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搞工业的,80年代GDP增速低再正常不过了,同时生活水

平提高很快也是千真万确。

政府在80年代是开足马力搞消费品生产的。这是一个180度拐弯。以前是讲究奉献,讲究吃苦。经济术语就是高积累。

文革结束后大力发展轻工业。当时半月谈有很多文章写为什么要从偏重工改为偏轻工。基本上就是说:

1,发展速度快,需要资金少。做衬衣比炼钢容易多了。

2,能直接满足群众需要,还能搞外汇。这外汇当时是天大的事。

有名的电视大跃进就是这个时期的事。老邓认准了大家喜欢彩电后后动作是很坚定的,78年刚上台就

“决定从日本引进成套技术建设陕西咸阳彩色显像管厂(4400厂,后来的彩虹集团)。随后,国家又批准从日本引进三条彩电生产线,分别安装在北京电视机厂、天津无线电厂和上海电视一厂,并先后于1981—1982年投产。至此,通过技术引进发展彩电工业的政策逐渐形成。”

以前哪里会把外汇花在消费品生产上!!!都是鼓足革命干劲克服困难来着。于是呼:

“在巨大市场需求和较高利润的诱使下,全国各地在1980—1985年期间迅速引进了112条彩电整机生产线(另有15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出50多个品牌,但其中由中央政府审批的只有6条线。”

还记得当年的电视机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吗?到90年代初都逐渐消失了。因为需求可以满足了。

这些以前看来“没有必要”的消费品都是80年代大批上市的。

80年代中还要特批可口可乐内销,到了89年就大规模建厂供应大陆地区了。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冰激凌工业在80年代还是些冰棒之类的低档货,90年代初已经和世界水平看齐了。

80年代是全面从重转轻的年代。积累率低,外贸还没打开局面,所以投资率也低。再加上全面砍军品订单,总GDP增长率未必高。但是生产全面向消费品倾斜,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到90年代初街上已经有很多“面的”了。这是以前不敢想的。以前能骑自行车已经是牛得不行了。

80年代也是家庭电器的第一个高潮:

1983年洗衣机产量由1978年的400台飙升到365万台,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大约有40多个厂家先后从洗衣机技术先进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引进技术60多项。

相同的还有冰箱,空调和电话都进入了家庭。大哥大是87年出现的。

总之80年代的消费方式变化是惊人的。同时整体经济没有理顺,浪费很大。

通宝推:一个地址,testjhy,让领导先走,文化体制,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