无线电静默,所以我在《茗谈125-5》里面提到,可以考虑用苏-80(载荷3.5吨的小飞机)与726气垫船配合,起到一架空警-200的作用。同样,现在换成“运-12预”跟726配合,也凑合了。

本嘉明:茗谈(125)-5:“苏-80”之一

总之一句话,有固定翼飞机上舰,远比没有好。有了一款上舰了,不管是谁,都是胜利,都能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开发出多种功能飞机,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航母的战斗力。

而中国现有纯国产的固定翼运输机系列来说,其他都太大或太老式(运-7算是例外,能搞成运-7为平台的舰载预警机,肯定给它网开一面),恐怕也只有运-12IV。

况且,我们的电磁弹射过关了。电磁弹射的优点,就是可以调节功率,弹射不同吨位的固定翼飞机。所以将来在新航母上,配属多种”运-12舰载型”,已经有了保障。

再说,将来是无人机,小吨位舰载机的时代,到那时候,运-12个头小点儿,反而还是优点撒。这款小货,用在岛礁部队也蛮好嘛。

(三)

如果认定运-12值得上舰,那我们看看,该怎么上?

由于辽宁号只有滑跃甲板,后继第一艘国产航母也有可能只有滑跃(或滑弹并举),那么”运-12J”必须确保有足够动力滑跃,以迁就航母。现有的涡桨-9发动机显然不足。

其次,”运-12J”要阻拦索降落,机体结构只能推倒重新设计。

所以我的建议,是原”运-12F”的外形尺寸不变(注意我选用的是”运-12F”,当然也可以选运-12IV),重新设计机体和尾钩,改为折叠机翼和多个小垂尾;做这些的同时,顺便在机身后部,加装一对700公斤级涡扇发动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以运-12IV为基础的舰载型号

有了这对涡扇发动机,加上原有的一对涡桨-9,滑跃动力就足够了,说不定飞机的载荷还能加大一点儿呢。

与”运-12F”同一先进程度的西方同类飞机是西班牙制造的EASA CASA C-212,运12F在航程和速度上更胜一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运-12F的速度优势得益于进口发动机,我们用2台涡扇补强后,运-12J在速度和升限上,只会优于运-12F。

那么等飞机上天,这对涡扇就是废物了?不是,首先,这是备用动力源,防止涡桨发动机被击伤或出故障。其次,可以把其中一台涡桨的全部功率,转用于带动机载发电机发电,发出500KW的电力,用于大耗电量的设备,如激光武器或大功率电子战装置(尤其是干扰设备,不用技术怎么精妙,功率大就是王道)。而停掉一个螺旋桨推进器带来的飞行推力不足,则由涡扇发动机替代,飞机照样飞。

(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役的美国航母运输机为C-2型,最大起飞重量24.5吨,一次载货5吨左右,可载26名乘客或12付担架。1966年入役后,不断升级,服务至今,现在大约每架造价4000万美元。C-2是昼间型,主要运送乘客,邮包,零件。整个美军常年保有不足40架,每艘航母出勤,基本会携带一架。

中型航母一般是用直升机执行运输任务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辽宁舰上的直-8

大型航母则需要C-2这样的航程远、速度快的固定翼运输机,承担急重运输。这些运输机主要用于岸舰之间及航母之间的货物运输。尽管大型核航母海上自持能力很强,但一艘航母出海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它上面的近百架飞机和5000名人员难免会出紧急状况,比如人员的调换、伤员的撤离、某些零部件和物品的急需等,这时,舰载运输机就是最方便的“顺风快递”了。

中大型航母一般都很怵大翼展的固定翼飞机,因为翼展以外,起降跑道还要两边各留出5米宽的净空间,这就严重影响了甲板上其他飞机的停留。所以辽宁号这样的航母不能使用E-2C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这并不是说E-2C在辽宁号上飞不起来,而是使用的条件太“霸道”。由于E-2C采用平直翼,展弦比大,低速的时候起降性能较好,因此E-2C在使用滑跃跳板的情况下,其起飞距离约200米左右,飞得起来。而辽宁号的第三起飞点距离甲板边缘为195米,因此E-2C在这个位置稍后一点就可以滑跑起飞。不过由于它的翼展较大,为了安全起见,从起飞点往前的甲板都要清空,这样辽宁号整个飞行甲板能够停放的飞机不到6架。由于航母机库里面的飞机是不能装油和挂弹的,所以飞行甲板上停放的飞机实际就是航母所能立刻使用的飞机,显然6架飞机太不够了。

改用弹射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E-2C和战斗机一样,只需要100米以内(一般90米左右)的距离就可以起飞,这样就可以使用飞机的靠前的起飞点,而不需要象滑跃甲板那样靠后,从而少影响后甲板作业。这样的话,假设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与辽宁号相近,都是6万余吨,那么它的飞行甲板可以容纳20架左右的预警机和战斗机。

这里,我们看到大翼展预警飞机对于甲板的“困扰”。以运-7为平台的中国舰载预警机,尺寸比E-2C更大一号(E-2长18米,翼展25米;运-7为24米 X 30米。E-2和C-2是同型平台)。推算到运输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架C-2对于尼米兹已经紧巴巴了,在辽宁舰上除了预警机,再增加一架运-7运输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E-2,运-7,运-9的尺寸比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中国第三种入役预警机,KJ-500。(中国预警机,尺寸由小到大是:KJ-200,JZY-1舰载预警机(在研),KJ-500,KJ-2000)

C-2淘汰后,美国下一代舰载运输机会是谁?有可能是V-22鱼鹰的改型。同样,中国在研发“蓝鲸”倾转翼飞机,据说比V-22还大。还有一种可能,是一机三用,再开发一个固定翼平台CS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为追赶CSA,我估计中国有一个吨位介于运-7和运-12之间的涡桨运输机在研。

在这样的前景下,现在把吨位较小的运-12(而不是运-7)改造为舰载运输机,主要起“海上快递”的作用,虽然运力比C-2小,其实更适合辽宁舰这样“偏中型航母”,况且一个平台四种变体(搜救,运输,反潜,加油),多样化的潜力更大,毕竟一艘辽宁舰容纳4--7架运-12,还是胜任的。这样万一新舰载运输机(不论传统涡桨型还是“蓝鲸”)研制进度拖后,运-12能勉强顶个几年。

而运-12真要进行上舰改装,那么同步出一个“简化版”,就正好适用于航空军和陆航。这样,一次改装的经费,一举两得,少花钱多办事嘛。

本嘉明:茗谈(85):三谈“小飞机”-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