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23:季行父——备豫不虞 -- 桥上

共:💬19 🌺1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23附:仲杀恶视7/7

《宣十七年经》:

六月癸卯,日有食之。((p 0771)(07170005))(064)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p 0771)(07170008))(064)

《宣十七年传》:

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p 0775)(07170301))(064)

我的粗译:

到我们宣公的十七年(公元前五九二年,周定王十五年,晋景公八年,楚庄王二十二年,齐顷公七年),冬十有一月壬午那天(杨注:壬午,十一日。),我们“公”(鲁宣公)的亲弟弟叔肸去世了,他是和我们“公”同母的弟弟。凡是和“大子”同母的弟弟。当“公”还在的时候,《春秋经》称其为“公子”,当“公”不在以后,《春秋经》称其为“弟”,凡《春秋经》称“弟”的都是和当时的“公”同母的弟弟。

一些补充:

本章《左传》作者当也认为这次“日有食之”是鲁宣公和公弟叔肸以及子家(公孙归父)即将出事的凶兆吧。

杨伯峻先生注“六月癸卯,日有食之”曰:

无《传》。六月乙巳朔,不当有癸卯,且是月无日食。惟五月乙亥朔确有日环食,曲阜可见一分以上,不知是否日月有误。王韬则推算宣公七年六月癸卯朔有日食,而误为十七年。冯澂《春秋日食集证》亦云:“王韬之说是也。”疑错简。(桥:如此,则似不应放在这里。)

杨伯峻先生注“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曰:

《谷梁传》谓叔肸于宣公杀恶及视而自立(见文十八年《传》),甚为不平,故其人“织履而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谷梁》之为此言,盖据叔肸既是宣公母弟,而除其卒外,未尝再见于《经》、《传》,因此推测作此语,但未必是事实。《元和姓纂》引《世本》称“惠伯?叔肸”,且其子公孙婴齐已为卿,见于《经》;婴齐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辄及鞅,辄生诣,亦俱见于《经》,则其人有谥,其子孙世世为卿可知矣,叔肸或非不仕。

杨伯峻先生注“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曰:

此是一通例。然母弟虽其父不存,亦有称“公子”者,如庄二十五年、二十七年《经》两书“公子友如陈”,季友为庄公母弟,其时桓公已死。又如昭元年虢之会称“陈-公子招”,八年则书“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盖因其事之不同,行文之便,或称弟,或称公子,固未必拘于书例也。

杨伯峻先生注“凡称弟,皆母弟也”曰:

此又是一通例。考之全《经》,有虽母弟而不称弟者,但无非母弟而称弟者,则此例并无例外。以定十一年《经》为例,辰是宋景公之母弟,故称“弟辰”。他若公子地,则是辰之庶兄,故十年《经》称“公子地”,而不称“弟”,分别甚为明显。黄式三《春秋释》谓“《春秋》书同母之兄弟,重宗法也”,可参看。

————————————————————

《宣十八年经》:

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p 0776)(07180004))(064)

《宣十八年传》:

秋,邾人戕鄫子于鄫。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p 0777)(07180301))(064)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的宣公十八年(公元前五九一年,周定王十六年,晋景公九年,楚庄王二十三年,齐顷公八年),秋天,邾人在“鄫”那里“戕”了鄫子(鄫国国君)。凡残暴杀害主上的人出自内部的,《春秋经》说“弑”,出自外部则说“戕”。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曰:

“鄫”,《谷梁》作“缯”,余详僖十四年《经?注》。杜《注》:“《传》例曰‘自外曰戕’,邾大夫就鄫杀鄫子。”

杨伯峻先生注“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曰:

各本俱无“内”字,惟《唐石经》及金泽文库本有。《校勘记》云:“《周礼?大司马》之职《正义》、李善《魏都赋?注》引《传》并有‘内’字。”今据补。虐,杀也。见十五年《传?注》。《春秋》无用“戕”者,唯此一次,《传》则有襄三十一年“阍戕戴吴”一次,此盖邾使人就鄫国暗杀之。《说文》云,“戕,他国臣来弑君曰戕”,取《左传》义,谓杀之于其国也。若杀之于其国外或他国明目张胆以杀另一国之君者则仍曰杀。如昭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定四年“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是也。

