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9,进击的海上巨人与战争的内在逻辑

一战的海上战斗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基本上局限于以下几个话题。首先是战前的无畏舰军备大赛,然后是日德兰海战——人们普遍声称这一仗以令人厌倦的平局告终,再然后战败的德国帝国海军则上演了充满瓦格纳风格的谢幕表演,在斯卡珀湾集体自沉。如今的人们想到皇家海军与德国海军之间的激烈战斗,所有的故事全都来自二战——无所不用其极的潜艇猎杀与反猎杀,生死一线的北极圈运输船队,扣人心弦的俾斯麦号追歼战,等等。这样说来,在爱德华时代建造规模越来越大的燃油钢甲舰队的努力是不是有些无的放矢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假如皇家海军没有没封堵住德国舰队或者在海上的正面遭遇战当中落败,那么英国就没办法在一战期间维持粮食与燃料供应,在法国作战的英军很快就会无力支撑。劳合.乔治与丘吉尔都打算通过攻击巴尔干地区或者颠覆土耳其来赢得一场更迅捷并且没那么血腥的胜利。同理,德国最高指挥部也希望通过控制海权来饿扁英国的肚皮,迫使其不战而降。这也是德皇在战前扩充海军的动机之一,而且这一招差点就奏效了。德国潜艇对英国威胁最大的时刻是1917年而不是在下一场世界大战期间。与针对单独一艘战列舰的追猎相比,日德兰海战是远远更为重要且更加悲剧的事件,无论那艘战列舰多么高调。

在战争初期,皇家海军并没有取得一般英国人心心念念的显赫战功。他们在小规模接触战当中损失了好几艘船,听任德国巡洋舰从指缝间溜走,甚至就连威风凛凛的无畏舰都沦为了水雷与鱼雷的牺牲品。但是总体而言,英国海军针对德国的封锁越来越有成效,德国人的反制手段——也就是利用潜艇针对商船发动无差别攻击——则是促使美国参战的重要因素之一。皇家海军元帅约翰.杰利科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唯一一位能在一个下午输掉整场战争的人。假如德国舰队全军覆没,对于德国人来说固然也是一场国家级的灾难,但是德国陆军的战斗能力却几乎不会受到影响。假如杰利科的舰队遭到歼灭,那么英国人就只有求和这一条路可走了。杰利科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在战争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与他的主力舰队都驻扎在奥克尼群岛的斯卡珀湾,剩余战力则集中在苏格兰的福斯湾与克罗默蒂湾,与德国人隔海对峙。像这样无所事事地耗费时光很令人丧气,尤其是在堑壕战的惨淡消息传到海军官兵耳中的时候,尽管他们确实获得了磨炼高尔夫球技与钓鱼技术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德国海军将领同样无甚作为。直到1916年2月,一位才能卓著且崇尚进攻的赖因哈德.舍尔上将成为了德国海军的主帅。此人头脑冷静,性情开朗,带兵有方,而且决心要将英国人拖入自己预设的战场。换句话说就是要发动毫不留情的潜艇攻击并且派出德国战船到处发动破袭战,引诱杰利科与他的下位竞争者戴维.贝蒂中将主动出击。到了1916年5月底这一策略终于奏效了。

尽管被称作日德兰海战,但是开战的地点却是在北海中部,大约位于挪威以南100英里左右,距离丹麦日德兰海岸还要更远一点。舍尔派出自己的副手弗兰茨.冯.希佩尔中将率领四十艘战船引诱英国人出战。杰利科与贝蒂事先已经得到了情报。此前有一艘德国战船被俄国人俘获,另一艘德国战舰则在澳大利亚搁浅,因此英国人截获了德军的绝密海军密电码。海军部40号情报室里的秘密团队截获并破译了德军密电。舍尔与希佩尔运气不错,因为皇家海军很不信任平民破译员,并且很怀疑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因此没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但是英国海军的确很清楚这是苦等已久的破局良机,因此集结全力来到海上与德军正面交锋。双方舰队的规模都非常庞大,无畏舰位于舰队核心,小一号的战舰环绕周围。这将是海上的索姆河大战。一位海军战史学家这样写道:“双方都下达了命令。五十八座移动的灰色钢铁城堡——三十七座打着一面旗号,二十一座打着另一面旗号——即将迎头相撞,全世界最强大的两支海军当中最强大的无畏舰即将大开杀戒。”

