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 MP4

共:💬1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几年前,当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很多人还在茫然询问“谁是高行健?”的时候,我已是在一旁闷笑不语了,因为我早在二十年前就知道了高行健,而且曾经为其作品所倾倒呢。

  话虽如此,实际上此前我只读过高行健的一个中篇而已,那就是发表在《收获》上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现在已经记不起那期《收获》是80年还是81年度的,但里面高行健的这篇小说强烈的吸引了我,我读过很多遍,至今小说的情节、篇章结构甚至某些用语我还记得非常清楚。高行健在这篇小说里采用了就当时而言很新颖独特的一种表达方式,即打破了故事空间顺序,借鉴了一些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以几个主人公的自述和回忆组织情节,大量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占据了主要篇幅。这种结构近似于他后来的《灵山》,只不过到了写《灵山》的时候,高行健已经修炼成精,视野更广阔,构思更精妙,文笔更老辣了。

  不过当时吸引我的并不是结构,主要还是内容。小说写的是六十年代末走出校园的那一代中学生的命运、经历、迷茫和思考,对未曾经过这些,还刚刚是个初中生的我,关于这一切的描述,却既不陌生也不遥远:青春的骚动和梦想,人生的磨难和奋斗,这是和爱情一样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话题。小说中的两个主角“快快”和“公鸡”选择的两条道路颇具代表性,一个是学术,一个是权力(革命),两人有不同的梦想,不同的经历,连初恋也完全不同,不过在严酷时代的大潮下,个人的理想和奋斗却如此的脆弱不堪,两人结局相似:一个被放逐,夭折于学术将有所成之际,一个则在革命斗争中败下阵来,成为失败者。不同于后来的《一个人的圣经》,高行健此篇并未对严酷时代过多着笔,然大时代下人的命运沉浮相对于对现实的刻划和控诉,却另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一点上正是后来的王朔小说基本特征,也让我想起了一篇前段时间红极一时的小说《上海宝贝》,很多人责之为“淫书”或“身体写作”,我倒觉得此书的真正价值却在于对现实背景下个人生存状态和抉择的坦率叙述。

  高行健获奖之后,这篇小说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了,可惜好几个版本却全不是完整版,大多只有前半部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个人觉得,虽然现在看来这篇小说尚有很多稚嫩之处,不脱时代的痕迹,但却是高行健的一篇极为重要的作品,从结构上讲,其尝试为后来的成熟之作《灵山》打下了基础,内容上讲,其对文革的反思也和以后的《一个人的圣经》有逻辑上一脉相承。

  按现在的分类,这篇小说或也可归为“伤痕文学”,相比高行健后来的另一部文革小说《一个人的圣经》,两者都尖锐地直面和反思了那个时代的虚妄和对人的愚弄,但在态度上有些差异,《有只鸽子叫红唇儿》哀而不伤,和当时的很多文革小说一样,满怀浪漫主义地以对未来的期望做了一个比较明朗的结束:“快快”死后终于获得了学术上的认可,“公鸡”则在迷惘之后开始寻找真正的生活;《一个人的圣经》,则多了控诉和责难,现实感更强,小说基调灰暗了许多。《有只鸽子叫红唇儿》的主人公尚且“历经苦难痴心不改”,还未放弃奋斗,而《一个人的圣经》的主人公却已是“往事不敢再提”,以逃离为幸运。视其原因,一方面今天的高行健显然对中国政治现实和走向持悲观态度,另一方面,时隔二十年后,人的心情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再回首时,对昔日的遭遇的欺骗,荒废和不公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没有了青春的资本为恃,昂扬的激情被彻底的怀疑替代了。而最值得悲哀的是,被荒废了青春的岂止高行健及其一代,还有我们的这个以浪漫主义构建出来的中国。

元宝推荐:雪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