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雄浑刚健的辽代遗风——蓟县独乐寺随笔(1) -- 一介书生

共:💬32 🌺20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雄浑刚健的辽代遗风——蓟县独乐寺随笔(2)

过山门,入庭院,在千年古柏后面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

点看全图

观音阁是九脊歇山式楼阁式木结构多层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阁高22.5米,东西宽26.7米,南北深20.6米。南面设月台,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金箱斗底槽”殿堂柱网,内外28根柱网、两重框架。观音阁高三层,但外观则为两层,中间设一暗层。阁内开有空井直通三层以容纳塑像,上层周有露台,可登临远眺。观音阁建在建筑在由花岗岩条石和方砖砌成0.9米高的台基上,结构坚固,梁思成考察后曾认为辽代楼阁台基虽无实物可考,但在当时应当远较今日高大,方能显现楼阁的巍峨,今天不到1米的台基是经过千年沉降后的结果,后来的考古勘测证明了他的推论。

点看全图

好吧,又冒出了两个武林术语,“九脊歇山顶”和“金箱斗底槽。”

歇山顶。宋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改今称,又名九脊顶,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现存唐宋时期建筑基本上都是庑殿顶或者歇山顶建筑。歇山顶汉代即出现,汉阙画像和陶房屋明器中即有早期歇山顶的形制。比如麦积山石窟北周壁画宫殿分段式歇山顶是歇山顶的早期形态,

点看全图

部分重建的日本法隆寺金堂,重檐歇山顶,其人字栱是鲜明的中国南北朝风格。

点看全图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早期歇山顶正脊较短,收山尺度较大。明清以后,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观音阁的正脊较清式的短,而收山殊甚,基本保持明代以前风貌。

点看全图

“金箱斗底槽”是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剩下两个没介绍的就简单好记多了,名字分别是单槽、双槽。“金箱斗底槽”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点看全图

观音阁作为现存最早殿堂结构金箱斗底槽形式的楼阁建筑,屋内形成一周外槽和中部内槽两个筒状空间作为坚固的框架,中心的空井用抹角枋加强,再加上承重功能明确、构造精巧合理的斗拱层减震,结构上非常坚固,抗震性非常好。在观音阁建成的1000多年间,经历有记录可查大小地震30次,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能够做到“官廨民舍无一存,而阁独不圯”,甚至唐山大地震时,城内和寺内房屋损毁严重,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走闪,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观音阁二楼墙壁裂了几道缝,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足见其结构技术的高超。图为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独乐寺照片,前排就是传说中的抗震棚。

点看全图

观音阁的正吻,正脊,垂脊,垂兽,仙人等大都是后世重修时所配,只有少部分是辽代原物,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来风格。特别是垂兽为仙童骑于独角犀牛上,双手攀犀角,为清式所不见,图片为下檐走兽,数量系单数,与明清制同,但上檐仍为双数,仙人与山门一样也是辽代甲胄武士。

点看全图

正吻类似清式,但细节略有不同。正脊为双龙戏珠纹样,其正中作小亭,相传每届除夕除午以后,盘山舍利塔神灯,下降蓟城,先独乐而后诸刹。神灯降临则亭中光芒射出,照耀全城,称“独乐晨灯”,为蓟州八景之一。

点看全图

观音阁梁柱接触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种、152朵,设计精巧,工艺高超,可谓集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斗拱之大成。 用梁思成原话讲“(观音)阁外观上最大特征,则与唐敦煌壁画中所见之建筑极相类似也。伟大之斗栱,深远这檐出,及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点看全图

但实际上,与保存较多辽代原貌的山门相比,经过后世整修过的观音阁出檐远不及山门深远,乾隆时增修的檐角增加的四个支柱虽然增强了结构的坚固性,可也破坏了观音阁整体的美感。

点看全图

唐宋早期建筑维持较长出檐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怕雨水冲刷的承重夯土墙体。宋元以降,砖瓦烧造技术日益成熟,到明清时,建筑外墙虽外貌与前代相似,但较高级的建筑已经全面应用砖墙,不再像以前那样经不起雨水冲刷,而出檐变短除了减轻挑檐机构的负担外,也有利于采光……,因此,刨除审美方面的因素,明清建筑的短出檐也有一定道理。

