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顾剑二战风云系列】对抗战初期一些战略问题的再思考 -- 顾剑

共:💬27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说两句。

我本人基本同意顾兄的意见。

首先,日本人的战略就不值得一提。我一向认为日本人是战略倒数第一,战术倒是屈指可数的高明。分进合击这样的行动,就需要高超的战术修养,而日军对此很在行。而1937年的中国的情况与日军是相反的,中国从来不缺战略大师。不要说老毛这样的不世高手,就是李宗仁也有两下子。可是中国军队的战术实在是太差了。真正的德国师只有3个,外加教导总队,但是这些部队的使用很成问题。这些部队有一定的突击能力,因为他们还有一些轻装甲。他们应该用作在第一线普通部队和日军消耗之后投入。比如第一线普通部队撤退诱敌,等日军跟上以后可以用这4个德国师侧击。应该能取得更大战果。而实际是这4个师被投入一线和日军消耗光了。从这点上看来,老蒋的战术也是不怎样,战略勉强可以打个60分,而且很多分还是从政治那里借来的。如果不是这样,老蒋怎么会这么快就在国内战争中败下阵来?

淞沪会战由于投入了过多力量,以至于后方完全没有预备队,在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后国军就变成了溃退,当然这跟国军战术素质差也有关系。而且据我所知江阴要塞这样的坚固工事都在匆忙中放弃了,否则至少应该派一支部队驻守以迟滞敌人。所以这一点上我想可以证明老蒋开始时并没有在华东与日军决战的部署。否则至少南京不会搞成这样子。

花园口和游记战争我都同意。不要因为政治的原因而企图“改变”历史。在国内国民党的功绩被忽略,而在海外,一些民运台独在那里编造中共和日军勾结专打国民党等,都是没有品格的行为。不过现在中共至少已经对国民党的那些事情放松了,而民运等却在变本加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