杨伯峻先生注《宣十五年传》“虐我伯姬,四也”云:

惠栋《补注》云:“上云‘酆舒为政而杀之’,此云‘虐’者,《尚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墨子》引作‘五杀之刑’,《论语》‘不教而杀谓之虐’,又十八年《传》云‘凡自内虐其君曰弑’,皆以‘虐’为‘杀’也。”亦见钱大昕《潜研堂文集》。((p 0762)(07150301))(051)

“邾”——“绎”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2,北纬35.31(邾国,邹城-纪王城,纪王村及其东周围,有遗址,近方形城,2530╳2500,南部凸出依山势。东周至汉。当于文十二年迁此)。

“鄫”(杨注:“鄫”《谷梁》作“缯”,鄫、缯在古书多通用,《周语中》云“杞、繒由大姒”,《周语下》则云“杞、鄫猶在”,尤可证。鄫,国名,姒姓。襄六年灭于莒,昭四年鲁取其地。后又属齐,见《吴世家》。故城在今山东省-峄城县东八十里。(枣庄市东,苍山县西稍北。)一九七八至八一年山东-临朐县-泉头村出土般殷鼎,铭云“上曾大子般殷”云云。《战国策?魏策四》云:“缯恃齐以捍越,齐-和子乱,而越人亡缯。”即此鄫地,但已是战国初事。恐非姒姓之鄫矣。由传世彝器考之,古代有姒姓之鄫,亦有姬姓之鄫。《曾侯簠铭》云:“曾侯乍叔姬?邛[女(日/爾)]賸(媵)器”,则为姬姓之曾。他若曾伯陭壶、曾大保盆、曾子仲宣鼎、曾诸子鼎等,则难定其何属。近年湖北省-京山县发掘曾侯墓,葬以九鼎。又一九七七年,随县亦发掘得大量曾国遗物,而此曾国,先秦古籍俱无丝毫记载,疑是楚所封附庸国。),推测位置为:东经117.91,北纬34.89(鄫城前村北,有故城遗址)。

————————————————————

《宣十八年经》:

公孙归父如晋。((p 0776)(07180006))(064)

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p 0777)(07180007))(064)

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p 0777)(07180008))(064)

《宣十八年传》:

公孙归父以襄仲之立公也,有宠,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冬,公薨。季文子言于朝曰:“使我杀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臧宣叔怒曰:“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罪?子欲去之,许请去之。”遂逐东门氏。((p 0778)(07180501))(064)

子家还,及笙,坛帷,复命于介。既复命,袒、括发,即位哭,三踊而出。遂奔齐。书曰“归父还自晋”,善之也。((p 0779)(07180502))(064)

《成元年经》: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p 0781)(08010002))(064)

《成四年经》: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p 0817)(08040004))(064)

《成十五年经》:

三月乙巳,仲婴齐卒。((p 0871)(08150002))(064)

我的粗译:

我们的卿公孙归父(子家)因为我们“公”(鲁宣公)是被他父亲襄仲(公子遂)拥立的,所以有宠。他想除掉三桓——我们桓公后裔的三个家族,扩大公室的势力,于是和我们的“公”策划,由他去访问晋国,依靠晋人的力量除掉三桓。

但是这年冬十月壬戌那天(杨注:壬戌,二十六日。),我们“公”忽然去世,季文子(季孙行父)就在我们朝廷上扬言:“使我杀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襄仲,公子遂)也夫!(让我们背上杀適立庶的名声而失去了大援的,就是那个“仲”!)”;我们另一位卿臧宣叔(许,臧孙许)一听这话就发了火,说:“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罪?子欲去之,许(臧宣叔,臧孙许)请去之。(那时候没人出来管,现在他的后人有什么罪过?大人既想要赶走他,就让我“许”去赶走他吧。)”,于是决定把东门那家的族长(公孙归父,子家)赶走。

