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15 🌺337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哈夫斯朝

哈夫斯朝(Hafsid dynasty):马格里布(Maghreb,绿教地政学概念,大概包括现代除埃及以外的全部北非地区。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意思是 “西方”或“日落之地”)诸王朝之一。最后一个统一的马格里布王朝木瓦希德朝解体后,北非地区很快就分离成为多个小王朝。其中有三个比较重要的王朝——马林朝(Marinid dynasty)、哈夫斯朝和阿卜德-瓦德朝(Abdal-wadid dynasty,又称作宰杨王朝Zayyanid dynasty)。这三个王朝成为现代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始祖。首都是突尼斯城(Tunis)。

1229年由叶海亚一世(Abu Zakariya Yahya I ben Abd al-Wahid)建立。但是名字用的是家祖哈夫斯(Muhammad bin Abu Hafs)的名字。所以又叫哈夫斯部落(Banu Hafs)。这个家族本是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出身,来自马斯慕达部落(Masmuda tribe)。木瓦希德朝时期这个家族就已经是木瓦希德朝的名门了(其最早的先祖在木瓦希德朝创始人图马尔特时期就仕宦于木瓦希德朝了)。借助家传的关系,哈夫斯本人在纳赛尔时期出任木瓦希德朝的易弗里基叶(Ifrīqiyah,绿教地政学概念,泛指除埃及外的全部北非地区)总督。并将总督一职变为其家的私产。从而开创了自己的哈夫斯家族。总督位置到1229年传给叶海亚一世时正式宣布独立。然后哈夫斯朝和马林朝与阿卜德-瓦德朝之间展开北非争霸战。哈夫斯朝为应付包括马林朝、沙漠游牧部落和欧洲军队在内的各方军事压力中遭到了数次军事失败。而由于兵乱使得瘟疫在哈夫斯朝领内流行,瘟疫和军事失败给予哈夫斯朝以决定性打击。导致王朝渐渐衰弱。最后哈夫斯朝被奥斯曼帝国征服。随后沦为崛起中的北非海盗王国和西班牙帝国之间争夺的战场。1574年,西班牙将军唐璜(Don Juan de Austria)率军征服突尼斯,迫使哈夫斯朝成为西班牙的臣属。随后哈夫斯朝末代哈里发穆罕默德六世去君士坦丁堡向奥斯曼帝国求援时被斩首。哈夫斯朝彻底灭亡。但是哈夫斯朝的一个王室分支因为被西班牙利用而幸存了下来,最终终老于加纳利群岛。哈夫斯朝时期正逢西班牙“再征服”事业步入高峰期,因此安达卢西亚地区屡遭兵焚,使得人口大规模外逃,导致格拉纳达文化全面衰落和毁灭。但是哈夫斯朝借助这个机会大量吸收难民来突尼斯,同时哈夫斯朝和欧洲和非洲各国大搞贸易,这些措施使得原来贫瘠落后的突尼斯地区大为改观,国家繁盛一时。为现代突尼斯国家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剧本二:群狼的咆哮

雅夫亚一世:哈夫斯朝异密叶海亚一世(Abu Zakariya Yahya I ben Abd al-Wahid,1203-1249)。

生于加贝斯(Gabès),父辈本是加贝斯的城守。1229年他继承职位。这段时间内由于木瓦希德朝被阿拉贡-卡斯蒂利亚联合军打败,“再征服”事业兴起,加之木瓦希德朝的内讧,使得木瓦希德朝的权威一落千丈。各地诸侯叛乱频仍。叶海亚一世亦野心勃勃,因此他在收到木瓦希德朝哈里发马蒙(Idris al-Ma'mun)死于内讧的消息后,决定自立门户。哈夫斯朝正式独立。所以他是哈夫斯朝的首代君主。

叶海亚一世独立后致力于军事扩张,率军东征西讨,屡战屡胜。最大的战果是于1242年击败阿卜德-瓦德朝,迫使其称臣纳贡。随后又多次击败马林朝。成为马格里布三国中最强的国家。叶海亚一世时期,哈夫斯朝的领土包括现在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东利比亚地区全部的海岸地带。达到了领土的最大范围。

阿芭而:阿巴尔(Ibn al-Abbar 1199-1260),全名Abu Abd Allah Muhammad Ibn al-Abbar. 中世纪著名的绿教诗人、学者和外交家。安达卢西亚绿教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现在的瓦伦西亚,本是瓦伦西亚异密的秘书。因为“再征服”事业的兴起,十字军步步紧逼瓦伦西亚,而瓦伦西亚却无力抵抗。因此他受命书写文书向哈夫斯朝求援。由于行文报告里文笔流畅,诗意盎然。其意恳切,其心拳拳。因此文笔受到很高评价,因而声名鹊起,成为名噪一时的诗人。瓦伦西亚被攻克后,阿巴尔为瓦伦西亚而做的挽诗,被认为是他的水准最高的作品。随后阿巴尔作为外交官流亡到突尼斯定居,继续仕宦于哈夫斯朝。但是他因为行文不慎招致笔祸,结果触怒了穆罕默德一世,被判火刑处死。但是他的作品依然被保留下来,对研究那个时期的北非和安达卢西亚的历史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孟塔西:穆罕默德一世(Muhammad I al-Mustansir,1249-1277),这里的穆斯坦绥尔是头衔,经常连接billah,即al-Mustansir billah,意思是神佑胜利者(he who seeks victory in God)