整场战斗的详细经过一言难尽,这里的篇幅肯定不够用。简单来说,贝蒂乘坐的战巡舰率领一支较小规模舰队在北边遭遇了希佩尔,双方激烈交火,贝蒂没占到便宜,两艘英国最出色的战船被打得粉碎。德军舰船的火炮更加精良,船体装甲也更结实,能够承受更严重的炮火打击。用贝蒂自己在战斗期间的话来说:“今天咱们的船全他妈不太对头。”此时德国人还不知道杰利科正率领着规模更大的另一支舰队赶来增援。头破血流从北边返航的贝蒂引诱着希佩尔以及率领主力舰队的舍尔正面迎向了杰利科。火力全开的皇家海军无畏舰重创了德国海军,使其仅仅支撑了几分钟就败下阵来。在此紧要关头,舍尔展现了高超的指挥技能,率领舰队高速掉头后撤。德军舰船的动作如同海上阅兵一样漂亮,以至于唬得英军一时竟不敢追击。奇怪的是,明明已经脱离战场的舍尔又杀了个回马枪,并且又被英军无畏舰劈头盖脸地轰击了一顿。这一回他终于下定决心撤退,并且命令驱逐舰向英军战列舰发射全部鱼雷。杰利科下令战列舰全体掉头,以船尾对着发射过来的鱼雷,因此一条船也没有损失。这样做的代价则是错过了追击德军的战机,只能眼看着受损严重的德军战船逃之夭夭,无处可寻。德军趁夜色强行冲过另一只较弱的英军舰队并且返回了港口。日后杰利科将会因为未能效仿纳尔逊而遭受无休止的批评——进攻进攻再进攻才是英国海军的光荣传统——而杰利科则坚定辩称自己不能在英军已经掌握制海权的前提下拿着主力舰队去冒险。等到英军舰队也返回苏格兰的时候,北海中央已经覆盖了一层燃油、尸骸、碎片与被炮弹炸死的死鱼。

两支海军都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英雄主义。好几艘受损最严重的德国巡洋舰在最后时刻都朝着英军战列舰发动了半自杀式的冲锋进攻,从而掩护其他战舰脱逃。英军这边也有几艘小型驱逐舰不顾死活地攻击德军无畏舰,甚至发动了冲撞攻击——相当于步兵单兵对抗坦克。双方也都犯下了严重的战术失误并且遭到了战场混乱局势的误导。英军有查探敌情的飞机,德军有齐柏林飞艇,但是作战当天的天气使得双方都无法执行任务。就像在地面上一样,双方的最高指挥官在大多数时候对于交战最激烈之处的情况都只能了解个大概。按照弗兰德斯的日伤亡标准,日德兰海战的伤亡人数并不算大——英军死伤6768人,德军死伤三千人多一点。从舰船损失来说,皇家海军损失了六艘巡洋舰与八艘驱逐舰,德军则总计损失了十一艘战船。就像索姆河与伊普尔一样,这次战斗未能打破原本的僵持状态——但是确实影响到了更广泛的战局走向。

舍尔的舰队返回德国之后受到了隆重欢迎,这一仗的结果被德国人视为重大胜利。彩旗飘扬,全国放假,德国报纸兴高采烈地宣称英国海军遭到了“歼灭”。由于情报混乱与审查制度作祟,英国人一开始也接受了德国的宣传口径。全国上下一片消沉,船只纷纷降半旗,剧院也熄灭了灯光。杰利科与贝蒂则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代理人战争,两人都声称对方责任更大。他们在日德兰战场上都犯下过重大失误,尽管杰利科遭到了更苛刻的对待——因为贝蒂的心思远比他更灵活,也更擅长操纵媒体。但是德国人犯下的错误同样严重,而且到头来他们的舰队已经无法自由航行,而皇家舰队在返回基地四天之后就做好了再度接敌的准备。日德兰海战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空耗军力。假如英军获得完胜,就能将控制范围从北海扩张到波罗的海从而得以直接支援俄国,这样一来1917年俄国革命的结果兴许就要改写。假如德军取得完胜,那么他们也就等于赢得了战争。

德国在海上的下一招确实差点赢得了战争。战争一开始双方的战略家就意识到水雷、鱼雷与潜艇将会彻底改变海战的作战模式——例如水面舰船封锁敌方港口的难度将会远比从前更高。费舍尔很早就是潜艇的拥护者,不过英国海军内部的主流观点很反感这种“鬼鬼祟祟”的战斗方式,还有一位海军上将声称应当将俘获的敌方潜艇乘员当做海盗论处,换句话说就是绞刑伺候。德国人研发潜艇的速度一开始并不快,在战争初期也不太相信这些内部环境有碍健康的小艇能发挥多大作用。但是在1914年9月,一艘编号U9的潜艇击沉了三艘英军巡洋舰,杀死了1400名英军。这么漂亮的战果令德国全国欢欣鼓舞,潜艇从此一战成名。对于德国人来说,用饥饿战术来对付英国非常合理。他们不仅要切断英国的粮食供应,还要切断燃料与原料供应——英国人针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也是出于相同的目的。但是为了有效实现封锁,德国潜艇不仅要攻击英国商船,还要对一切进入英国港口的船只进行无差别攻击。路西塔尼亚号就是这一策略的著名牺牲品之一。