点看全图

作为楼阁建筑,观音阁的命名是有其道理的,楼和阁近代含义已经混用,但在古代的含义确是泾渭分明,自地面立柱网,柱网上安铺作,即是“平坐”,上面再立柱网建殿屋,即为阁;自地面建殿屋,又在上面建平坐殿屋,就是楼。简单说,最下层是“平坐”的就是阁,最下层是殿屋的就是楼。宋代宫廷画《滕王阁图》是现存最早滕王阁图本,反映了宋代滕王阁形象,现在重建的滕王阁就是根据这幅画复建的,这幅是明代仇英的摹本。

点看全图

没有找到宋代黄鹤楼界画的合适图片,弄个元代对付看吧,夏永黄鹤楼图册中的局部,两相对比区别一望而知。

点看全图

观音阁顶为阁前上方悬鎏金额一方,楷书“观音之阁”4字,左下方落款“太白”,相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梁思成考察后认为“观音之阁”几个字“笔法古劲而略拙,颇似唐人笔法。阁字下署‘太白’二字,其为后代所加无疑”。朱桂辛先生怀疑明代内阁首辅李东阳书,而后人误为李太白。至于何说为是,大家都是靠猜……

点看全图

好吧,李白唯一传世墨迹就是《上阳台贴》,还是草书。文曰: “高山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李白的诗风和书风有一个小故事描绘的很是传神:“玄宗命白为宫中行乐诗,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十篇立就。笔迹遒利,凤跱龙拏。”《上阳台贴》,卷后元代张晏的题跋更是直截了当:“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与欧、虞、褚"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庙堂衣冠,宫廷气象不同。李白的书法笔法迅急奔放,用笔提按顿挫分明,运笔快捷,线条开展奔逸,不拘章法,但行气自然贯穿其中。另一个大行家宋徽宗的评价李白的书法 “字画飘逸,豪气雄健”。难怪毛泽东为之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点看全图

好了,下笔不到千言,离题已是八百,就此打住书归正传,看观音阁牌匾字体法度森严,古拙方劲,我认为朱桂辛先生说法为是。

李白据说宋代李白真迹还有相当数量,抛开民间私藏,《宣和书谱》就收录5件,但传承至今,只剩下这一件海内孤品,可谓弥足珍贵。在这里,请顺便允许我向千金散尽破家为国,使国宝不流失海外的张伯驹先生聊表敬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点看全图

阁前下层悬一匾,书“具足圆成”4字,为咸丰御笔;1964年4月,梁思成和夫人林洙一起到蓟县联系准备重新测绘独乐寺的事宜。在观音阁的月台上,梁思成指着咸丰皇帝所题“具足圆成”的匾额说:“‘具足’是佛家语,‘圆成’不是佛家语,应为圆通,是咸丰弄错了。”

点看全图

下层内额牌匾是“普门香界”,乾隆御笔。

点看全图

观音阁底层是砖砌下肩的实墙,中上层是藏有斜柱的编壁夹泥墙,形制与应县木塔改动前辽代墙壁一致。由于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镇国寺大殿、开元寺钟楼等唐、五代建筑墙壁都经过后世重修,所以观音阁墙壁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建筑墙体修砌实例。图为梁思成考察时的独乐寺墙体结构。

点看全图

进入观音阁内,可见塑有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和两尊胁侍菩萨像。观世音菩萨泥塑像在阁内中心,高16米,站在高出地面72厘米的须弥座上,穿过二、三层平台,直入大阁顶部的覆斗型藻井,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泥塑佛像。

该塑像用木料做骨架,钉铺板皮后再覆盖薄灰泥彩塑,面部慈祥,微带笑容,两眼凝视远方,着衣得体,绚丽端庄,两臂披帛飘洒,仪态优美端庄。由于塑像的体高约当一般人体高的九倍,因此只有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面容,这更增强了庄严崇高之感。

点看全图

为了充分显示这尊巨像的仪容,古代匠师在构筑这座高阁时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设计,在阁内槽的第一层楼面上开有矩形洞口,又在第二层楼面上开了呈六角形的洞口,形成上下贯通的空井,使大像矗立在其中,头部直伸达第三层明间,几近阁顶,上面覆有一仅遮盖住十一面观音头顶的“斗八藻井”。三层框架结构不同也有助于防止框架结构变形,增强观音阁整体刚性。

