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从毛岸英的亲笔信来看,他应该是合格的接班人。 -- 年青是福

共:💬383 🌺3417 🌵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用月月鸟类比岸英

不能用月月鸟类比岸英。俺个人的看法,毛主席就是把岸英看成一个正常的干部使用,让他用自己的能力为中国革命做贡献,而且因为自己儿子的特殊关系,还要受压制,降级使用。月月鸟身上有烈士子女和留苏学生身份,只有特殊加成,可没有压制。

转一个李晓鹏的帖子,个人感觉他对这个问题说的很透彻了

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很多,有一些层次很低的,我们就不用细说了。比如说什么他在全国各地为自己修建了很多行宫别墅。其实呢,大部分都是建国以前蒋介石就修好的,还有一些是接待国内外贵宾的宾馆,毛泽东不过去住过几天,就被说成是他的行宫别墅了。

  这些事情呢,只要稍微认真的加以辨别一下,都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有一些传言就没有那么容易辨别了。比如说,这个,第一个,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去,是为了让他去镀金的。增加点参加战争的资历,好为将来培养儿子接班做准备。但是想不到竟然牺牲了。有些人的话啊,还说的很难听,说什么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把未来的太子给炸死了。不然我们就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今天就是毛家王朝,

  1.培养接班人的步骤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简单的去驳斥它,因为什么呢?人已经死了,我们没办法验证说如果毛岸英活着会是什么样。

  但是呢,这个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因为这个封建世袭制度被消灭以后啊,领袖人物要想培养儿子接班,就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历练上来,不能直接封为“太子”就行了。不管你是真共和还是假共和,面子总要装的。要培养他在军队的势力,在党内的势力,还要逐步的把他提拔到一个很接近领袖的位置上,这样领袖死了以后才能够顺利的接班。

  最典型的就是蒋介石,他是让他的儿子蒋经国接班的。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学习回国以后,首先就是到军队历练,1938年获封少将军衔,过了一年,就派到江西去当赣南地区行政专员和保安司令,政权军权一把抓。然后逐步的提升为江西省防空司令、省委委员。1945年,又提拔到中央来,当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军的领导。这是干什么呢,就是让他在青年团和青年军里边发掘人才,建立自己未来接班的政治和军事的班底。

  总之呢,蒋经国的这个成长路线,明显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就是这么党政军内各个方面都去历练,熬资历,再一步一步提拔,后来到了台湾以后,又当国防部主任、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当上行政院院长,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国务院总理的职位。这样呢,就只等老蒋一死,他以总理的身份接这个国民党主席和总统的职位,那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说,如果老毛也想要让儿子接班,他也要按照这个程序来。军队里边的历练,那是必不可少的。等毛岸英从朝鲜战场回来,有了军功,就好进一步提拔了嘛。对不对?所以这个逻辑啊,看起来还是挺顺的。

  但是呢,这里边确实有问题。因为这个毛岸英是1945年12月从苏联回国的,距离他去朝鲜啊,还有五年的时间。毛泽东在1943年延安整风之后已经成了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思想已经写进党章了。这个时候儿子从国外回来,培养接班人那可是恰逢其时啊。要知道蒋经国37年年底回国,仅仅过了几个月初就当上少将了。

  1945年到1951年这六年里边是不是没仗可打呢?也不对呀,这几年正好是中共的军队打的仗最多,打的最为顺风顺水的六年。国共内战1945年9月全面爆发,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哪儿都在打仗。还是跟国民党打,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因为国军的战斗力比较战五渣嘛,对不对?这个时候比如说,派毛岸英去东北给林彪当个参谋,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吗?对吧?当时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北满根据地,在司令部呆着还是比较安全的。

  等到辽沈战役结束以后,师部也比较安全了,就可以去当个师政委嘛。再跟随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配一个能干的师长负责指挥,那个时候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肯定的不停的打胜仗嘛,一口气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不需要什么很强的军事才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场胜仗一打,这不就可以提拔上来当个纵队政委了?然后占领某个地区,直接就从纵队政委改成地委书记,这不就党政军的资历都有了,一步一步上来了?

