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叶青讲课趣闻——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七 -- 习之

共:💬13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叶青讲课趣闻——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七

叶青讲课趣闻

—— 民国时期的遗闻佚事之七十七

习 之

叶青的原名叫任卓轩,叶青是他的笔名,后由于他著颇丰,笔名叶青逐渐被众人所熟知,就一直以他的笔名叶青行于世上。他是共产党的元老级人物,曾任中共旅欧支部书记,当时的周恩来、邓小平都还是他的属下。1927年7月就是他接任毛泽东担任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也就是当年年底他被捕叛变,立即变脸反对共产党,受到蒋介石的赞赏。嗣后,他还担任了国民党的中统特务、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等要职。被号称国民党的政治理论家,“三民主义理论”的卓越“健将”。中共中央宣布的第二批14人的战犯名单中他也高榜得中,只不过是屈居最后一名而已。

1940年,叶青受国民党江西省省长熊式辉的邀请,到江西参与指导江西的“三民主义文化运动”,并在国立中正大学①任教。由于他声名狼藉,故学生对他也不怎么恭敬,加之他讲的又都是一些学生们不爱听的政治理论课,所以逃课现象就非常严重。叶青就想出了上课要点名的招数来抑制这一现象。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立即想出了数招以策对应。一是点名即走法,就是打算逃课的学生站在教室后门处,点名时,应答一声立即走人;二是轮流应答法,相互约定,轮流逃课,负责上课的同学代替逃课的同学应答。后来这些招数被逐渐发觉了。教务处就将学生们排好座次,谁到谁未到一目了然了。由于科任老师不能像班主任老师那样对班内学生都认识。于是,又有一些家境比较清苦的同学便使出了“代人上课”的主意,打出了“代人听课,每次五元”的“广告”。

叶青讲课的习惯是一旦开口,便滔滔不绝地一口气讲下去,不容学生们有当堂发问的时间和机会。有一次,他在讲到“宇宙的本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提问“到底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物质”,他迅速随口便答道“非物质就是精神,非精神就是物质”。学生还想继续追问,他一边连连说“时间不允许了”,一边在学生们的吵嚷声中继续他的授课。

有些学生知道他曾被国民党枪毙两次②的经历,故意以此来羞辱他,向他问道:“先生,你被枪毙过吗?”

“是的。我被枪毙过。”殊不知这位叶青先生此时的回答倒还是非常的镇静,他说,“所以,以后我就来学校‘戴罪立功’讲课来了。这样‘一反一正’,也是符合辩证法发展的规律的。”

能把自己的叛变行为,套上哲学的桂冠,可能也只有他叶青这位天才的“理论家”才独具的本领吧!

——————————

注:① 国立中正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是1940年创建于江西抗

战后方泰和县杏岭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校名取义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日本投降后,

该大学随即迁往南昌。

② 枪毙两次 1927年叶青逮捕后,被判死刑。枪决那

天,一共10人同时进行。一阵枪响后,众人陆续倒地

死去,而他却只感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撞到

在地不能动弹而已。此时,有人发现他尚未死,于是

又给补了一枪。谁知他真是命大,补的这一枪也只将

他的眼睛打瞎,尚未击中要害。后被一在被枪决的人

身上剥衣服的人救活,故人说被枪毙两次。

关键词(Tags): #枪毙 战犯 旅欧支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