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双方火炮武器和炮术差距初步探讨 -- 向往

共:💬16 🌺5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双方火炮武器和炮术差距初步探讨

关于甲午黄海海战双方火炮武器和炮术差距初步探讨

上一篇、从日方统计的双方命中数量(清命中日方131:日命中清方700以上 -(900笔者推测))开始、通过假设1、清日方射击机会窗口总时间相同。假设2、清日双方命中率大致相同。加上已知的清日大中口径火炮数量接近。推算出日方速射炮的最大射速是清方的5.5倍至7.5倍的结论。这个平均射速比1:6.5的结论、已经非常接近被大多数著作经常引用的当时英国海军年鉴认为的1:6了。作为对射速的推算、是可以接受并有一定程度的精度的。而且这个射速差就是武器的代差。

这次我们再来讨论有关清方的炮术精湛和实际命中率高于日方的说法。这个说法是经常出现在有关甲午战争的书籍里的一个著名的观点、这个观点经常和清军英勇奋战,命中弹的臭弹问题缠绕在一起出现、虽然有些莫名,但有难以反驳。

这里我们再建立一个模型来把这个问题一层层的剥开来讨论。

前面我们的讨论了双方的射速比、但这个比率并不是战斗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射速。因为维持这个射速比、意味着日方的弹药消耗将是清方的5.5-7.5倍、这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虽然、清方以德制舰为主、日方以英制舰为主、但那个时代、各国的军舰的基本弹药基数是大同小异的。日方是有计划的攻击、弹药准备可以也可能比清方充分。但是弹药装载量比设计数量多、意味着多出的弹药要保管在易燃的煤仓或缺少防护的甲板面等地堆放、这意味着战斗中更易发生殉爆、引发危险。所以、日方即使作出更大努力、这个数字也不大可能超过1.2-1.4倍正常载弹量。但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海战当日阴天云层很厚、黄昏比平日早一小时、使日方决定首先推出战场。日方后来认为如天气正常、日方可以继续不断攻击一小时、将使清方全军覆沒。我们先不讨论日方观点、我们只抽出事实、即海战结束时、日方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弹药存量。这个存量到底有多少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总战斗时间推算。海战12:53开始17:30结束,`战斗时间为4.6小时,加上1小时可战斗时间。1.2-1.3/(4.6+1)×4.6既是日方携弹1.2-1.3实际使用弹药量为0.98-1.07。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清方,清方毫无疑问基本接近耗光所有弹药。但关于准确的携弹量没有定论、但是在丰岛海战发生以后、清方不可能连基本弹药都不携带、据此我们可以认为0.8-1.0之间不会太离谱。

在讨论模型之前、先建立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清日双方的射击机会窗口总时间相同。即、日方射击清方时、清方同样拥有射击日方的机会。也意味清方舰船机动性能和日方基本相同。很显然这个假设否定了日方舰船机动性的优势。

假设2、清日双方大中口径火炮数量基本相同。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可以认为。

命中数=∑火炮数量×单炮发射数×单炮命中率

命中数=总弹药量×总命中率

已知命中数量比=1:5.5-7.5

推算总使用弹药量比=1:0.98-1.34

结论:

总命中率比=1:4.1-7.6

当然、这个模型把动态的战斗过程还原成静态一对一决斗-对射式型的模式。这个模型对于各自为战的清方还相对接近事实,对于传说可能使用了多船集火射击或多船交叉射击等有效的提高了命中率的日方说法不作评价。

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根据以上结果推出以下的结论:

1.实际战场上、每清方命中日方1发、会收到5.5-7发的还击。这是一个否认不了的基本事实。

2.关于清日炮术和命中率差、理想模型下为1:4.1-7.6。最保守估计大于清方2倍以上。

3.关于清日方的射速比、理想模型下为1:5.5-7。最保守估计日方拥有3倍以上最大6倍的能力。这就是确实存在的武器代差。

再根据1、2、3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

即最终结果、在弹药数量有限的前提下,日方命中率×实际射速至少是清方4.1-7.6倍以上,才可以获得以上的命中数字。

这个事实也许可以说明了、121年前的开始那些斗志冲天、一场大战之后马上又忽然变得不堪一击的清军很可能是被战场上一边倒的现实彻底的压倒了,以致于一撅不振。

后记:前一段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个命中数字的统计,感冒在家休息时,随便推算了一下结果很令人吃惊。

还有几天就是甲午海战121周年了。本着前人不要苛求,历史不要假设的精神,写下以上文字。算掀开历史这个冰冷的不可改变的事实的一个小角角吧。

关键词(Tags): #甲午海战 121周年通宝推:遥仰凤华,西瓜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