  但是呢,在这五年里,毛泽东啥军事任务也没有交给毛岸英去干,而是让他去学种地,参加农村的劳动。后来又参加搞土地改革,也没什么实权,主要就是做宣传、文秘工作。建国以后,又去一家工厂当了党支部副书记。既不去军队,也不去政府。总之呢,就是完全没有要从党政军各方面来培养他的这个迹象。

  2.毛泽东的选择

  到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啊,反倒不是一个很好的去战场上熬资历的机会。首先呢,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到国外打仗,人生地不熟的,风险很大。解放战争的时候,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很好,到哪个地方都有地下党组织和老百姓跟带路啊、通风报信啊之类的。在朝鲜,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第二呢,这是和世界第一强国作战,当时啊,共产党的军队,打国民党是比较轻松的,但是打日本人的军队,就非常吃力。日军的装备好,而且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而日军呢,是打不过美军的。美军的战术素养也很高,但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装备火力非常的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在装备上,是存在代差的。就是说不是一个时代的,就好像当年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是热兵器,清军是冷兵器一样。中国这边还是传统步兵装备,也就是步枪机枪加火炮,而美军已经是海陆空立体作战了,空中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和装甲车、海上有战舰。在人类战争史上,存在代差的两支军队交战,基本都是落后的一方惨败,很少例外。即使有少数的例外,也是落后的一方在自己的国家抵抗侵略获得的胜利。比如这个埃塞俄比亚抵抗意大利的入侵。在没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下,武器落后对方一个时代的军队取胜的案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在这种情况下,你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去“镀金”,可以说是非常愚蠢。你要说把你欣赏的某个干部送上去锻炼锻炼还可以,因为万一牺牲了还可以再选。这个能接班的儿子可就这么一个,死了就没有了。

  实际上啊,我们说的彻底一点,我们站在毛泽东个人地位的角度考虑,为他培养儿子接班的大局考虑,最好的选择不是派毛岸英去朝鲜,而是根本就不要打这场战争。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已经很巩固了,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统一全中国,这个功劳还不够大?中国历史上,从纯粹的草根底层出身,白手起家,统一中国成为最高领袖的人只有三个,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就是毛泽东。平均一千年才出一个。到了这个地步了,你还追求什么?朝鲜战争打赢了,你还是最高领袖,没办法进步了。那万一要是打输了呢?

  当时中央高层除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其他人基本都反对出兵朝鲜。大家都觉得好不容易把国民党赶到海岛上去了,大陆统一了,打了这么多年仗,现在应该抓进时间搞建设。简单来说呢,就都是求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力排众议主张出兵,一旦打输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很有可能就要动摇了。对不对?大家都说不要打,你非要打,结果打输了,牺牲了几十万青壮年,把国家经济搞垮了,那必须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啊!那你就要下台,或者说退居二线,至少也要取消你的最终决策权,以后大事儿小事都要大家投票决定,不能再听你一个人的了。

  所以当时毛泽东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关起门来想了七天,这才最后决定初步朝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风险非常大的决定。当时想让林彪带兵去朝鲜,林彪说我去不了,我有病;然后又想让粟裕去,粟裕说,我也去不了,我也有病。当然他们是不是真的病到不能带兵,我们不去研究啊。反正两员大将都不去,这就让毛泽东更难办了。但他还是坚持要出兵,就做了两个决定,首先是让彭德怀挂帅,解决主帅问题。第二,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战功很大,但在最后的这个解放战争里边表现并不突出,主要原因呢是因为他负责的西北战区不是主战场,没有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的机会。所以毛泽东这次派几十万大军入朝,首先想到的是指挥过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林彪和粟裕。选彭德怀是没办法了。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共产党的主席,不派自己的儿子去,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这样想呢?