路西塔尼亚号是冠达邮轮公司的台柱之一,在战前岁月里曾经赢得过横穿大西洋的蓝缎带。1915年5月,这条船搭载1262名乘客从美国出发驶向英国,大多数乘客都是英国人,不过美国人的数量也不少。此外船上还装载了一批炮弹、步枪子弹以及高爆炸药,不过当年的宣传有意忽略了这一点。这条船在距离爱尔兰南部海岸十英里的海面上遭到了U-20潜艇的鱼雷袭击。船只沉没速度太快,以至于救生艇都来不及放下来。总共有1200余人死于这次袭击,其中有94名儿童,他们当中又有三分之一是婴儿。此外死难者当中还有128名美国公民。溺水儿童遗体随波飘荡的照片成功地在大西洋两岸引发了强烈的愤怒与厌憎,不过德国却将这次袭击当成了不起的战果大肆宣扬。一场激烈的宣传战随即爆发,袭击事件的正当性成为了交锋的关键问题。美国人群情激愤,威尔逊总统尤其怒不可遏,以至于迫使德皇修改了潜艇作战的章程,可是这样一来又引起了自家海军将领的不满。慕尼黑有一位无名匠人制作了一枚纪念袭击事件的徽章,一位旅居伦敦的美国人戈登.赛弗里奇——也就是著名的牛津街百货商店的老板——将这枚徽章复制了三十万份,借以纪念德国人的野蛮行径。为了不让美国参战,德国人在1915年下半年缓和了潜艇作战的强度。但是到了第二年,为了彻底扼杀英国的粮食供应,德国人又掀起了新一轮潜艇战,淹死了更多美国人。威尔逊的态度越发强硬,迫使德皇再度下令潜艇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攻击商船。刚刚被升任成为公海舰队总司令的舍尔一气之下干脆命令全体潜艇返回基地。

美德关系在1916年有所缓和。威尔逊因为成功地令美国置身于战火之外而赢得了连任。公海作战的规矩依然没有定论,但是德国潜艇的活动确实受到了限制。但是在1916-1917年之间的冬天情况再度恶化起来。德国已经使出了全力,比对手更加缺少人力,饥饿的利齿已经深深啃噬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煤炭、石油与肉类都陷入了短缺,土豆歉收意味着主食也要配给供应。饥荒正在步步紧逼,奥地利人警告声称革命与饥荒正在携手降临。英国人的封锁战略收效显著,而且他们的战争物资——粮食、燃油、棉花、钢铁、木材、马匹、弹药等等——都是从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运来的。因此德国的敌人正在稳步占据上风,德国国内“释放潜艇”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原本的症结依然存在:要想通过足够凶狠的潜艇作战剥夺英国的战争能力,就必然会将美国卷入战争。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局,要想取胜有两种可能:要么设法分散美国的注意力或者劝说其不要宣战,要么在美军集结之前就通过极其成功的潜艇作战彻底击溃英国并且控制住大西洋。投掷这样的骰子看上去确实有些莽撞无谋,但是德国当时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老迈的兴登堡元帅与他的副手鲁登道夫——这两人日后都会为希特勒夺权出一份力——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德皇最资深的顾问,历来更加谨慎的贝特曼.霍尔韦格正在逐渐失势。

