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所谓儒家 -- 明心灵竹

共:💬11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所谓儒家

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我对阎步克教授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一个学习笔记,如果觉得有兴趣不妨去看下。)

北宋年间积贫积弱,宋神宗赵顼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他以弱冠之年登基之后,不久便展开了所谓的“熙宁变法”,然而只要是改革就会触动利益,熙宁四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官僚们都不配合。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于是便有了名句与士大夫治天下。

士大夫这个词在英文中往往翻译成scholar-official 或者scholar-bureaucrat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学者加官僚。士这词本意是指成年男性,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比如<诗经>中"氓"有: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当然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士这词的范围不断缩小,比如两个部落打仗我把你们打败了,你们作为俘虏就不能叫“士”得叫“野人”。到了西周的时候实行国野制,国人统治野人。周朝的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就成了最低级别的贵族。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很多上层的贵族跌落同时不少的平民获得知识才艺,于是连同之前的士一起构成了战国的士阶层,包括“学士,策士,术士,食客等”。周代的时候,贵族讲究所谓“六艺九能”,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九能即《诗·鄘风·定之方中》“卜云其吉” 毛传:“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可见那时候的士大夫是讲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周朝的官员有两套子系统即所谓的乐师和史官,乐师司礼司教史官主书主法。比如左传襄公十四年里就有“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的说法。其中史就是史官负责文字记录。瞽是盲人负责传承诗乐,工指的是乐工负责背诵道德建议。再比如《国语楚语上》就有“史不失书,矇不失诵"的说法,这里的矇,也是盲人的意思。为什么让盲人负责背诵呢?因为瞽者善听嘛。

其实古希腊也是一样比如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由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图为火焰纹章封印之剑里的游吟诗人图文无关)。再比如西藏的传说格萨尔王,也属于史诗。在国语周语中鲁成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可见瞽和史是知天道的,享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当然就有相应的政治地位。乐师负责礼教,偏重文化和教育。史官负责史法,偏重行政。战国时的儒家直接受乐师的传承,而刀笔吏则主要来自于史官。为什么说儒家受乐师的传承呢?首先儒家搞教育跟乐师的职责一致,其次儒家所谓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是视诗书礼乐为经典的,相反,道家认为诗书礼乐是社会衰败的产物,认为“五音令人耳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墨家反对音乐,有一篇著名的<非乐>,认为天底下所有人喜欢音乐天下就乱了。至于法家《商君书·弱民》六蝨成俗,兵必大败。所谓六蝨以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蝨”。可见只有儒家在文化认同上和乐师保持一致。至于史官在周代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主要的职责就是文档,机要,法典,监察,考课,财务,占卜等等。凡是跟行政有关的都是史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以外的都与史官有联系,比如文档(史书)和道家,法典和法家,占卜和阴阳家等。

说了这么多终于说到了儒家,《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直接点明了,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洗脑和揍人。按马大爷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既然要统治,那就要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能讲道理咱们讲道理,讲不了道理我打得过你。秦国是虎狼之师,把法家运用到了极致,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赳赳大秦在统一中国之后竟然十几年就灭亡了。这个教训太惨痛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唐·章碣在《焚书坑》中说到“坑灰未冷山动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你把忽悠人的都弄死了,剩下的都是不被忽悠的,你就是再能打,你打的过各国国王你打得过全部的人民么?在《盐铁论》里法家喷儒家说你们这些只会bb干不了事情,能言而不能行。儒生直接就说“能言而不能行者,国之宝也”