子家出访晋国回来,到“笙”那里,筑了个坛,用帷幕围上,就在那里向他的副手正式报告此次出访的结果。报告完了,他脱去正式的朝服,袒露上身,把头发扎起来,在原位哭起来。哭完,跺三次脚,然后离开,逃去了齐国。《春秋经》上写“归父还自晋”,就是认为他处理的好。

一些补充:

臧孙许(臧宣叔)和仲婴齐(公孙婴齐)都是鲁国的卿,都和上面的事件密切相关,前者死于鲁宣公去世和仲遂被逐之后四年,后者则死于此后十五年。

杨伯峻先生注“使我杀適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曰:

归罪于襄仲,将去公孙归父。“杀適立庶”,襄仲之谋。“失大援”,“大援”不知谁指,若指齐,则宣公初立,事齐甚勤,齐亦援之甚力,近始有隙。杜《注》云:“南通于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坚事齐、晋,故云‘失大援’。”义虽得通,然与“杀適立庶”关系不密。沈钦韩《补注》谓此为“行父之诡词欺众”,义或然也。

杨伯峻先生注“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罪?”曰:

此揭露季孙行父之用心。季孙行父恨归父之欲去三桓,因欲逐之,而不便明言,故托词以罪其父,臧孙许则云:若谓襄仲失大援,则当其时须治之,其子无罪,不受责。

杨伯峻先生注“子欲去之”曰:

点明季孙行父之阴谋。

杨伯峻先生注“许请去之”曰:

杜《注》谓臧孙许“时为司寇,主行刑”,不知别有据,抑推测之辞。

杨伯峻先生注“遂逐东门氏”曰:

襄仲之族号东门氏,见僖二十六年《传?注》。《公羊》成十五年《传》云:“宣公死,成公幼。臧宣叔者,相也。君死不哭,聚诸大夫而问焉,曰:‘昔者叔仲-惠伯之事孰为之?’诸大夫皆杂然曰:‘仲氏也,其然乎?’于是遣归父之家,然后哭君。”以逐东门氏为臧孙许所倡议,与《传》异。

杨伯峻先生注《僖二十六年传》“东门襄仲”云:

东门襄仲即公子遂,称“东门”者,据《周礼?大司马》“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郑玄《注》谓“军将皆命卿,古者军将盖为营治于国门,故鲁有东门襄仲,宋有桐门右师(昭二十五年《传》),皆上卿为军将者也。”杜《注》则以为“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疑郑玄说较是。((p 0440)(05260401))(045)。

杨伯峻先生注“子家还,及笙”曰:

《公羊》谓归父行至此,闻宣公死,己家被逐。

杨伯峻先生注“坛帷”曰:

筑土为坛,除地为墠(音善),然有时坛亦作墠用。或谓归父不及筑土,仅清除草秽作一场地为行礼之用而已,《公羊》亦记此事,作“墠帷”,则此坛字宜读作墠。然据《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鄉国而哭”之仪。中途大夫士本可以设坛,何况归父为鲁之上卿乎?此坛字仍当为筑土之坛。说参沈钦韩《补注》。帷,以布帛围其坛。

杨伯峻先生注“复命于介”曰:

据《仪礼?聘礼》,使者出使,闻其君死,若已入所聘国之境,则仍须完成聘问之事。返国,在死君之停棺前向死君复命,《聘礼》所云“聘君若薨于后,入境则遂。归,执圭,复命于殡”是也。但归父此时始知季孙行父已逐其家,因不返国,在途中为坛帷,设位,向其副手复命,欲其副手代之复命于死君。复命之仪节见《聘礼》。孔《疏》谓此则“介当南面,归父于介前北面,执圭复命”,或然也。介,使者有上介,有众介。上介为副手,众介为助手。此上介也。

杨伯峻先生注“既复命,袒、括发”曰:

古代之袒,无论吉凶,皆袒左,解去左边外衣,露出内衣。唯受刑则右肉袒。袒或裼,皆不露体。若露体,则云“肉袒”,或云“袒裼”。袒裼亦有二义,有露体者,《诗?郑风?大叔于田》“袒裼暴虎”、《孟子?公孙丑上》“虽袒裼裸裎于我侧”是也。《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则不露体者。括发,以麻约束其发也。古人加冠,必先束发,或以锦束之,或以组束之,或以缁缟束之,同谓之纚(音蓰)。束发后再加安发之簪,谓之笄(音鸡),然后加冠。初遭丧,先去冠。又二日去笄纚,于是以麻束发。说详黄以周《礼书通故》。又据《聘礼》,复命之后,“出,袒括发”,此则不能返国,归父亦依其仪行之。

杨伯峻先生注“即位哭”曰:

归父就自己之位而哭。

杨伯峻先生注“三踊而出”曰:

踊音勇。《聘礼》又云:“入门右,即位踊。”古代遭丧,有擗踊之仪。擗犹椎胸,踊犹顿足。男踊女擗,表示哀痛之至。

杨伯峻先生注“二月辛酉”曰:

辛酉,二十七日。

杨伯峻先生注“夏四月甲寅”曰:

甲寅,八日。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乙巳”曰:

乙巳,三日。

杨伯峻先生注“仲婴齐卒”曰:

无《传》。仲婴齐,仲遂之子,公孙归父之弟。仲遂之死见宣八年《经》,归父奔齐见宣十八年《经》、《传》。婴齐为其后,曰仲氏。孔《疏》引刘炫说云:“仲遂受赐为仲氏,故其子孙称仲氏。”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晋”——“绛”——“故绛”(杨注:晋国事始见于此,而《春秋经》不书,盖以晋五世有内乱,不及来告之故。晋国,武王子唐叔虞之后。成王灭唐而封叔虞。翼,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传世有晋公????[奠/皿],据唐兰《晋公午????[奠/皿]考释》,定为晋定公所作。铭文“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云云,与《逸周书?王会篇》所言“成周之会”,“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之意相适应,加以《晋语》引叔向之言,唐叔以武力封,足证《吕览?重言》、《说苑?君道》所传桐叶封弟之不可信。唐叔之子燮父改唐为晋,即今之太原市。(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谓唐叔之封在翼,黄汝成《集释》引全祖望说辨其在今太原。)四世至成侯,南徙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又五世至穆侯,复迁于绛,绛即翼。鲁成公六年,晋景公迁都新田,此后命新田为绛,新田即今山西-侯马市,而以旧都为故绛。自春秋后出公以下五世六十五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地,迁靖公为庶民,晋亡。曲沃庄伯及翼本末,详桓公二年?传?。曲沃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二十里。曲沃去翼一百余里。#绛本晋国都城,在今翼城县东南十五里,详隐五年《传?注》,而《年表》云:“晋献公九年,始城绛都。”似绛都本无城郭者,恐太史公误会《传》意。《传》意仅谓士蒍为高其宫而城绛,则所谓城者,加高加大而已。自成六年徙新田后,谓之故绛。#晋从此后迁都新田,亦称新田为绛,因称故都绛为故绛。#若不以唐叔所封为太原市,则晋前后四次迁都,均在平阳(今临汾县西南)四周一百五十里之内:翼在今翼城县东南三十五里。曲沃在闻喜县东北,距翼约一百五十里。故绛在今汾城南,新绛北,东距翼约一百里。新田即今侯马市,去翼仅数十里耳。),推测位置为:东经111.55,北纬35.73(曲村,成六年迁新田)。

“笙”——“生窦”(杨注:窦音豆。生窦当在今山东省-菏泽县北二十余里。#“笙”,《公羊》、《谷梁》俱作“柽”,古音同假借。笙地无考,江永《考实》谓即庄九年《传》之生窦,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北,亦只推测之辞。罗泌《路史?国名纪?注》以笙与成二年《传》之莘为一地,亦不可信。),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5,北纬35.35(菏泽北二十余里)。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下面是归父奔齐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襄仲(公子遂)活着的时候威风八面,但死后他的家族及继承者究竟竞争不过老谋深算的季文子(季孙行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