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2姓氏宗族家室 1: 序 一、姓 -- 桥上

共:💬27 🌺2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楚王名中的“熊”字

我把楚王称呼之中的“熊”字认定为“名”的一部分,有些河友提出不同看法,非常感谢。一般来说,关于古代历史的认识,由于资料的缺乏,大多不容易有定论,即使曾经的主流意见,有一些也会在发现了新材料之后被推翻。因此,在很多问题上难免会有很多家不同的观点,而讨论交流是我们加深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即使我们读书,又何尝不想与作者讨论交流(尽管作者可能听不到)。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我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在这里也勉强算得上是一家之言吧。当然其实这不是我的新见解,有些真正的历史学家如杨伯峻先生早已有这个观点,但也还有一些别的真正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不过既然各位河友有此好意进行讨论,经过一番检索,我就在这里尽量系统地提出我的观点,整理我的思想,也是进一步讨论吧。当然,限于条件和我的能力,这个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

————————————————————

虽然我们现在将楚王名之中的“熊”字都写成“熊”,但在当时,如河友所引,其实都用的是“酓”字,“熊”字应该是假借吧。

“酓”字在当时,也许和“熊”字读音相似,但在今天,“酓”字读yǎn,读yàn,读yǐn,读音已经和读xióng(《廣韻》羽弓切,平東匣。蒸部)的“熊”字大不相同。

下面是《汉语大字典》(p1489)酓:

《説文繋傳》:“酓,酒味苦也。从酉,今聲。”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酓,酒味苦也。《廣韻》、《玉篇》、《集韻》、小徐本皆同。汲古閣所據宋本奪此篆此解,而毛扆補之於部末。”譚戒甫《西周[壆-冖+再]鼎銘研究》:“酓却是由[酓欠]而省欠的。”

(一)yǎn《廣韻》於琰切,上琰影。又《集韻》呼含切。侵部。

(1)酒味苦。五代-徐鍇《説文繋傳酉部》:“酓,酒味苦也。臣鍇曰[酓欠]字从此。酉,今聲。”《集韻覃韻》:“酓,或書作[酉今]。”

(2)通檿。山桑。《集韻琰韻》:“檿,《说文》:‘山桑也。’通作酓。”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酉部》:“酓,《夏本紀》用為檿字,叚借也。”《史记夏本紀》:“萊夷為牧,其篚酓絲。”裴駰集解引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琴瑟弦。”司马貞索隠:“是蠶食酓之絲也。”按:《書禹貢》作“厥篚酓絲”。

(二)yàn

(1)《廣韻》於念切,去[木忝]影。

同“[酉念]”,苦味。《廣韻[木忝]韻》:“酓,苦味。”《集韻栝韻》:“[酉念],苦也。或作酓。”

(2)《集韻》於豔切,去豔影。

酒盈量。《集韻豔韻》:“酓,酒盈量也。”

(三)yǐn《集韻》於錦切,去寢影\\n(1)同“飲”。《集韻寢韻》:“飲,《説文》:‘[酓欠]也。’或从食,古作酓。”《正字通酉部》:“飲,本作酓,别作[酓欠]。”《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戜-呈+冬]諸器》:“(飲壺)腹底銘文五字:‘白(伯)[戜-呈+冬]乍(作)酓[壺殳](壺)。’”

(2)窨,密闭。明-方以智《物理小識飲食類》:“麵和成甄,置酓二七,暴之為麵。”又《器用類》引《清波志》曰:“佩香用久不香,用虎子酓一夕则香。”

下面是“酓”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出自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页五六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以上“酓”字的解释看,我猜测当时楚王名中的“酓”字当取的是上面(三)(1)[同“飲”(yǐn,[酓欠])]那个义项,这个字本是饮酒之意,当有礼仪性质,后来引申出来的饮用各种液体的意思,可不论。而从以上字形看,这个字所象,是酒瓮及其盖子,或者还有一只手拿着盖子。因此,当时“酓”字可能是在祭祀或其他仪式之中执掌饮酒之事的意思,与太宰之“宰”字相类。如此,也就有了冠于楚王之名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或者这可以成为以“熊”为“氏”的论据,但也未必,且不直接,而相反的方向则有直接证据,见于《左传》:

丙辰,弃疾即位,曰熊居。(《昭十三年传》(p 1348)(10130204))(108)