哈夫斯朝的二代目。早先曾经奉两西西里王国-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曼弗雷德(Manfred, King of Sicily)为宗主(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和绿教徒关系非常好,曼弗雷德的父亲腓特烈二世,因为行为品味很像绿教徒,甚至被称为“西西里的受洗算端”,结果晚年时被教皇破门出教)。这样穆罕默德一世可以保障哈夫斯朝对欧贸易的利益。而曼弗雷德则可以对付他在意大利的敌人(两西西里王国和教皇国关系恶劣)。但是随后因为法国派系的查理一世夺取了两西西里王国的权力,使得穆罕默德一世和两西西里王国断绝了来往。在掌握了两西西里王国的治权的法国派系的势力深入了地中海。在种种利益的驱动下(有一批法国商人无法收回哈夫斯朝商人对他们的欠款,所以鼓吹远征。另外路易九世收到消息说穆罕默德一世可能脱教变为极毒徒)。法国派系领袖法王路易九世率领以法军为主的部队开始了第八次十字军。目标是先征服哈夫斯朝,随后以哈夫斯朝为基地去进攻埃及(因为埃及此时的算端拜伯尔斯不在埃及)。但是路易九世率领的法军因预期过于美好,实际准备不足。在登陆北非后方才发现此地环境的恶劣远超想象。面对十字军的进攻,穆罕默德一世在集结了兵力后笼城死守,同时命部队破坏水井。围城的法军发现除了突尼斯城之外找不到清洁的饮用水。由于喝了肮脏的饮用水,导致法军痢疾大面积流行。连路易九世本人都死于痢疾。一团乱的法军随后在腓力三世带领下和穆罕默德一世谈判。最后两家签订和约,两西西里王国恢复了战前的贸易关系,而法军则寸土寸金未得的回到了欧洲。因此穆罕默德一世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为自己加上了billah的名号。然后穆罕默德一世又借机自称为算端,抛弃了之前使用的副哈里发名号(amīr al-Muslimīn,字面意思是“绿教徒的长官”。这是绿教世界里仅仅比哈里发低一级的正式头衔,因为哈里发的正式头衔叫信士们的长官amīr al-mu’- minīn)。因此他也是哈夫斯朝的第一位算端。随后哈夫斯朝加大了和两西西里王国的贸易,使得经济大为繁荣。1277年穆罕默德一世死去后,哈夫斯朝陷入继承权争斗而大乱。从而一路衰落下去。

伊文塞德:赛义德-马格里比(Ibn Said al-Maghribi,1213-1286),一般被称作安达卢西亚的赛义德(Saīd al-Andalusī)因为他是安达卢西亚地区出身。他是格拉纳达文化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以其文学、史学和科学研究而闻名于世,他和鲁世德、赫勒敦、拉齐、伊本西那等人并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引进的绿教贤人之一,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

生于格拉纳达附近的阿尔卡拉-拉-雷亚尔(Alcalá la Real)的一个富裕的商贾人家。因纳瓦斯-德托罗莎会战导致控制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穆瓦希德朝逐渐走向解体,故家里人开始向北非迁移。因此他的幼年是在马拉喀什长大的。成人后他出门游学,在塞维利亚受教育。在赛维利亚迷上旅游。因此开始自己行游的历程。大概在1240年左右踏上朝觐之旅,1241年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随后因家族生意扩展到此处,他在完成朝觐后留在埃及经商。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写作,在1243年左右,马格里比因为和人打赌(埃及当地人称安达卢西亚地区人不可能有可以和埃及文学相提并论的文学作品,而马格里比则不同意,于是两人赌赛),从而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作品《文豪说》(直译为《杰出者的旗帜和杰出者的目标》,Rāyāt al-mubarrizīn wa-ghāyāt al-mumayyazīn)。这部书收集和刊录了历史上大量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出身的文人的文学作品(大部为诗作,因此亦有人认为这是诗集),并对作者和作品予以立传和评论。这部《文豪说》是首部详尽刊录安达卢西亚文学的文选集。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穆瓦希德朝崩溃后,安达卢西亚地区因“再征服”事业兴起而迅速陷入乱战,导致很多文学作品湮没。而正是因为《文豪说》的收集和编录,当代研究学者才能一窥安达卢西亚地区文学鼎盛期的辉煌情形。《文豪说》收录的作品文笔优美,考证翔实。因此出版后轰动埃及。(在现代西班牙阿拉伯语翻译家戈麦斯教授Emilio García Gómez在1942年翻译此书为西班牙语后,在当代西班牙文坛引起震动,促进了西班牙现代诗作的发展)马格里比亦因此成名。

