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献丑原创】回望毛泽东之--回望“大跃进” -- 起于青萍之末

共:💬34 🌺30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献丑原创】回望毛泽东之--回望“大跃进”

发个贴子太困难了!!!!!!!!

回望毛泽东之--回望“大跃进”

  作为后来人,当我们回望“大跃进”的时候,目光很难仅仅就停在“大跃进”发韧的1957年,甚至很难停在“反冒进”的1956年,历史的指引,使我们的目光一直延伸到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1949年。。。。。。。。。

  中国革命胜利的结果,是要在中国建设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和人人共富的社会主义,这应该是当时共产党内的主流共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人民参加革命的承诺。如果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去建立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那才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采用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经济的方式,也仅是作为恢复战后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议过程中的权宜之计。刘少奇关于“剥削有理,剥削有功”的“天津讲话”在党内被非议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总结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其实我们并没有搞清楚(大意)。这句话是几十年实践后的总结,而并不是49年党内的主流共识。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全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共识明了、简洁:1、无产阶级专政;2、公有制。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被认为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剩下的是建设“公有制”的问题。

  在党内,建设“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是题中之义,无庸置疑,无非是用三个五年计划来完成还是用一个五年计划来完成罢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设想是用三个五年计划来完成,这就像原来设想用5-8年打倒蒋介石一样。

  经济恢复时期一结束,共产党的重要经济工作都是围绕建立“公有制”这个问题展开的,1953年党内的新税制之争,薄一波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陈云也针对新税制提出了系统的批评意见,批评核心指向一点:看似公平,可严重加大了“公有制”企业的税赋,妨碍了“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从1951年起,共产党就开始着手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毛选五卷收录的第一篇关于互助合作文章《要把农业合作当成一件大事去做》写于1951年。该文的注释表明了毛、刘对互助合作的分歧,但这种分歧表达的是党内对公有制建立速度快慢的分歧,而不是搞不搞“公有制”的分歧。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之初,共产党人不能说不谨慎,困难考虑的不能说不足,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异乎寻常的顺利,完全出乎了共产党人的预料,随后的农业合作化的风起云涌,伴随着增产增收,无不大大增强了毛泽东及党内一批人对加速建立全面“公有制“的信心,在农业合作化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论,以毛泽东批判邓子恢的“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 ,走快了。”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全面发行和学习而暂时平息。

  到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反对急躁情绪》,发动反冒进运动,再一次挑起了农业合作化是不是“走快了,走急了”的党内争论,更危险的是,在社论中引用毛泽东《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第二个序言中一段话时,通过裁剪,将反右倾的论点变成了反左倾的观点,直接针对毛泽东,引起毛的震怒(见毛泽东传1949-1976 P773页),发起了对周恩来、陈云“反冒进”的批判。

  “反冒进”的理论基石是革命的阶段论和条件论,这种争论一直贯穿着中共的历史。如果依此观点,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定要由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抗日战争就必须“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而这些都是毛泽东坚决反对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历史的经验不能不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在“公有制”建立过程中的混乱,不能说毛泽东没注意,但毛泽东对这种进程中的混乱,态度是一贯的,对比一下《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农民运动的赞赏与农村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的赞赏,是何其的相似,简直就是把“糟得很”和“好得很”的争论直接搬到了1956年、1957年。

  “大跃进”运动就是在这种加速建设“公有制”社会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是在对外抗美援朝,对内“边打、边稳、边建”,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在进行农业合作化都取得重大成就的前题下进行的,巨大的成就让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似乎看到了加速完成“公有制”建立的客观可能性,兴奋过度,以至于使“大跃进”运动完全失去了节奏,其消极后果在58年中期就开始显现出来,毛泽东并不是不清楚失速、失去节奏的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有他58年后期在几份有人饿死的报告上批复核实情况的报告为证(我忘了是《毛泽东文稿》的第几集了)。

  一般而言,在充分估计困难后,突然取得大胜,容易冲动,这是常情,很难避免。以抗美援朝为例,经过艰难诀择,派兵援朝,一、二、三次战役获得巨大成功,结果,第四、五次战役急躁起来,判断、决策偏于乐观,一下就失去了节奏,损失巨大。

  一时的失控和失速从来都不是毛泽东耽心的重点,不说战争年代,仅以“镇反”、“三反五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农业合作化”,在进行过程中都有过头的倾向和做法,都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起步时有点过头,在进行的过程中进行调整是毛泽东的一贯思路和做法。“大跃进”的消极影响出来后,毛泽东也在着手进行调整,但调整失败,以至于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大跃进”调整失败,不能不说与59年的“庐山会议”有关。温相对“庐山会议”有精彩的文章贴出,史料丰富,让人受益非浅。我是没有什么新的史料贡献大家,不过,要回望“大跃进”,不能不回望“庐山会议”,我倒是有一点不同的解读,不知能不能自圆其说?

今天就不写了,哪天有兴致,抽空再写一个业余水平的“回望59年庐山会议”,让大家批判批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