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去国不怀乡-一个90后从爱国到跟中国拜拜的故事 -- 匿名

共:💬364 🌺1355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匿名 家庭关系理解错误

叛逆,超越,这些概念不能瞎说。

所谓叛逆本身就是一个夸大了的概念。

所有独立性强的人都给人以叛逆的感觉,不顺从的感觉。

看到一个概念,就要先想一想是不是对的,对的再坚持,不对的就想一想什么是对的,这就是独立性强的表现。有的人说,这叫“民科”。这种乱扣帽子的行为本质上就是采取敌我矛盾的处理方式,以敌视的态度、敌对的手段进行普通矛盾的斗争。其实这样的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民科”。一个盲目迷信权威的人,也许他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无一句无典故,无一句无出处,这样的人反而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民科”。而你拿着一堆好像很“科学”的概念在那里说话,好像很有典故,很有出处,但是实际上呢?没有一句站得住脚。

就比如说叛逆。你懂什么叫叛逆?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正在学习成长中的人,与负有养育保护教育指引责任的人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是独立的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如果子女无条件顺从父母,那么我们就要思考这个父子关系是不是有问题。如果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孝顺父母,那么我们可以理解父子关系十分融洽。但是如果是冲突,那就是双方处事方式有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但是这和叛逆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两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必然会发生的因为见识见解不同而发生的意见矛盾罢了。

一个人,不懂得什么叫做独立人格,就不会懂得什么叫做“自由”,也就不会懂得什么叫做“民主”,就更加不要说懂得什么叫做“科学”,遑论“超越”了。

你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独立人格,怎么可能正确理解被很多人错误称呼为“叛逆”的现象呢?

要说叛逆,经常有人说青少年有青春期叛逆期。这个现象总结是有的,只是认识错误。原因倒是说得还算正确。比如说青少年时期认识能力极大提升,对世界有了较多认识,有了较强思考能力,因此对于很多问题有了思考,思考之后,就开始产生自己的回答。而这个时期的认识还很浅薄,技巧还很不足,因此在认识时出现偏差,在描述时超越界限,在交流时缺乏技巧,都是常见的事情,很容易与见识更广、认识更深、技巧更多的父母发生矛盾。同时,这里还有时代变化造成的认识差异。所以必然造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与另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的冲突。

我曾经从独立人格这个角度谈过夫妻关系。一个人在自己家过了二十几年,养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然后和另一个人结为夫妻,这个人也养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就一点没有矛盾吗?有矛盾是必然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也是必然的。从世界上正常的离婚率一直都很低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磨合成功的还是很多的(这也就附带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共性大于异性)。而经过婚姻生活锻炼的人,在交往能力上都会有明显进步。因为他学习到了如何与平等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夫妻一定是要吵架的,谁叛逆呢?谁也不叛逆。

那么在同性恋问题上呢?

同性恋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性伴侣结合容易、更换频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谁都不尊重谁,因此谁也不真正与别人真正交往。

你们缺乏的是真正的交流。

不过就是在玩玩而已。用古人的话讲,这种毫无界限的行为就叫做“淫”。现在这个字的意义变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滥”。

轻浮浅薄,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理解畸形浅薄。就是说,同性恋在进行合作方面,天然缺乏训练。

人类社会虽然有斗争有矛盾,但是以合作为基准准则。也就是说,同性恋天然就要在适应人类社会要求方面弱与异性恋。

所以:

是我们带着你们玩,不是你们带着我们玩。

你们寄生在异性恋社会里,原本就应该不做声、不扩增,不增加社会负担。如果能够老老实实做自己分内的事,不捣乱,不生事,那也就罢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工夫管你们。偏不,那就要挨批。

错误的苗头,一定要打下去。

你说我始终以同性恋为错误。你说你是律师,律师要讲程序正义,我就跟你讲程序正义。我指出在青少年时期不应该进行性取向选择,在这个程序,人不应该做这样的事。什么意思呢?你不懂吗?那我明白告诉你,你这叫“程序错误”!违背了程序正义!

而你,还在那里领讲自己如何觉醒早熟,早在初中时代就看什么同性恋小电影,无视程序正义。那么你的程序正义意识呢?连这个意识都没有,什么律师,怎么得来的?在法律从业者的专业性上,你合格吗?

因为本身就是错的,结果连专门进修的专门课程都玩不了,以后多半只能靠吃同性恋官司这个狭窄领域的小生意过日子,不过就是个寄生在正常社会上的人罢了。

什么是寄生?这就是寄生!

什么是无能?这就是无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