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林风清逸

共:💬72 🌺489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借错之头和解,我认为非常正确。

削番政策是当时的共识。袁盎就早有此说。

然而形势是变化的,景帝任用晁错,是因为他削番最坚决。削番的难度极大,这点也是共识。晁错老父看的明白,袁盎更是早有预见。

种谓盎曰:“吴王骄日久,国多奸。今茍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溼,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

景帝削番要用晁错,然而削番导致诸候提前发难,形势变化了,但对景帝来说,晁错的做用却是不变,这次是要借他头一用。

有一种看法,杀不杀错,意义不大,因为吴楚已反,然而即是忽略了“王者之剑”兄的一个看法“和解”

当时情势,吴楚势大,在景帝看来,(不是今天事后看),成与败的概率,成极小,败极大,所以形势才极其危急。那么“和”就是极其理性的选项。

及晁错已诛,袁盎以太常使吴

在这种情况下让袁盎使吴,去干什么哪?只有一种可能性“言和”

和要有诚意,不能空手去言和,诚意在哪?晁错之头。而正是袁盎的关键作用,才有了此头。袁盎不去谁去呢?

而袁盎此去却是差一点也把头留在那了。

这一切错综复杂事件的根源在哪里呢,在此列传中,太史公把袁盎与晁错合为一传,不是因为他们的对立,而是他们的统一。他们对于帝王的作用,没有区别。

太史公文章结构之严谨,我只有佩服。

此传开篇,就借袁盎之口说明了君臣关系。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而袁盎在传中的几乎所有故事,都是围绕君臣关系展开。

太史公此传想说明什么,我认为很清楚,“家天下”。

通宝推:楚庄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