骂归骂,不过这话还真未必是错的,为什么呢?以前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文,说是泰国人在训练大象的时候会在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根桩子把他们栓住,开始的时候小象无论如何挣脱都没用,时间久了就会接受这样一个桩子就能拴住自己的设定即使长成大象了被一个小桩子拴住也不会反抗。(然而我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论述所以不排除这是一个知音体)。在昆虫界,蚂蚁(白蚁,蜜蜂等),除了极少数雄蚁外,其他的都是雌性,但只有蚁后才有繁殖的资格,蚁后能分泌一种激素,抑制了兵蚁和工蚁的生育能力,掌握了生育权蚁后就成了族群的王,吃的是最好的享受的也是最好的甚至活的时间也远远长于工蚁。在人类社会中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是哈佛大学教授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不同种姓的孩子一起做拼图竞赛,开始是匿名的,所有种姓的小孩一起玩耍,结果大家玩的都差不多。第二轮,实名(一实名就知道种姓了),你会发现所有低种姓的小孩的成绩会直线下降。另外还有一个实验,让不同种姓的小孩进行考试,然后匿名让不同种姓的老师来打分,结果大同小异。第二轮,让另一批老师给实名的卷子打分,然后低种姓的小孩的分数又一次直线下降,更重要的,越是低种姓的老师给低种姓的学生打分更低。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种姓这种东西就类似于蚁后的分泌物,能够直接让低种姓的人面对高种姓的人自残自贱,甚至低种姓的人对自己比高种姓的人还要狠毒(也就是更拉仇恨)而且还会自发的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洗脑。这时我们再看看儒家,首先他们负责教育(还记得那只小象么?),其次儒家的意识形态就是典型的高等阶级对低等阶级的无脑压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然孟子也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话,于是朱元璋把孟子逐出孔庙)。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到了汉朝武帝会选择让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毕竟从秦朝起汉族的实际控制领土就没有太大的变化。此时激发底层的斗志不断的对外扩张直路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你还用法家这种严酷的刑罚去禁锢人就会遇到所谓的维稳成本过高的问题。秦灭之时,刘邦不过约法三章就能收复关中人的心,要注意此时的关中可不比六国那是经过秦律几百年梳理下的地方。可想而知其他秦律在其他六国的推行情况,“暴”秦两个字,到也未必就全是污蔑。于是对于坐稳的江山的武帝而言光能打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还是得忽悠,既然要忽悠自然要尊重一下自由意志嘛,只不过得给他们洗洗脑,用戈培尔的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你把普通的人忽悠的见了你就好像小狗见到狮子一样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还用得着打他么?孙子说的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所以在秦朝时横行天下的刀笔吏算是被儒生彻底踩了下去,各种法子变着方的黑他们,比如贾谊就说“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篋,而不知大体”,这还算客气只是黑别人没格局。到了宣帝时路温舒直接就说“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也”。这就是要斩草除根的节奏了(ps这货本身就是狱吏后来所谓的学习春秋晓起大义然后被举孝廉云云,其实不就是叛教者比普通的教徒更虔诚嘛)。武帝的时候只是在名义上把儒家提到了高位,本身还是任用法家人才的,但是经过长期的洗脑到了西汉末年儒生几乎一手遮天,王莽变法时征召数千名儒生为太学筑舍万区,设六经三十博士,诸生万八百人,那文吏呢?洗洗睡吧。得亏儒生能言不能行,拿嘴没法平叛,刘秀一溜烟灭了新朝。于是到了东汉年间大家再次反省,你忽悠别人可以别把自己忽悠了啊,整一群大忽悠没人干活这国家不就散架了嘛。对儒生的需求减少文吏更好找工作。比如东汉王充作《论衡》,里面就提到“是以世俗学问者,不肯竟经明学,深知古今,急欲成一家章句,义理略县,同超学史书,读律讽令,治作情奏,习对向,滑习跪拜,家成室就,召署辄能。”就是说那时候的儒生就是没心思学经学,成一家章句做敲门砖之后就赶紧去学习律法。于是便开始了儒家和法家的融合。此时的士大夫以儒为名以法为用兼具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帝国行政的执行者,彻底站稳了脚跟开始与帝王共治天下。

所以说什么是儒家?从功能上说最根本的儒家就是教育家(所以我们会发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用来修身那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不过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洗洗睡吧)。但是汉之后的儒家其实已经升格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你就是法家你也得披上儒家的皮不然你就是政治不正确。就好像现在的西方经济神学,言必称市场经济民主自由,甭管心理是不是认同,嘴上你是必须认同滴。

关键词(Tags): #儒家通宝推:hwd99,hull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