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当我在扎针的时候我是在做什么 -- 弦音醉舸

共:💬617 🌺1617 🌵2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过度关注标准化是舍本逐末

评价中西医的价值,至为重要的难道不是关注、评价其疗效?

继续我们的例子,即使你给出了极端的例子,十个中医有十种不同的疗法,按照现实生活中西医治不了转而求助于中医的患者的行为模式,患者逐个找这些医生治疗,一个无效再找下一个:

如果每个疗法的有效率只有10%,这应该是非常悲观的假设了,那么看到第7个医生时,他有51%的概率能得到有效治疗,

如果每个疗法的有效率只有20%,这还是很悲观的假设,那么看到第4个医生时,他有59%的概率能得到有效治疗,

如果每个疗法的有效率只有30%,这仍然是比较悲观的假设,那么看到第2个医生时,他有51%的概率能得到有效治疗,

如果每个疗法的有效率只有50%,这是并不太乐观的假设,那么看到第2个医生时,他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概率就只有四分之一了。

上面的推算实际上对中医是很苛刻的,我本人就有两次病虽不要命,但西医治不了的经历,一次是辗转了三家医院,试了各种西医治疗手段,都治疗无效,另一次是西医干脆就说治不了,让我试中医,但很幸运,别人介绍的第一个中医,就治疗有效了,前面那个更是只吃了不到十服药就治愈了。

对于普通患者,他首先关注的肯定是疗效,而不是什么标准。

即使是对于行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它首先关注的也应该是中医疗法到底有没有疗效,是不是在有些时候能起到西医起不到的作用,如果是,那么就应支持中医的发展,并改善监管的方法,努力提升中医的现代化水平,比如提升中医的标准化程度。

疗效才是根本,而标准只是规范化程度,我们可以努力提升中医的规范化程度,而规范化也是为疗效服务的,不能因为不够规范化,就认为中医无价值,把疗效都直接不要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