点看全图

为了使信徒在礼拜时能仰观全像,所以不像一般小型佛教立姿造像那样,采用挺身直立的姿态,而是特意地将大像塑成身躯微向前倾,这自然增加了塑制的难度,让塑像那硕大而沉重的躯体,既向前倾又须保持平衡和稳定。但是这样的体态,不仅使人们自下仰望时可看清全像,特别是可以看清他的面孔,而且微俯的神态又令人产生慈祥亲切之感。这张是关野贞拍摄的观音阁十一面观音像。

点看全图

为了将塑像异于常人的多条手臂处理的自然,通过保持造像两条主臂正常比例结构,将其余十几条手臂分置于肩背部,并由垂发,披帛等将其区分为前后层次,使肩后手臂呈扇形向左右辐射,与主体端严稳重的造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点看全图

由于大像的头部直伸达阁内第三层明间,故此明间前檐门窗射入的光线,照亮了大像的面庞,而且自上下射,当人们自较暗的阁的底层仰望时,似乎巨大的十一面观音像沐浴在下泄的光焰之中,增强了庄严神圣的气氛,也散发着一种超自然的宗教神秘感。

点看全图

从美学设计上看,观音阁的下屋内槽顶部虽然也设门闇,但是内槽是连通上层的筒状空间,使内外槽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来安放观音像,通过预定的观赏角度使观音阁每一层都是一幅独立的构图,一进门就能看见观音坛座,从下层看,能看见观音立像及全部背景,到了中层则看见观音胸像居中其下环饰精致的勾栏,其上是藻井的背景,最上层则是精致的十一面观音头部塑像。

点看全图

当人们自下仰望大像以后,自然产生想要更清晰地瞻仰巨像面容的企望,观音阁的设计者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作了周密精巧的安排。由于观音阁是专为供奉巨大的十一面观音塑像而设计建造的,故此一切都以巨像为中心,殿阁中央是前已提到的穿透第一层和第二层楼面的天井。循阁侧的阶梯登上暗层,可以回绕矩形井口四周,礼拜观赏大像,但光线颇暗。

点看全图

再循梯向上,登至全阁最高的第三层,由于这是前檐设置门窗的明间,人们从较暗的二层刚一登临,先是面对门窗看到阁外一望无际的天空,即是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目前一片光明。带着这样的感觉转身向内,十一面观音的巨大头像,似乎就在这一片光明中从中央的六角形井口升起,呈现在人们目前。她面相庄严,弯眉长目,丰颐重颔,略带笑意。在主面的上方,又分四层呈现出另外的十面,下层四面,第二层三面,第三层两面,最上一层一面,呈塔形配置,全高大致与下面的主面高度相当,因此显得比例协调,无上重下轻之感,显示出十一面观音与其他佛教造像不同的独特仪容。

点看全图

在井口的六面都安有栏杆,人们可以围绕井口对大像礼拜观赏,并可向下俯瞰阁的底层。由于大像主面之上的十个小面中,有的是面向斜侧或左右两侧的,而且所呈现的容貌和表情又各不相同,据佛经所载,或作慈悲相,或作瞋怒相,还有的作白牙上出相,暴恶大笑相,最上一面作佛面。要想看清各面的不同,也只有围绕井口,才能达到目的。

点看全图

可惜今日大像因遭后代,特别是清代重新妆修,除巨大的主面仍保持原貌外,上面的十个小面均粉饰得一个模样,呆滞无神,无复原来的形貌。本来各面的冠上皆有佛像,也被涂饰得无迹可寻。幸而主面未遭损毁,还保留着原塑风貌,并显露着颇为浓郁的唐代遗风,是辽代较早的艺术杰作。跟修饰前相比较,判若两人......

点看全图

大像的身躯,也大致保持原塑形貌,只是屡被后代妆修,衣纹等较显臃肿,并施加粗俗的近代彩绘,致使大像丧失了部分光彩。但像体自两肩下垂的披帛,横于腰腹两周,并转绕两臂而下垂,仍为原塑形态,同样保存着唐代遗风。据佛经所述,十一面观音左手应下垂执内出莲华的军持瓶,右手作施无畏印。但现大像左手下垂,并未持物,不知是否原塑即如此。下图即为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唐代十一面观音像。左手上举持杨枝,右手自然下垂持净瓶。

点看全图

ps:最近非常忙,只能缓慢填坑,先去喝口水

通宝推:空格,天涯行者,桥上,晴空一鹤,快刀浪子,花大熊,mezh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