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uancha.cn/BaHaoTanKe/2017_07_21_419248.shtml
http://www.guancha.cn/BaHaoTanKe/2017_07_22_419447.shtml
http://www.guancha.cn/BaHaoTanKe/2017_07_24_419600.shtml
此风一出,国内军工行业就形成了两派意见。持支持意见的人认为:该炮弹道性能十分优秀,是一门十足的加农炮,列装这种火炮能为口径简化做出显著的贡献。同时该炮虽然是牵引火炮,但其牵引机动性非常出色。安装有自走装置,能够在阵地上完成简单的行走动作。同时,配套的全膛底排弹和模块化药包装药技术均是西方先进技术成果,能极大提升大口径压制火炮的压制能力。同时,在长期军事封锁后能了解到西方先进技术,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该炮的系统报价十分理想。
而反对的声音也很明显:该炮火线高度高,其设计是为了西方士兵较为高大的身材使用。对于身高相对较低的我军士兵,使用具有一定的不便。同时,全膛底排弹的射击密集度并不好,且加工难度较大。而若不实用该弹,该炮的射程和火力优势又无从体现。最为关键的是,长期使用苏联装备体系的我军,引进西方标准火炮,士兵需要时间熟悉和适应,部分条令条例需要修改调整,并不利于推广。且新152加农炮已经进入了项目尾声,这个时候引进155炮,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的新152项目无疑是灭顶之灾。
就在这样的讨论中,相关部门领导提出了“不反对,不列装,不出钱”的基本态度(《光辉岁月》)。而这时的兵器部受到72式85mm高炮(新85高,华东工学院凭借该炮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总师李洪昌和107mm火箭炮总师杨荫桐的影响,决定自费同国外公司联系,进口该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要看一下真正做事的中国军工企业如何把待项目坚持下来,再对比一下上飞的作为,我想谁才是中华民族真正脊梁那是清清楚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