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15 🌺337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帖木儿帝国 2 兀斯曼 1

《成吉思汗四》说兀斯曼是土耳其将军。于小亚细亚东部建立了伊斯兰王朝白羊朝。后降服于帖木儿,活跃在安卡拉等战役。

这位兀斯曼的本名是伯哈义丁-奥斯曼(Baha-ud-Din Osman),伯哈(Baha)意为荣耀(glory),丁(din)意为宗教,对穆斯林而言特指伊斯兰教,伯哈义丁意为伊斯兰的荣耀。奥斯曼(Osman)也写作乌思满(Uthman)、鄂图曼(Othoman)等,不一而足。兀斯曼成年后,因为凶猛顽强,人送绰号喀拉-尤拉克(Qara Yuluk),喀拉意为黑色,喀拉-尤拉克意为黑色的蚂蝗。

据拉施德丁的《史集》记载,人类始祖阿丹(亚当),传到努哈(Nuh。就是《圣经》中造方舟诺亚),真主发了一场大洪水,人类只剩下努哈及其三个儿子,所以之后所有的人类都是努哈的三个儿子的后代。努哈的第三子雅弗,有个孙子或儿子叫乌古思汗(Oghuz Khagan),是突厥人的祖先。乌古思汗生了6个儿子,每个儿子各生4子,总共24个孙子,形成24个突厥民族。乌古思汗将儿孙们分为左右两翼,各3个儿子和12个孙子。乌古思汗的第4子阔阔汗(Kūk),为左翼3子之首,其长子巴颜都儿(bāi(a)ndur, Bayandor)——意为“愿该地区经常富有”,自然是左翼12位堂兄弟之首。兀斯曼所在的家族,自称是巴颜都儿(Bayandor)的后代,所以,按照阿拉伯人的习惯,巴颜都儿后面加个i,巴颜都里(Bayandori)就是他的家族名,简单地说,他们家姓巴颜都里。黑羊王朝的王室姓巴哈鲁(Bahārlū)或巴拉尼(Bārānī),可能是突厥蒙古语的勇士——把阿秃儿(Bahādur)的转音。

综上所述,这位仁兄姓巴颜都里,名奥斯曼,伯哈义丁、喀拉-尤拉克都是绰号,鉴于叫奥斯曼的人太多,他被简称为喀拉-奥斯曼,意为黑色的奥斯曼。为了避免混淆,尤其是避免与奥斯曼帝国混淆,本文称之为兀斯曼。

兀斯曼是白羊王朝的真正缔造者,他的故事就是白羊王朝的早期历史,而黑羊、白羊两王朝的历史密切交织,无法切割,所以我以兀斯曼为切入点,整体介绍黑羊、白羊的历史,并不局限于兀斯曼和白羊王朝。

黑羊部落/王朝音译为喀喇-科雍鲁(Qarā Quyūnlū),喀拉是黑色,科雍(qoyun)是羊,喀喇-科雍鲁意为放牧黑羊的(those (tribes) with white sheep)部落或黑羊的主人。白羊部落/王朝音译为奥格-科雍鲁(Aq Quyūnlū),奥格(Aq)是白色,奥格-科雍鲁是放牧白羊的部落。

关于两只羊的早期记载很少很模糊,许多问题说白了只能靠猜。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为啥叫黑羊、白羊。这一问题大体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他们分别以黑羊、白羊做图腾,然而据《史集》记载,突厥人不吃自己的图腾,羊是突厥牧民最重要的牲畜,所以两羊突厥人不可能不吃黑羊或白羊。另外,据《剑桥伊朗史》第6卷第4章的说法,在两羊王朝的文件、钱币、墓碑上出现的标识,都与黑、白羊无关,因此黑白羊不是他们的图腾。第二种解释认为,两羊部落的羊群,分别以黑、白色为主,问题是当时没有基因工程,俩部落的牧民不可能控制羊羔的颜色,如果出现非本部落的命名颜色的羊,该怎么处理呢?

