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同样是系统集成设计,为什么喷运十不喷C919? -- 脊梁硬

共:💬835 🌺4972 🌵1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么就抛开运10说说自主研发吧,说清什么是好的自主研发。

说到自主研发,在原则上当然好,非常好,一点毛病没有的好,但再好的战略也要有相应的战术来配套,而评价战术的好坏要看当时的基础和环境。

咱们现在说研发,宏观上就两个事,砸钱和砸人。但80年前后,我们的基础只是一个偏科的平均落后世界大约两代的工业体系。说人,200多万大学毕业生(一小半是工农兵学员),500万技术人员,而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对国际前沿一无所知。说钱,80年GDP大约4600亿,科研投入64.6亿,略高于1.4%(略高于1975年的比例,10年几百亿的研发实际上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单独的项目上)。

改开后的第一大失误就是科研总体投入不足。1.4%这个比例,25年后才被超过,这25年之间的中国科研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特别是87-98年之前在0.5X%水平上晃荡的10多年。除了中央重视不够以外,另一大原因是当时的财政制度,80年代最开始我国实行分灶吃饭,地方财政只要每年上交定额,剩下的归自己。而地方的科技投入一直在低水平上运行,毕竟这玩意不出政绩啊。直到94年分税制之后,政府投入进入一个快速的,甚至是指数型的增长,加上入世之后,社会投入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才有了2%以上的科研比例,和近几年较好的局面。

在教育上也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我国在85-91年大学一直招大约60万人,93-97年也一直是90多万,公派留学也只是缓慢增长。而科研经费不足,脑体倒挂的现实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的流失。我们是最后是靠99年后爆大学生和互联网大发展才解决了人才不足和与国际前沿脱节的因素。

但以80年代来说,当时缺的课实在太多了,即使每年都保证1.4%甚至2%的投入比例,也不可能说面面俱到,而几百万的人也不可能说一边搞生产,一边搞科研,另一边还要搞教学,三个大方向还都能在20-30年间全面追上世界主流。所以还要谈战术问题。

战术问题其实就是两个:怎么搞技术,冲哪个方向搞技术。

作为一个后进穷国,在没有碰到善良的好师傅前提下,发展技术主要就是两条路:山寨(自主开发)和引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吸收和提高。

山寨相对来说比引进技术更锻炼人才,当然技术风险性也高些,投入资金未必小,收益却可能差了一截(毕竟还要时不时的打官司)。而且山寨也不容易,要遵循科研规律,落后一代的技术能山寨,两代可能就连找门都要费半天力气。引进稍微好一些,就算差两代,也能找到门在哪里。但引进技术有一个重要的陷阱就是要消化技术需要的人力乃至财力未必比山寨少多少——这是80年代引进技术的一个最大的失误:没有组织好接受技术的团队,更谈不上管理好这个团队,也就没有啥维持这个团队。所以很多行业变成了引进,生产,淘汰,再引进.......当然吃过一次亏之后,特别是私企在这一点做得就好多了。另外一个失误就是常常上当,不是买了过时技术,就是买不成熟的技术。

落实到80年代的国情,其实还有一个巴统问题,虽然咱们卖血卖出了一个准盟友地位,但是大把的技术还是不卖你的。

所以怎么搞技术的战术就很清楚了:引进我们可以引进的,消化得了的,不低于国际主流水平的技术(缺一不可),山寨那些我们无法引进的技术。

那么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冲哪个方向努力?当年曾经有过一个刷盘子还是读书的讨论,其实说清楚了这个问题。

刷盘子的技术——能挣钱的,引进。

读书的技术——不能挣钱的,山寨。

最典型的例子是长虹引进彩电生产线,山寨雷达。

刷盘子的技术,有钱景,可以走贷款或是发债的道路,引进可以走,也走得通,所以可以用风险更低的引进。

80年代其实大部分技术引进都是刷盘子的,“洋跃进”中的钢铁,采煤/发电,石化,彩电.......主要都是这一类。当然8年500-800亿美金完全是烧昏头的表现,但是方向没错,如果能限制在180亿美金,不赶在2-3年完成,财力上不会困窘,技术吸收的人力充足也不会搞成夹生饭。尽管如此,后来这些项目还是挣钱了的,甚至也支持了读书的技术的开发。

另外既然刷盘子,那么引进技术其实应该更侧重有比较优势的和新兴产业的技术,前者挣钱快,后者挣得更多,不要怕低端,不要怕是产业链下游,只要能搞到钱,价钱合适,有人就可以。当然80年代国内刚开放不久,对新兴产业缺乏敏感度也无可厚非。

不能挣钱的就要靠国家拨款,国家采购来支持。但同样没有人力物力去摊大饼,所以优先级最高的应该是两种:杀手锏和关键节点技术。前者比如大推力火箭,载荷变轨,雷达,核潜艇;后者比如燃气轮机,电动机,通信和半导体。然后是关键军事技术和产业链基础环节,前者如战斗机和防空导弹;后者如材料和加工。

而8-90年代我国科研导向最大的失误就是变成了为生产服务,这种活是企业的责任,最多加上地方院校和研究所。但90%以上的高等学历人才都去刷盘子,连中科院都被要求为生产服务,鼓励高能所的研究员去搞技术咨询就成了笑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人才过剩了呢。

所以80-90年代自主研发的错误是不肯投钱,重引进轻吸收,盲目迷信国外技术,迷信热点,科研立项过于短平快。至于一个以民用为导向的,目标技术低于国际主流水平一代的山寨项目10年后到底算什么还是大家自己判断吧。

通宝推:舞动人生,秦波仁者,加东,dzhao,审度,hullo,吴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