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穆斯林的同化并没有成功

汉族人中生存着那么多的所谓“回民”,就是一个证明。他们虽然长得吃的说的甚至喜怒都与所在地区的汉人一样,但是那根穆斯林的神经一旦被牵动,不论几代人都抹不掉他们精神上的独特,只需要短期培训就可以随时快速成为极端宗教的倡导者。

真正的同化,或着汉化要看满族,蒙族,甚至藏族,一旦同化进入汉人文化,就有来无回。

汉人占据中原这些好地方,也没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农耕文化比游猎文化的生产力先进,在发展到一定体量之后,逐渐在流了无数的血泪之后,把其它民族挤出了中原之地。 这个“挤”的动作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停止,游猎民族在修养之后不断的反扑,不断的失败。满清,蒙元没能在中原站住脚跟发生长远影响,不是汉文化本身的强大同化能力,而是这些游猎民族本身没有发展出农耕文化的传统,进入中原后只有依赖汉族的从下层生产到上层建筑等全系列的学习开始,就是这样也不保证可以学到手并成功,遇到世界外部环境变化大仍然一败涂地。

农耕文化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期才可能深入融入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因此蒙元满清在历史上都不可能得到那么长的“战略机遇期”,但是汉民族在更古老的时代,在周边缺乏强大如蒙元满清这个体量的干扰下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发展出来了。

或者说不论谁主中原,这个地区的文化与民族基因的混合本身就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地方,现在还有谁是纯种的么?因此,我们今天只能说汉族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代表的是一个有着强大农耕优势的文化体系,而不是这个文化覆盖下的种族基因。

但是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自身是在不断的融合发展的状态中。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汉文化已经有着强烈的工业文化色彩,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同时仍然具备着强烈的传统汉文化农耕因素,所谓中国特色。这些都不需要披上神秘外衣,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汉文化因为这个历史原因,其占据中原的结果并不代表汉民族或者汉文化比其它民族文化更贪婪,更极端,更强势。这个结果是因为数千年来的发展导致农耕文化的优势造就的扩张模式,生养了更多的人口,必然采用同样的模式去找更多的土地去生养,而因为其本身具备的农耕优势,必然在获得土地资源等条件下比游猎民族能够更具备长远生存优势。

也因此,中原文化的界限都是与气候南北降雨线相关,扩张的步伐从来也不是有组织的,而是自发式的,甚至是逃难中,慢性的愚公移山一般的浸入其它地区。这个扩张的过程是缓慢的,充满痛苦的,需要长期付出的,但是对比霸王硬上弓的占领军模式,汉人的扩张与影响是很难清除的,甚至东南亚的排华也是排不尽,理还乱。

但是缺乏组织的缺点也很明显,汉民族的扩张往往形成卫星国,甚至变种独立个体,扩张的利益与近一步发展是自助餐形式的,与母文化原产地基本不发生高层次的深入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类似奥斯曼,英吉利那样的庞大帝国,因为汉文化的帝国文化从来没有发展超越过车同辙,书同文这个层次,跨越这个语言,制度的限制在历史上只有宗教,西方与中东出现长期巨大帝国不是偶然的。蒙元所谓帝国也只是短期的大部落与众多的小部落之间的反反复复,没有形成长期统治的根基。

因此,谈不上种族歧视,你只是误解了历史的必然而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