1916年12月,海军统帅亨宁.冯.霍尔岑多夫告诉兴登堡与其他高层将领,法国与意大利之所以依然还在战斗,“完全是依靠了英格兰的能量与力量。”换句话说,“只要打断英格兰的脊梁骨,战局就会立刻倒向我们这一边。”而英格兰的脊梁骨就是海运。为了维持英国的正常运转,至少需要1075万吨的船运吨位,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中立国。霍尔岑多夫估计德军潜艇每月能击沉六十万吨位的船只,另外还能吓退一百万吨位的船只。只要放开手脚大干五个月——也就是到了1917年夏天——英国就会丧失战争能力。所谓放开手脚就意味着不加预警地击沉一切试图前往或者离开英国的船只,包括美国船只在内。尽管贝特曼.霍尔韦格一再恳求,强硬派还是在西里西亚的一座偏远城堡里做出了最终决定。1917年1月31日,德国人宣布从次日起发动无限制潜艇战。140艘德国潜艇磨刀霍霍,每一艘都携带了十六枚鱼雷,续航时间长达六周,水下潜行距离长达八十英里。邮轮与客轮接二连三地爆炸沉没,无数美国人、英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与荷兰人纷纷葬身大海。尽管如此美国人依然不情愿参战,他们的反应依然局限于愤怒的街头抗议。但是德国人接下来出了一步昏招。他们想唆使墨西哥与美国开战,许诺要帮助墨西哥夺取德州、新墨西哥州与亚利桑那州。传达这条信息的“齐默曼电报”——齐默曼是发送电报的德国外交部长——被英国海军部40号情报室截获并破译,然后译文就被送到华盛顿摆在了威尔逊总统面前。总统立即对德宣战。这样一来终点线就近在眼前了。德国潜艇能在美国干预一锤定音之前就结束战争吗?

胜负之间的距离其实很近。德国人仅仅用了几周时间就逼近了自己的沉船吨位目标。到了4月份预定目标就被轻松打破了——被击沉的船运吨位达到了八十六万吨。商船惨遭屠杀,英国随即陷入了燃油、砂糖以及其他多种食品的短缺。走投无路的英国人尝试了一系列应对手段。比方说所谓的Q型船就取得了一定成功。这种船只伪装成没有武装的商船,将大炮藏匿起来,用来伏击浮出水面的潜艇。为了诱骗敌人上钩,皇家海军的官兵们学会了假扮荷兰或者挪威水手,做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手忙脚乱地弃船逃生,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士兵则躲在暗处忍受潜艇炮击,直到对方踏进陷阱为止。这一策略确实摧毁了十几艘德国潜艇,但是策略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潜艇艇长是否会为了节省鱼雷而浮出水面用火炮轰击商船。到了1917年夏天艇长们全都学精了,将鱼雷奇袭当成了唯一的攻击手段。英国人的另外一招则是满世界找船——各种型号锈迹斑斑的老古董都被送上了跨大西洋航线迎接德军潜艇的袭击。第三招则是在英国兴建更多船只。新成立的船运部控制了英国所有商船,顺便再次打击了一把放任政策。各种新式武器纷纷出炉,例如性能更好的水下监听设施与深水炸弹。从主力舰队当中抽调出来的驱逐舰在最危险的航线上来回巡航。但是单凭这些手段并不足以遏制船只损失的势头。到了1917年初夏,随着夜晚时间的缩短,潜艇的猎杀机会也越来越多。看起来英国当真只有求和这一条路可走了。

拯救英国的转机源自思维方式的转变。海军部的策略历来认为船队没有用。商船速度太慢,船长水平太差,无法组成紧密队形,也无法做出集体规避动作。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船队的目标比起单独一艘船大得多。1917年海军部的文件就声称:“显然,组成船队的船只数量越多,潜艇袭击得手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海军驱逐舰数量太少,不足以为船队提供全程保护。但是这种思路有问题。海军自己应用船队的做法就很成功。他们运用船队向欧陆运送军队,遭受潜艇袭击的船只数量非常有限。无畏舰出海的时候周围也围绕着一层层驱逐舰。因此将商船编成船队的论点在政府内部开始逐渐抬头。劳合.乔治与时任战争内阁秘书长的莫里斯.汉凯都不同意传统派的观点。商船船队策略刚刚实行不久,由潜艇造成的损失就开始下降。最后一片解谜的拼图终于被摆在了正确的位置上。的确,船队的目标比单独一艘船更大,但是大海实在太大了,这点区别实在无关紧要。潜艇错过一支船队的机会就像错过一艘船一样大。但是如果大量船只零零散散地渡过大海,那么潜艇难免总会碰到其中一艘。如果潜艇错过了一支船队,那也就错过了船队里的每一艘船。就算潜艇碰上了船队,也只能在射出一两枚鱼雷之后就仓皇撤退,免得遭到护航驱逐舰的攻击。这个答案既简单又有效。潜艇的威胁从未消失,但是再也算不上心腹大患了。等到美国驱逐舰也加入护航队伍之后,德国人的最后胜算也落空了。法国战场上还会发动若干场大战,德军还会向巴黎发动最后一次突击。但是只要大西洋生命线得到保障而且美国人也投入战斗,战争的结果就不可能再有什么变数了。但是当时在英国国内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

通宝推:年青是福,故乡在喀什,ton,李根,桥上,脊梁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