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 -- 骨头龙

共:💬4004 🌺30714 🌵1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英式葬礼上的微笑

一个英国学者仔细记录了吊唁者在英式葬礼上的微笑,可知英国社会的复杂性。凯特·福克斯(Kate Fox)写道,如果是死者的至亲密友,成年男性的表情是“偶尔湿润的眼眶”加上“勇敢者的微笑”,成年女性则是一两次抽泣,辅以歉意兼勇敢的微笑;如果跟死者的关系不甚亲密,男性多半面无表情,至多是庄重同情的微笑,女性则保持同情的表情,偶有“悲伤的关切的微笑”。

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她的两个儿子微笑着向吊唁者表示谢意,此举被英国媒体誉为勇敢、庄重和得体。而这样的微笑,在单纯的美国人看来简直就是冷漠,完全不可理喻。心理学家克特纳坦言,他曾客居英国多年,却仍然搞不懂查尔斯亲王究竟在笑些什么。

可能正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类似,英国人对中国式微笑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回忆他在中国讲学的时光,难忘轿夫的笑容。在他的印象中,那些辛苦劳作的人,稍有休息的片刻,就坐成一排,取出烟杆,相互逗笑,显得怡然自得。一点儿不像他在有些国家所见的那些锱铢必较的力夫,一旦有空,就跟雇主抱怨天气,要求多加工钱。

美国人不同。比罗素晚到中国几年的美国作家格雷厄姆·派克(Graham Peck)认为,中国人的神秘微笑不过是经受了太多折磨后的“惟一的生命反应”。当他们成了“无法控制之外力下的牺牲者”,就会经常“叽叽嗝嗝地怪笑”。看似洞悉世事,笑看一切,其实不过是儿童一般的自我放弃,一种“绝对的自我毁灭”。

留意一下你的周围。说不定,就在身边的高墙上,贴着如下警示:

“您已进入监控区,请保持微笑。”

通宝推:tt08607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