第三种解释是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即两羊原来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不知何时、什么原因,大家散伙单过了,双方没有合适的名字,索性就用最简单的黑白颜色为自己取名。此说能够圆满解释三大事实:两羊的领地相邻,关系恶劣,几乎同时出现在史料中。

第二大问题是两羊何时来到安纳托利亚(Anatolia)——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两羊都是土库曼人(Türkmen),也叫突厥蛮,来自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土库曼人越过伊朗移居安纳托利亚的的浪潮,有前后两次。第一次在11世纪,以塞尔柱土库曼人为代表的土库曼人,从中亚向西移动,于1055年占领黑衣大食首都巴格达,灭亡波斯人的布韦希王朝,建立塞尔柱帝国、罗姆算端国。第二次在蒙古洪水袭来期间,有的土库曼人为了逃避蒙古人的兵锋而西迁,如后来建立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人,有的是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作为蒙古人的皇协军西来的。

我倾向于两羊是跟着蒙古人来的皇协军,因为他俩的居住区在安纳托利亚东部,距离伊利汗国(Il-Khanate)的核心区——阿塞拜疆木干草原很近,早来安纳托利亚或躲避蒙古人的土库曼部落,既然来的早,其定居地区应该更向西深入安纳托利亚才对。

黑羊部落驻牧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凡湖北岸;白羊在黑羊正西,迪亚巴克尔周围。蒙古人来之前,安纳托利亚由塞尔柱帝国的分支罗姆算端国统治,蒙古席卷而来,罗姆算端国及其众多藩属国向蒙古人称臣,1303年,伊利合赞汗(Ghazan Khan)废黜最后一位罗姆算端,灭亡罗姆算端国,直接统治安纳托利亚东部,伊利汗国对西安纳托利亚鞭长莫及,所以,奥斯曼等西部部落趁机独立。

大约在1332年,最后一位有力的伊利汗不赛因(ABU SA’ID BAHADOR KHAN, 1305—1316~1335)统治的最后几年,著名驴友伊本-白图泰来到安纳托利亚,详细记载了当地状况。当时安纳托利亚分为很多小国,多数只有一个城市。东安各国如卡拉曼贝伊国(Karamanids),服从伊拉克国王,就是伊利汗不赛因;西部的奥斯曼贝伊国(奥斯曼帝国的前身),在太宗乌尔汗(Orhan Ghazi, 1281—1327~1359)统治下,自行其是,茁壮成长。

两羊都是纯正的游牧部落联盟,在崛起之前,在东安纳托利亚的城市、农业区周边游牧。

在中亚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域,尤其是多山的地区,农民、市民、游牧民是混居状态。以多山的安纳托利亚为例,当地有很多山间盆地,盆底是城市及其郊区农民,游牧民在海拔较高的盆边放养畜群。雨季盆底的农民种田,盆边牧草丰盛,牧民放牧。到了旱季,农民收割结束,秸秆扔在田里,这时盆边山里的牧草凋零,游牧民赶畜群下山到盆底,让牲畜下田吃秸秆过冬,牲畜粪尿作为肥料留在田里,算是给农民提供秸秆的报酬。同时农民、牧民、市民交换产品做生意,牧民提供羊毛、毡子、牲畜、奶酪,农民提供农产品,城市工匠提供各种器皿、衣帽、被服、珠宝、工艺品等等,在生活方式方面,定居者、游牧民是比较和谐的共生关系。然而牧民的流动性以及牧业的较低生产效率,决定了他们更加尚武、好斗,必须靠抢劫农民和过往客商贴补家用才能活下去,所以定居者和游牧民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突。

