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巴黎布鲁塞尔恐袭后深刻剖析伊斯兰 -- 李寒秋

共:💬540 🌺5768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认为矛盾这个东西要看具体对比

比如说,我说,热不好。

那么也许会有人说:零下五十度怎么样?

我说,冷当然也不好。

那么就会有人说了:你看整个人自相矛盾,热了冷了都不行。

这个事例可能不算经典,我们再换一个:

夏天,空调开到26摄氏度,我觉得不是很凉快,虽然穿得薄薄的,但是还是觉得热。冬天,暖风开到26摄氏度,虽然穿得厚厚的,我也觉得不是很暖和。

那么也许就会有人说了:你看这个人自相矛盾的,都是26摄氏度,一会热一会冷的,有没有合理的标准?

当然了,这个事例其实也不是很经典,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

地下水的温度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冬天的时候我们把手伸进水里,暖的。夏天的时候我们把手伸进水里,凉的。你看,我们都是这样自相矛盾的人……

所以矛盾这个事情,要看相对的程度,要看具体对比。

脱离具体实际,谈矛盾,是谈不了真正的矛盾的。

杀人是坏事,击毙正在行凶的歹徒也是杀人,是好事。脱离具体的环境,不说是歹徒,不说正在行凶,那么击毙歹徒也就变成了凶杀,就变成了杀人,就变成了坏事。

墨子说,杀盗非杀人也。杀死盗贼,不是杀死普通人。

矛盾这个东西,必须在具体环境里,看具体对象,才能得出判断。

这是在属性相同的情况下,看矛盾要看具体对象。冷热都是温度范畴的概念,可以认为是属性相同。

还有属性不同的情况,属性不同的情况,就不能强行混淆界限,将不是矛盾的性质,混成矛盾。

比如说,一个人可以对祖国的前途悲观失望,也可以对祖国的前途信心百倍。一个人可以对祖国充满热爱的感情,也可以对祖国充满憎恨的感情。前者是信心,后者是感情。信心和感情,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的概念。

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可以并列组合,但是不可以对立评判。比如说,我们不能说没有信心与充满感情是对立的。也不能说充满信心就等于充满感情。

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说,一个女孩对你说她对你有信心,那么很有可能是对你也充满感情的。只不过她用信心这个概念,替代了感情这个概念,这样比较委婉地表达了她对你的感情。但是如果一个女孩对你说充满感情,那么,如果随后就不是激烈的感情攻势,那么你就很有可能会收到一张好人卡。这就是语言应用中“讽喻”和“欲抑先扬”的技术手法了,和基本概念还是不同的范畴。

信心和感情这样两个概念,内部有对立的因素。有信心和没信心,有感情和没感情(准确说是热爱与憎恨),在概念内部都是二者对立的。分别组合起来,就是:

有信心而又有感情,无信心而又无感情,有信心但无感情,无信心但有感情。

这四种情况,我们很容易理解有信心而又有感情的人,也很容易理解无信心而又无感情的人。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有信心但无感情的人,还有无信心但有感情的人。

我们常说,爱国是好事,但是不能幼稚,不能做愤青,一定要理智。这里所描述的情况,就类似于有信心而又有感情、无信心但有感情两种情况。

理智的人,不会混淆有信心而又有感情、无信心而又无感情、有信心但无感情、无信心但有感情这四种情况。

思路比较迷乱的人,却会混淆这四种情况。

所以,如果是一个思路比较迷乱的人,他混淆了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因为他能力不足,不是因为他用心不良。

(这里说点题外话,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前几天我对诗人的态度是一点也不矛盾的,我觉得他就是没有信心但是有感情的人。当然,他可能觉得感情和信心是一回事。诗人嘛,感情丰富,有一点小儿女心态是正常的。何况我确实批了他,允许他不高兴。)

但是,如果是一个思路比较清晰的人,他混淆了这些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多一点担心:他是不是故意的?

(这正是我之前连续两次写长文批判别人的缘故。)

对于矛盾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对事物性质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

社会上对矛盾的错误认识,大多出现在对比脱离环境和对比不属同类这两个方面。

通宝推:脑袋,关中农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