成名后的马格里比继续他的旅行,他先后去了叙利亚和亚美尼亚,在旅行中对地理学发生了兴趣。因此一边旅行一边收集地理学信息。大概在1250年左右,马格里比创作了两本极其重要的地理学著作《陆地经纬度测定法》(Kitab bast al- ard fi 't -t ul wa-'l-'ard,The Book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Land on Longitudes and Latitudes)和《地理学》(Kitab al-Jughrafiya)。马格里比的地理学创作,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收集到的前人的记录,并对这些前人的记录进行了思辩和考虑。因此他的书去芜存菁,堪称是中世纪绿教地理学研究承前启后之作。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除文学和地理学外,马格里比亦对史学有研究,他著有一部《马格里布之书》(Al-Mugrib fī ulā al-Magrib)。此书以刊录马格里布地区的诗人为脉络,通过对这些诗人出生地的风土人情的描述,记叙了当时马格里布地区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此书因为是当时人的考证,历史准确度较好,为后世北非社会历史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254年左右,已经声名大成的马格里比来到突尼斯,被穆罕默德一世录用为官。但他性好冶游,于1267年再次出游伊朗等地。最后于1276年左右才回到突尼斯,最后终老于此。

塞意狄:哈散-沙德希里(Abul Hasan ash-Shadhili,1196 - 1258),绰号谢赫沙兹里(Sheikh Shazly),是绿教苏菲派沙德希里教团(Shadhili Sufi order,又叫 Shadhili Tariqa)的创始人。沙德希里教团是苏菲派著名的隐修团体之一。旗下分支非常之多,可考证的至少有72个,历史比较悠久的支派有六个,影响力遍布整个绿教世界。在南亚和北非等地势力尤为强盛。其中不少支派一直延续至今,是绿教世界中极为有影响力的大派别和最有代表性的隐修团体。

1196年生于摩洛哥的休达附近。戈马拉族(Ghomaras)雅法拉部落(Bani Yafrah)出身。其家出自一个“圣裔”望族,据说缘起可追溯到伊德里斯王朝时期。其父经商有成。因此其家家室显赫,家境富裕。哈散本人自幼聪明好学,以个性好奇,善于思辩而闻名。在受马利克派教法学教育期间就多次和老师辩论。以观点出众,能言善辩而颇有名气。长大后更是执迷于思辩,曾多次离城索居,寻静寂以利冥思。后在家庭支持下游学。先至菲斯求学,后不满所学而前往埃及求学。随后又在现今伊拉克地区求师访友。和伊拉克地区的苏菲派名家瓦西提(al-Wasiti)结为师友。在瓦希提的指导下,他返回北非,师从另一位苏菲派名家,摩洛哥出身的谢赫马西什(Sheikh Abd as-Salam ibn Mashish al-Alami)。马西什绰号“西擎天柱”("the Pole of the West"),是当时苏菲派中首屈一指的名家。因此哈散拜在马西什门下后很快就深为折服,于是用心学习并协助老师传播他的思想。因学习努力深得他老师的赏识。因此马西什将他的四大根本信条(as-Salat al-Mashishiya)传授于哈散。后来哈散在他老师的要求下,来到突尼斯的沙德希拉地区(Shadhila)。在当地的岩洞中修行体悟。很快他因修行出名,身边聚集起一个小的修行团体。他老师得知后授予他教师身份,同意他可以自立门户开派收徒。于是于1227年左右,哈散自立门户,以体悟之地来命名,创立了他的沙德希里教团。起先有弟子40余人,号为40友伴(al-awliya al-arba'un)。随后信众逐渐扩大。影响力开始遍及北非各地。随后于1244年左右他迁往埃及,在亚历山大港定居,并开派收徒,使沙德希里教团传入埃及。随后他的教团在埃及大获成功。1258年,因蒙古军灭亡阿巴斯王朝,导致哈里发播难。哈散鼓动其弟子参加驱逐蒙古军队的活动。在鼓动期间病死于埃及东部的胡卖萨拉(Humaithara),死后由他的弟子穆尔西(Abu al-Abbas al-Mursi)继承。

沙德希里教团在教法上持马利克派观点,其教团特点是强调日常生活甚于崇拜。认为重在人心,而不是重在膜拜。认同如果一个人心中有真猪,应在日常生活里能体现出来最为重要。而膜拜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观点。哈散本人重视教众的日常生活,他认为真猪是遍在的,因此日常生活的点滴里面都必然有真猪。所以教众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过好日常生活,后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会真猪的伟大。为了表达他的态度,哈散甚至规定教团吸纳新成员时,必须确定新成员有工作可以养家糊口。而无业者和游手好闲者则一律不得吸收进入教团。由于强调日常生活和在生活中体悟的重要性,使得该教团十分亲民,因而极受欢迎。影响迅速扩大,很短时间里就成为埃及最主要的宗教教团之一。并向四海扩散,影响力远及各地。为了纪念这位成功的宗教家,埃及政府将胡卖萨拉改名为沙兹里谢赫镇(Sheikh Shazily),其名延续至今依然使用。而胡卖萨拉的哈散墓也成为圣迹,受到埃及人的瞻仰。每年埃及苏菲派的乌尔节(Urs),都有大批信众到此敬拜。

通宝推:环宇750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