  因为那个时候党内意见很一致,仗打的比较顺,派自己儿子去参军,就有培养接班人的嫌疑。只有到了朝鲜战争,为了说服党内同志团结起来支持入朝作战,为了鼓舞志愿军的士气,他才决定让毛岸英入朝作战。

  注意,这个决定不会是毛岸英主动请战的,而是毛泽东自己的决定。因为毛岸英入朝的时间是在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是和派彭德怀入朝同时做出来的决定。当时关于是否参战的争论拖了很久,党内没有一致意见。一直到10月份,美军都已经快打倒鸭绿江边了,形势非常危险了,再不做出决定就来不及了。

  10月4号,彭德怀还在西北地区主持规划建设大会,根本没有出国打仗的准备。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北京开会,会开到一半就走了。当天下午到了北京,毛泽东就找他谈朝鲜战争问题。彭德怀当时没有表态,回去想了一晚上,才来告诉毛泽东:我赞成你的决定。也就是说10月5号才最终定下来出兵朝鲜。

  根据聂荣臻的回忆,毛泽是10月6号告诉他让毛岸英去给彭德怀当俄语翻译。10月19号,彭德怀就带着一个秘书和两个警卫员秘密进入朝鲜;10月23号,彭德怀的第一批司令部成员进入朝鲜跟他回合。而毛岸英就在10月23号入朝的这第一批人中间。整个过程都是高度保密的。直到11月2号,志愿军已经跟美军交上了火以后,国内才发表声明支持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进行公开的政治宣传。

  也就是说,毛岸英决定入朝的决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出了。在这么紧张和高度机密的战争节奏中,不会出现在工厂里工作的毛岸英听说朝鲜战争爆发,然后主动要求去参战的情况。毛泽东也不会有这个闲心来考虑说,诶,这次打朝鲜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我们家岸英去捞点资历,回来以后好提拔他做官接我的班。就算要考虑,那也应该是这段最紧张最惊险的时间过去了再说。因为早在10月9号,毛岸英入朝前半个月,斯大林就通知毛泽东说,我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给你们进入朝鲜提供掩护,大概要再过两到三个月才能准备好。如果说真的要去熬资历、去镀金,那可以等两三个月以后有了苏联空军保护之后再去嘛,那不是安全得多了?对不对?

  实际上,就在10月22号晚上进入朝鲜的路上,跟毛岸英同一批入朝的人中间,39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何凌登,就在汽车上被美军飞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所以那是极端危险的,由于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任何人,包括彭德怀在内,只要一踏入朝鲜,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不会因为你是当参谋还是当翻译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你是主席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而有所区别。入朝之后一个月,毛岸英就牺牲了,死于美军的空袭。

  回顾这段历史啊,我想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派毛岸英入朝作战,绝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接班人,而是在顶着党内大多数反对意见,做出抗美援朝的、关乎国运的这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刻,面对美国这么强大的对手,为了取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激励志愿军战士的士气,让全党全军团结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战争胜利,主动做出的这么一个决定。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决定。绝不是为了镀金,国家主席的儿子冒这么大危险去镀金,还就是个俄文翻译,不值得。

  你看人家蒋经国,回国三个月就封为少将,还不用去前线,在后方当上几年保安司令,就晋升为中将了,这才叫镀金,这才叫培养接班人。从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对毛岸英的安排来看,也没有要培养他接班的意思。在横扫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时候,他没有派自己的儿子去抢功劳,而把功劳留给大家;在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仗打不赢的时候,在粟裕林彪这样的虎将都称病不出的时候,他派自己的儿子顶着美军的飞机上了战场。所以说,哪些所谓的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感谢蛋炒饭之类的话,都是非常荒谬的。

通宝推:沧溟之水,侧翼,acton,盲人摸象,桥上,糊里糊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