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邓小平先生的执政水平问题 -- 熊皮帽子近卫军

共:💬790 🌺8207 🌵2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毛泽东红利"这个概念很好,值得深入探讨

我完全赞同“毛泽东红利”这个概念。我认为,我们一直到今天,都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吃这个红利。

但是,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1,如何判断一件具体的事是否属于“毛泽东红利”?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就什么都是“红利”,就无法讨论了。但问题在于,判断这个问题,既有立场的因素,也有认识水平的因素。需要经过实践,我们这些普通人常常才能认识到某个东西是“红利”而非“包袱”。悲催的是,我们常常得等到“红利”用完,或者被我们糟蹋完了以后,才认识到。而在这之前,常常是迫不及待地把它要当做包袱甩掉的。例如,人口至少是“毛泽东红利”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可是我们一直以为“人口多底子薄”,希望人少些才好。直到今天,人口已经要下跌了,才认识到人口首先是资源。

2,既然有“毛泽东红利”,那有没有“邓小平红利”?1997-2012,我们是不是也在吃“邓小平红利”?会不会将来有一天把“邓小平红利”错当成“邓小平包袱”而迫不及待的甩掉?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的,而且还很大。

邓小平远高于他同时代政治家的地方就在于,他在甩包袱的时候相对审慎。当然也甩错了很多,例如把人民公社解散了,很多科研项目下马了,这都是甩错了的。但是他比他的苏联同行,还是谨慎多了。我们现在可以嘲笑地图头弱智,可是当初羡慕苏联俄罗斯的人可不少哦。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潮,其实是革命退潮和西方思想攻势下的必然。那时候大学生的普遍心态,是尽快甩掉“毛泽东包袱”,最好全甩掉,然后走西方的路。一直等到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搞砸了,大家才认识到走西方路其实会更惨,刘三百之流才逐渐不被年轻人待见的。对于这种思潮,老邓虽然有一定责任,但其实不是决定性的。当衣食住行不够好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没有那个思考能力说我们的速度和加速度其实更快的。

通宝推:cheer,笑看风雨,jdrlgd,hullo,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