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靖康遗恨忍重数 -- 无心之云

共:💬4 🌺7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靖康遗恨忍重数

历史,不可逆转地演变完成,定于史典。改朝换代,在史典中展现的是全景,烟尘满目,伏尸流血,是大的惨痛。然久远之后,这种惨痛往往止于肤痛,因为后人作为个体很难代入,以及未亲见过血流漂橹场景很难真实想象。再者,史典所精于用笔的是前朝皇室系颈以组的降,巨奸巧佞机关算尽的瞒,以及忠臣义士粉身碎骨的抗,这些文字读起来诚然能令人眦裂,但在闲岁月当中,又让人多少感到有些虚幻。唯有在笔记中,记载着史典不录的平常人的个体遭遇,千年之后读之,如弦之应响,感应不已。

近读宋人佚事汇编,有两个靖康年间事让我真切体会到千年前国耻的当下百姓是怎样栖栖遑遑的散,才真切领会到国耻的细节,并在这些细节中真切领会到什么是国耻。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龙伯康的人,靖康年他在汴梁。他是个书生,但每日纵酒,行止疏放,人目之为“狂生”。有一天,龙伯康与人从城外郊游回来,无疑郊游之时他喝了不少的酒。路过阅兵场所的时候,他突然提出要展示一下射术。与他同游的人中想必有与大阅之所的管理人员相熟的,于是,龙伯康突发的狂兴被满足。令所有的人没想到的是,书生模样的龙伯康,在大阅之所挟弓试射,一发中的,随后的九发依旧九中。众人正在惊讶龙伯康何以竟身怀这样的绝技时,他却指着地偏离主题说道:三年后此间皆胡人,若等姑识之。火龙骑日,飞雪漫天,此京师破灭之兆也。

靖康元年九月,金兵已攻破太原,三个月不到之后,汴梁城跟着沦陷。按笔记所写的时间,龙伯康在大阅之所说预言的时候,金兵即使还没破太原也在围攻太原,因为太原是在被围二百五十余天之后失陷的。所以说,当时龙伯康是对时局有危机感的,而他与其是在说预言,不如说是在宣泄自己对京师即将破灭的恐慌。他的恐慌恐怕是随着太原的战事日积月累起来并在那天到了临界点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突发狂兴展示自己的射术。而所谓火龙骑日,飞雪漫天,是一种开脱,就像项羽说的非战之罪那样,是天意,个人再英雄能耐,也难挽狂澜。

那种恐慌,恐怕不止龙伯康一人拥有。然而那时,做好亡国的心理准备的有几个?做这样的心理准备又是如何的在挣扎呢?黑云压城城欲摧,城摧了,黑云就压向全国。亡国之后怎么办?估计龙伯康那时在问着自己。

九一八,七七,有多少个龙伯康呢?在时局的渐进的糜烂中恐慌地等待着国耻和不可知的个人的存亡。他们在那个时刻有什么样的选择呢?逃,降,抗,还还是麻木不仁?

龙伯康最后怎样选择我不知道,但他看起来是浪子孤游,没有不忍弃之的蜗牛壳,也许,不管他怎么选择,都比较容易,也会比较决绝。

有的人就背着蜗牛壳,在奔逃。而在逃离故土之后,时间一点一点地让他们知道,逃离之时背负的沉重的蜗牛壳,其实,是轻的,甚至是虚无的。

太原人李子固和向伯生,靖康时从太原携家带口一路南逃,行中狼狈仓皇可想而知。到得江南后,他们的囊托之中各自还保留有两笼地契。这两笼地契估计是逃路时精挑出来的归于细软之类的财物,比起笨重或易碎的别种贵重家私更适宜携带。而且,地是永恒的,留在原处不会被毁灭,也不会被带到别的地方——只要符契在自己手中,地就还是自己的。这就很像笑话里呆子买了肉回家途中被狗叼去却不心慌,因为烹调肉的方子还在手上那样。李、向两家也寄望恢复中原后,凭地契将土地收回。而两笼地契,可想而知有多少张地契,代表着多少亩的田地。这是他们认为在战祸之前,最方便也最大程度保护家产的方法。

可谁知宋军就再没打回去,两家人等了七十年,方才死心。四笼地契,成了废纸。国破山河在,地契也在。可惜千亩良田,只能在书案上,以手在作废的地契的文字上经行巡视。

背着千亩土地潜行千里,这个蜗牛壳不可谓不重,七十年的焦虑期盼,不舍得放下,到放下时,才发现,这个蜗牛壳是怎样的虚无缥缈。

禅宗有棒喝:不要骑!可谁又不是识得破忍不过呢?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边的王臣们北望胡尘,心态怕也不差多少吧?

通宝推:foureyes,红军迷,迷途笨狼,笑任平生,林风清逸,京华烟云AMIP,回旋镖,发了胖的罗密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