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三 -- 骨头龙

共:💬4002 🌺31885 🌵3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对岸的组织更靠不住

1949年初,教育部及国民党山东流亡政府迁至广州,山东的流亡学生分几条路线陆续到达,集结了一万人左右。其中烟台联中有二千余名,济南一、二、三、四、五联中(改成联合中学)、昌潍临中、海岱联中、等七所学校有八千余名,他们走投无路,唯一的去处便是台湾,但迟迟得不到答复,当局唯恐其他省份在穗流亡学生效仿。国防部次长兼山东省主席秦德纯据理力争,经过多次交涉,陈诚勉强同意山东学生的要求,但必须去澎湖投靠当地驻军以恢复学校。这时,李泰华已经辞去山东省教育厅长职务,由杨展云暂代,后来又由徐轶千担任,参与了这次迁移。

1949年6月22日,大约八千余名齐鲁子弟,在广州黄埔码头,分两批登上了开往澎湖的“济和轮”。抵澎湖马公岛后,澎湖防卫司令李振清(绰号李铁头)并不念乡情(李是山东临清人),以澎湖兵源短缺为由,撕毁与教育部签好的协议,强征这群学生入伍,引发了学生的抗议。手无寸铁的师生们为维护权益挺身抗争,引发冲突,被军方以莫须有的“匪谍”入罪,106名师生被枪杀,另有不知人数、不详姓名的学生被投入海中溺毙(曰抛锚)。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台湾“七.一三事件”,亦称“山东流亡学生澎湖冤案”。后来一位笔名“汴桥”的当年学生回忆:“枪声响起时,广场中几千山东学生对着青天白日国旗跪了下来。可怜的孩子们,他们舍身忘死追赶这面国旗,国旗只是身不由己的一块布而已。” 不久,大部分学生被强迫编入国民党军队,女生和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组成了岛上国民党守军的子弟学校。后来,该校迁到了台中,改名为台中员林实验中学。要谈这些,需另费一些笔墨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