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几天功夫,伊朗乱了 -- 老广

共:💬833 🌺4973 🌵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难以描述

伊朗这事一出来,国内一开始不知道咋描述这起事件。伊朗一直给人一种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的感觉,怎么突然成了路人甲乙了呐? 这不科学。川普发了推特后开始有极端崇美粉丝说了你看,又是美国整的套路。

其实这次还真不是。伊朗国内的亲美势力,霍梅尼大肃反,杀的七七八八,剩下的早逃到海外去了。伊朗核计划后这些年制裁太狠,民间也有积怨,公开亲美几乎就是政治自杀。

不但国内媒体不知道怎么描述伊朗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同样不知道怎描述。到目前,主流媒体没怎么报道。CNN到30号,才第一次报道,而且报道的是政府组织的拥护哈梅内伊的游行。主流媒体基本都是说示威者是因为经济问题示威,示威的是反对通胀、失业问题。有意忽视大量的直接针对神权体制的口号,忽视伊朗妇女的诉求。为啥呐,美国媒体也难,真的报道下,等于把左派的偶像奥巴马给扔公车底下了。

09年奥巴马上台,当时内贾德连任,反对派认为内贾德作弊,游行示威了几个月。刚上任的奥巴马经过长考后,选择示好伊朗。穆萨维被扣了顶美奸帽子,打入冷宫。所以在美的伊朗民运就说如果09年奥巴马强硬下,伊朗已经民主了。奥巴马任期最后,为了攒点外交遗产又和伊朗签了伊朗核协议。伊朗核协议一般认为是伊朗外交胜利,因为伊朗真的快挺不住了。

所以美国主流媒体不好大幅报道伊朗事件,报道了等于说川普上台后对伊朗核协议的判断是对的,等于指责奥巴马对伊朗外交失误。这岂不是长敌人志气,敌人当然是川普。

不仅是美国媒体很尴尬,西方女权主义者也很尴尬,在之前,女权主义者为了政治正确,都开始戴头巾。去年3月的反川普女权示威,女权领袖们都戴着头巾游行。这次尴尬了,伊朗妇女游行要求废除必须戴头巾的着装规定,伊朗政府也屈服了。推特上无数人@知名女权主义者问她们对于伊朗那些冒着危险争取妇女着装权利的伊朗女性的看法。如果被指歧视妇女的川普任内,伊朗女权获得重大进步,这个确实尴尬。

伊朗毛拉们真的下了台,西方左派的痛苦不亚于这些毛拉们。这也说明,对美国不要过分神话,动不动就是背后有美国黑手,美国好像无所不能,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过度神话美国、过分崇拜美国的反革命行为。凡事最忌片面,实事求是最好。其实类似的事情,我国在伊朗上已经吃过一次亏。

79年伊斯兰革命时,示威群众高喊的口号,大街上到处写的口号是: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打倒中国! 还有一部分把苏联加上,也说打倒苏联。我国这么大的影响力是怎么样做到的呐?是因为,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逃跑之前接待的最后一个大国领导人就是我国的英明领袖华主席。

78年时,巴列维国王已经风雨飘摇了,但我国领导人还是决定出访伊朗,因为伊朗是我国一条线战略的重要支点国家,战略意义重大,而且中伊关系非常好。78年6月黄华去伊朗做前期准备时,伊朗人自己都很诧异,但又不好明说:你吃饱了撑得,现在来干啥。黄华和伊朗外交大臣会谈时,上来就是当时的外交八股:控诉苏联在阿富汗、索马里、红海、波斯湾地区以及南下印度洋的扩张的势头。说中伊应该联合对苏斗争。伊朗的外交大臣根本没接话茬,讲了一个故事,说伊朗古代有位星象学家,夜间走路时总是抬头望着观察星象,有一天晚上,正当仰天望星走路时,没有想到前面有个坑,一下子就掉进坑里面去了。其实是在提醒中国,伊朗已经成了一大坑,别往里跳,但外交部没听明白。

1978年8月,华国锋开始出访行程,完成对南斯拉夫的访问,在铁托的陪同下在布列俄尼岛休息时伊朗国内局势严重恶化。死伤人士众多,巴列维不得不改组内阁。那么到底去不去呐,英明领袖只能听外交部的专业意见。外交部前期抵达伊朗的副部长何英,伊朗大使焦若愚,西亚司司长周觉等人通宵开会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伊朗国内的乱局背后黑手是苏联,动乱是苏联一手造成的,巴列维正处于一种比较困难的处境,因此,从 “联美反苏”的大战略考虑,对巴列维应该给于支持。于是使馆最后建议华国锋仿效周恩来坚持访问加纳的前例,行程不变。

英明领袖如期进行了对伊朗的访问。华国锋抵达后,由于大街上到处都是游行示威的队伍,汽车不能坐,只能坐直升飞机去宾馆。当时我还小,看电视新闻,新闻里可以看到飞机下面的人群,当时央视新闻说那是出来欢迎的伊朗群众。当时觉得伊朗人民对中国好友好,华主席好伟大,出访还坐直升机。后来才知道下面的都是抗议群众。当时所有的参观项目取消,华主席仅在机场、宾馆、王宫三点之间乘直升机活动。为了安全起见,每次出去活动准备了六架直升飞机,事先也不指定坐哪一架,随意坐,坐上之后六架飞机飞往不同的方向。巴列维和华主席单独会面时,对华主席说他的前途是个“未知数”。把华主席整得不知道咋接话,只能说说中伊友谊历史悠久的套话。

其实巴列维要垮台早有征兆,焦若愚刚上任大使,递交国书时,凑巧和美国大使沙利文紧挨着。两人聊天,沙利文突然对焦若愚说:“这个国家缺少领袖”。焦若愚一听觉得很奇怪,就一指巴列维问他:“您是不是指的这个人?”“是的。” 可见美国人早就对巴列维失去了信心,并且提示了中国。最后中国既没领会美国大使,也没领会伊朗外交大臣,最后让英明领袖掉坑里了。

当时的伊朗老百姓普遍认为中国是巴列维的朋友。中国领导人在巴列维行将灭亡时候访问伊朗是为巴列维打气。中国外交不知为啥,总是爱展现对面临国内动乱的国外领导人的支持,以表明全世界只有我是你真正朋友。成功的例子,就是经常拿来吹牛的周恩来在加纳政变,恩克鲁玛遇刺受伤的情况下坚持访问形成的例子。反面的例子那就多了,典型的就是华主席这次。其实,你推迟访问,等他渡过难关,该是你朋友还是你朋友。他有难时候,你去访问,他真活下来了,无非是你对他援助的账单又长了半尺。他没活下来,后来的人怎么看你?

通宝推:柴门夜归,jhjdylj,dfindy,鳄鱼眼泪,零状态,决不倒戈,脑袋,普鲁托,东海后学,向前向前,川普,故乡在喀什,墨虎,ErgoSum,青颍路,天狼星,老老狐狸,97年的鱼,请我吃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