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溜须与贵人 -- 林风清逸

共:💬4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溜须与贵人

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宋史·寇准传》)

丁谓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谓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文字累数千百言,一览辄诵。在三司,案牍繁委,吏久难解者,一言判之,众皆释然。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音律,无不洞晓。每休沐会宾客,尽陈之,听人人自便,而谓从容应接于其间,莫能出其意者。《宋史·丁谓传》

但是他给寇准“溜须”,却受到了讥讽。

这一句“事准甚谨”,甚有意思。

因为很多底层出身的官员,包括秘书出身,一个共同点就是“事上甚谨”。我是见过这样的人的,家里打电话责问他为什么总是加班,他说是为了工作。其实呢,也可以说的确是为了工作,身为秘书,他在等领导下班。平时端茶倒水拎包跑腿,忙得很。

齐桓公的时候,去拜访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都没见到。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吕氏春秋·下贤》)

现在的“上官”,虽然都在拼政绩,但是只不过是为了挣几个钱罢了,属于“士之慕爵禄者”,更不要说做什么霸王了。所以,他们一定不会对那些“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的人假以辞色。那么,面对这些“上官”,或者“上士”,这些“下官”、“下士”,就敢“傲爵禄”、“轻其主”了么?显然不敢,他们就一定会“事上甚谨”。

这些“下官”、“下士”经过多年的奋斗,通过“事上甚谨”的路子,终于有所成就,站到了高官显宦的位子上,这个时候,他们的“上”就只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再去“事上甚谨”,甚至哪怕是去对自己的老东家“事上甚谨”,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说他们“溜须”。

问题在于,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老东家不再“事上甚谨”,又会怎么样呢?

我想起了袁世凯。

袁世凯曾经在吴长庆幕府历练。吴长庆是他的长辈,认为袁世凯仍需学习,就让自己的幕僚张骞、周家勋教他。说起来,算是师从张謇、周家勋。但是张謇经常痛斥袁世凯文章不通(张謇后来考中了状元,所以道理上来说是不错的),周家勋则经常鼓励袁世凯努力。后来,周家勋进了袁世凯的幕府,而张謇就继续在外面摆“老师”的架子。再到后来,袁世凯在朝鲜冲锋陷阵,挫败1884年朝鲜“甲申之变”,痛击朝鲜亲日派。这个时候,张謇还以为师的身份,写信怒斥袁世凯抢了庆军统帅吴兆有的风头(吴长庆死后,由吴兆有接掌其军。甲申之变的时候吴兆有惊慌失措,袁世凯临机决断,挫败亲日派)。好在当时李鸿章比较看中袁世凯,反而推荐袁世凯,才没有造成很大影响。到了后来,因为袁世凯对他的称呼有所变化,张謇就向袁世凯写信说:“足下之官位愈高,则鄙人之称谓愈小矣”,“謇今昔犹是一人耳,而老师、先生、某翁、某兄之称,愈变愈奇,不解其故。”

袁世凯出身虽然说起来也不算很高,但是也谈不上低。结果就因为在自己长辈的幕府里,跟着当时只是师爷的张謇学过几天文章,一辈子被张謇抓着把柄挤兑。

如袁世凯一样还有一点根基的人,很多吗?

“事上不谨”的后果,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吗?

丁谓不能不溜须,只不过寇准不给他面子罢了。

张咏曾经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寇准对丁谓之所以如此不假辞色,到底是因为丁谓姿态太低,还是因为丁谓一直以来“事准甚谨”的缘故呢?

“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寇准是个很任性的人呢。

雄鹰可以飞得比麻雀还低,但是麻雀不可能飞得比雄鹰还高。问题是在一点一点飞上去的过程中,雄鹰见惯了俯首低眉的事情,还知道如何在九霄之上逍遥自在吗?

其实溜须的事情很多,不只是对“上官”的。然而就连针对“上官”这个“溜须”都这样了,其他的事情就更不要说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epimetheus,年青是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