即使定居者足够强大,也只能对城外的牧民实施羁縻,由部落酋长、长老代为管理,毕竟游牧民是流动的,不像定居的农民、市民那样,可以派官员管理。如果游牧民强大,他们往往征服城市和农民,但是很多游牧民,如统治中亚城邦的嚈哒人、西突厥人、西辽人,通常不进城定居,而是继续在城外游牧,只要求城邦按时、足额交税。这么做的好处是,征服者通过保留游牧传统,能维持相对定居者的骑射优势,否则,进城定居会变成市民或农民,战斗力肯定降低,加上游牧民肯定比定居者人数少,文化水平低,很快就会被被征服者同化、反攻倒算,或被新来的游牧民征服。

伊本-白图泰访问东安纳托利亚的时候,当地处在伊利汗不赛因的宗主统治下,繁荣、富裕,农民勤劳,牧民英武,商业繁荣,整个地区生机勃勃。不赛因的伊利汗国,被伊本-白图泰称为世界七大强国之一。

1335年,最后一个强有力的伊利汗不赛因去世后,伊利汗国天下大乱,分裂为一群互相攻杀的小国,诸侯割据,豪强蜂起,两羊趁机摆脱汗国的宗主统治,登上历史舞台,侵袭农耕区和城市,或者为农耕区的王公们做雇佣兵,两羊之间没了调停人或上级,也公开兵戎相见,从1330年撕逼到1460年代,黑羊王朝灭亡为止。

在两只羊中,率先出场的是白羊部落或白羊王朝。据东罗马的编年史记载,从1339年开始,白羊部落不断向他们北方的特拉比宗帝国发动进攻,美其名曰为圣战——杰哈德(jihad)。当时安纳托利亚的绝大部分土地在穆斯林统治下,但存在着三个基督教国家,分别是北方的科穆宁王朝的特拉比宗帝国(Empire of Trebizond),南方的基利家亚美尼亚王国(Armenian Kingdom of Cilicia, 1198–1375),西边的东罗马帝国。白羊打着圣战旗号进攻特拉比宗,既抢人抢粮抢地盘,又能以圣战的旗号提高威望,扩大影响,既挣里子也有面子。带领白羊人搞圣战的,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白羊贝伊(Bey),兀斯曼的祖父图尔-阿里-贝格(Tur ‘Alī Beg, 1339~1363)。

1349年,年仅11岁的阿列克谢三世(Alexios III Megas Komnenos, 1338—1349~1390)继位为特拉比宗皇帝,面对咄咄逼人的白羊土库曼人,他使出和亲的办法来化敌为友。1352年,阿列克谢三世将姐姐玛利亚-科穆宁(Maria Komnene),嫁给图尔-阿里-贝格的儿子和继承人法赫如丁-忽都鲁-贝格(Fakhr al-Din Qutlugh Beg , 1363~1389)。特拉比宗帝国孤悬在穆斯林的汪洋大海中,能维持到1461年,比正牌东罗马帝国还多活了8年,与该国善于搞外交,到处嫁公主有关。科穆宁朝的公主以美丽端庄,富有教养著称,历来是婚姻市场上的抢手货。蒙古洪水来袭时,帝国将一位公主嫁给第二代伊利汗阿八哈(ABAQA, 1234—1265~1282)。现在故技重施,与白羊王朝联姻。这桩婚姻的效果立竿见影,双方和解并成为盟友,直到特拉比宗帝国被奥斯曼算端征服者买买提二世(Mehmed II the Conqueror, 1432—1451~1481)灭亡为止,期间双方又进行了数次影响深远的联姻。

1355年,玛利亚-科穆宁生下兀斯曼,本文的主角,他有着突厥乌古兹汗和东罗马科穆宁皇家双重血统,是当时血统最高贵的王子之一。后来,兀斯曼的一位孙女,嫁给萨非王朝太祖易司马仪的祖父,所以兀斯曼是易司马仪的外高祖父,萨非家族自称是第七伊玛目穆萨-卡最木(Mūsa ibn Ja'far, al-Kazim, 745—765~799)的后代,于是易司马仪大王拥有穆圣、科穆宁、乌古思汗的三重高贵血脉。

通宝推:五藤高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