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第四章 新经济下的新中国 -- 史文恭

共:💬78 🌺626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增产部分,农民优先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里说过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出台背景:

统购统销的实行一是城乡粮食供应面迅速扩大,使销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1953年的城镇人口已达7826万,比1952年增加663万,比1949年增加2061万。1949、1952和1953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为10.6%、12.5%和13.3%。城镇人口的增加,除自然增长的以外,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在农村时吃粮自给,进城后就得吃商品粮。由于展工业的需要,经济作物产区迅速扩大,加上其他缺粮人口,1953年农村里吃商品粮的人口增加到一亿。如果全部由国家供应,返销到农村的粮食,估计不少于300亿斤(实际为317亿斤)。

二是土改后粮食产量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民生活改善,增产的粮食相当一部分被农民自己消费了。据统计,1949年农村人均消费粮食370斤,1952年增加到440斤。同三年前比较,每个农村人口多消耗粮食70斤,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于农村自给性消耗多了,公粮和商品粮所占的比例就降低。1951―1952年度公粮和国家从市场上收购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28.2%,1952―1953年度下降到25.7%。1953年秋,我在华北作了几十天的调查之后,于11月7日写给的报告提到:“过去山区农民一年只吃上十顿的白面,现在则每个月可以吃四五顿、七八顿,面粉需求量空前增大了,这是国家收购小麦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的实际调查同粮食部的分析是一致的。

当时的粮食市场是自由市场,农民除缴纳农业税(即公粮)外,粮食可以自由上市。经营粮食的,除国营粮食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外,还有私营粮商。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这个粮食年度内,全国上市粮348亿斤,国家和供销社收购69.9%,私商收购30.1%。粮食形势一吃紧,私商同国家争夺粮源的斗争更尖锐。1952年冬一个短时期内,江西吉安市上市的稻谷全被私商买走。江苏徐州专区各县1953年黄豆收割时,大江南北粮商蜂拥而至,有个叫王雨农的粮商,一人就抢购50万斤。当年青黄不接时,浙江、湖北一些地方出现私商预购“青苗谷”和“禾花谷”。私商买走粮食,虽然也可以满足市场需要,但抬高了粮价,从而影响整个物价稳定。当时私商活动频繁的地区,粮食市价一般高出牌价20%到30%。那时,国家经济实力很弱,人民收入低微,很难承受这样的价格。在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的条件下,粮食价格波动,会引起一系列物价波动。在旧中国饱受了12年(1937―1949年)恶性通货膨胀之苦后,人们对物价波动十分敏感。如果放任这种波动,就会引起人心不安,社会震动,大规模经济建设就很难进行。

建国头几年,国家掌握粮食,以征为主,以市场收购为辅。来自公粮征收和市场收购的比例,1951年至1952年粮食年度为61∶39;1952年至1953年粮食年度为56∶44。鉴于各方面对农业税有不少批评,1953年5月25日,中央关于彻底做好农业税工作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今后国家掌握商品粮,实行“少征多购”的方针,几年之内公粮征收数目稳定在1952年(即348亿斤减去特殊灾情的减免数)水平的基础上。这样,通过增加农业税来增加商品粮收入的道路就堵死了。据估算,由于供应面继续扩大,1953年至1954年的粮食年度内,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多亿斤,除农业税可以拿到275亿斤外,还需要收购431亿斤(上年度实际收购数为243亿斤)。光靠市场收购要收到这么多粮食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非采用新的购粮办法和新的粮食供应办法不可。统购统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

还有个问题是要用农产品出库换机器等工业产品,建国前,沿海一带城市吃进口粮的不少,建国后,粮食净出口,直到59、60年,出口量达到峰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