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目前经济形势的一些感受 -- ccceee

共:💬15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对目前经济形势的一些感受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经济学家,观点看法难免不够专业,此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河里大牛们做个药引子。

2008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都在滞胀的泥潭里挣扎。

次贷危机的产生,源于美国挟冷战胜利余威,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欲独霸全球的狂热自大。中俄欧三方默契地顺势将之引进了伊拉克战争泥潭,巨额的战争开支不但将克林顿时代累积的财政盈余耗费殆尽,财政赤字亦迅速攀升至2006年的8000亿美元。克林顿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经济被以房地产为主的金融资产经济所取代,格林斯潘为繁荣房地产市场几乎"量化宽松"了近10年,到06/07年的时候已难以为继,加息势在必行,在加息,战争开支和中国限制外资回流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次贷危机爆发。作为消费,金融,科技等经济引擎核心的美国,急速下滑的趋势波及全球。

尽管经济体系仍然健康,中国出于对国内和国外经济形势的忧虑,还是出台了40000亿基建投资刺激计划,而当时,欧盟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却正在为维护币值信用采取紧缩政策。不能说40000亿刺激完全错误,但全部投向基建房产,却错失了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另外,07/08年的中国,高达21万亿的居民储蓄完全可以扺御金融风险,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利用。40000亿刺激的后果,在通胀预期下,居民储蓄被引向资产领域,促进了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并将钢铁水泥能源等落后产能推向极端饱和,造成产能泡沫,过剩由此产生。6.86亿㎡的库存商品房,按现时居民购买力,需要消化10年。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经济背景,所谓供给侧改革,无非是将基建产能淘汰合并,努力出海打渔。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凯恩斯经济理论要点。是在原始自由资本主义出现两次惨烈危机后,西方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开出的救世良方,这个方案折衷了维持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尽量避免帝国主义倾向而产生国家利益冲突从而滑向战争;吸收苏联社会主义的"消费侧改革”三方面因素,突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虽不完美,却也对症,罗斯福新政的成功验证了凯恩斯经济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有效性。——当然,很不彻底。历史证明,"消费侧改革"亦即提高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生产良性互动,才是更有效更和谐的方案,比如希特勒德国,比如苏联,比如之后的福利资本主义。

中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种种现象显示,原始资本主义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而不可避免地先迎来滞胀,然后就是经济危机,这是资本和财富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经典教科书上的论述汗牛充栋,这里不再引用。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全球滞胀的来临。中国也不例外,表面繁荣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消费的依赖为全球之冠。一旦面临美国消费指数下滑,或者美国决心降低中国的供给份额,甚或美国金融资本意识到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就要承担比其他经济体更严重的滞胀——事实上,我们正走在这条路上。

2015/2016实体经济严重衰退,就是上述内外因的综合作用结果。而更乱中加错的是,就在滞胀前期尚有回還余地的时刻,一场罕见的股灾竟同时重创了消费和生产两个经济命脉。市值蒸发了接近30万亿,重创了消费最有活力的中产和小康,而依赖直接融资渡过难关的上市企业纷纷面临股权质押强平的残酷局面——一但大面积蔓延,银行和证券公司等核心部门将直面金融危机。恶性循环的结果,中国可能在这场全球经济滞胀中第一个倒下去。

可以预见,已全球收缩重返亚太的美国并且加息收割全球的美国,显然不会再伸出"伙伴"之手。

促进内需才是中国走出滞胀的主要因素,纲举自然目张,在进行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新的同时,不管阶层分歧多严重,不管内心多不愿意,是时候启动"消费侧改革"了。

通宝推:hull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