《左传》中“名”字的类似用法还有: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曰寤生,遂恶之。(《隐元年传》(p 0010)(01010401))(002)

男也,其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闵二年传》(p 0263)(04020401))(027)

男曰圉,女曰妾。(《僖十七年传》(p 0372)(05170202))(037)

生穆公,之曰兰。(《宣三年传》(p 0672)(07030602))(049)

初,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共姬之妾取以入,之曰弃。(《襄二十六年传》(p 1117)(09260801))(107)

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鹹,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其子。七十三年矣。(《襄三十年传》(p 1170)(09300301))(082)

以谗人入,其曰牛,卒以馁死。……纯《离》为牛,世乱谗胜,胜将適《离》,故曰‘其曰牛’。(《昭五年传》(p 1263)(10050106))(091)

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之曰元。(《昭七年传》(p 1297)(10071501))(085、123)

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曰玄妻。(《昭二十八年传》(p 1492)(10280202))(068、114)

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震而卜。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其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之。(《昭三十二年传》(p 1519)(10320402))(116)

苫越生子,将待事而之。阳州之役获焉,之曰阳州。(《定八年传》(p 1565)(11080501))(128)

以上提到的“名”显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连名带姓(氏)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当时人认为上面的“熊居”应该也只是“名”。当然,虽然可说是史有明文,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孤证。不过不同的意见并没有这么明确的证据,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认为“熊居”只是“名”。

相反方向可能的证据还有:

甲戌,楚子-旅卒。(《宣十八年经》(p 0776)(07180005))(061)

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襄十三年经》(p 0998)(09130003))(079)

乙未,楚子-昭卒。(《襄二十八年经》(p 1139)(09280009))(094)

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麇卒。(《昭元年经》(p 1199)(10010010))(108)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昭十一年经》(p 1321)(10110003))(109)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昭二十六年经》(p 1469)(10260006))(110)

秋七月庚寅,楚子-轸卒。(《哀六年经》(p 1632)(12060006))(110)

以上“楚子”之名都无“熊”字,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是楚人的避讳,类似的例子有“晋文公”称“晋重”:

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定四年传》(p 1535)(11040104))(131)

另外,杨伯峻先生注“九月庚申,楚子-居卒”曰:

十三年《传》云弃疾即位,名曰熊居。此单称居,以熊为楚君世代之名,故略之,犹楚灵王名熊虔,亦但称虔。(《昭二十六年经注》(p 1469)(10260006))(110)

至于在金文中楚王之称呼中包含“酓”字,我觉得与其说能证明“酓”是楚王的“氏”,不如说可能证明“酓”是楚王“名”的一部分。当然,我现在没有条件获得系统的金文资料,无法排比金文中楚王之称呼,只能推测了。以下则是已在手上的一对例证:

下面是楚王熊(酓)章剑铭文的图片,出自《春秋战国错金铭文青铜剑》,铭文内容是“楚王酓章,自作用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吴王光剑”铭文的图,出自《吴王光剑》,右面一列铭文内容是“攻吴王光,自作用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对以上铭文,可知“酓章”在当时楚人看来也是和“光”同类的“名”。唯一不很确定的是楚王熊(酓)章剑并非考古发掘出土。

下面是《左传》中楚王之称呼中包含“熊”字的段落,我以为都只能证明这些包含“熊”字的称呼都只是名,因当时人称呼时一般很少在“名”之前冠以“氏”,“氏”不是当时人称呼中最常出现的一部分,尤其是国君,《左传》中大概只有上面盟辞中提及“晋重”的那条,那里场合特殊,有很多国君在一起:

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僖二十六年传》(p 0440)(05260501))(045)

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昭十二年传》(p 1338)(10121101))(108)

“熊”作为楚王名的一部分,显然和一般的名不同,倒与“氏”有些类似,但我想按我所定义的“氏”,“熊”并非是“氏”,如以上一些例证中,当时人也不认为这是“氏”。当时作为名词的“氏”这个概念出现未久,包含的范围应该也比较小。

下面给出我认为的(春秋时)名词“氏”的定义,以便讨论:

由某一族长颁赐给其手下的家臣(这个家臣同时是这位族长辖下某一家族的族长)、让这个家臣作为其家族的族长之可传承的荣誉称号,意味着这个家族建立了自身独立的宗族系统,让这位家臣有“立于朝而祀于家,有禄于国,有赋于军,丧、祭有职,受脤、归脤”的地位。

通宝推:张新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