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传统武术的意义 -- 达萨

共:💬33 🌺9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明朝以前的武术非常朴素实用,所谓传统武术发源于清朝

在明朝的众多描绘社会生态的各类小说里几乎没见过现在这些所谓传统套路武术的影子,没有什么花拳绣腿,几下就见高低了。比如<水浒传>讲过很多次的徒手打斗,有哪一次讲武术高手用某套传统武术眼花寥乱地把对手打败了?比如鲁提辖打死郑屠就是三拳,其实鲁提辖打郑屠第一拳以前,就高下已分了: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就是说鲁提辖给拿刀上来的郑屠来个擒拿,擒住了郑屠的左手。但问题是郑屠的右手是拿着尖刀的,可以趁鲁提辖擒他左手的时候,给鲁提辖来一刀,要一刀扎上无论是鲁提辖的手还是腿,形势就完全逆转了。但结果却是鲁提辖不但踢到了郑屠,而且力量很大,一下把他踢倒在当街,说明鲁提辖手法(擒拿),身法(上前移动)和腿法(踢倒对手)都是快、准、狠,一气哈成,没有什么花架子。

再比如说武松斗杀西门庆,是武松本来手里有刀,却被西门庆踢飞了,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武松,右手虚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窝里打来。却被武松略躲个过,就势里从胁下钻入来,左手带住头,连肩胛只一提,给扔到楼下去了。就是典型的散打动作:拳击加摔脚。动作非常简单实用,就是躲得快,打得准也打得狠。

感觉如果不戴护具,基本就跟徐晓东跟雷雷打是一个情形,不是你一下把我打趴下,就是我一下把你打趴下。在手法、身法、腿法和综合协调运用上只要彼此差了一点点,或者当时临场发挥差了一点点,结果就是一个把另一个很快就干趴下。平时的套路训练应该也是动作比较简单,证据就是发源于南少林白鹤拳的唐手道,就现在所谓的空手道,其套路就非常简单实用。同样,跆拳道则是结合朝鲜古老的跆跟(腿法)与中国古拳法(手法)也是在套路上非常简单实用,是训练基本动作的入门训练,而不是专一训练而无限发展的套路花架子。

真正的武术还是要在实战中锻炼。武术是对练,不同于单人锻炼项目,而与对抗性体育运动有类似的地方,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击剑,自身的手法动作的准确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对方目标的距离感的控制掌握,战机的把握和在随机出手时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力度。比如我打乒乓球很久,已经到可以拉弧圈球的水平。拉好一个弧圈球就好比是重重地打到对手身上,平时训练动作是一回事,固然重要,而对练喂球时拉好弧圈球又是另一回事,更加重要,而比赛时能抢到机会拉到弧圈球又更是另一回事,最为重要,三者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必须持续训练很长时间才能进到下一个阶段,但如果在前一个阶段持续太久,不进入下一个阶段进行训练,也不可能自动升级进入下一阶段。比如如果我象雷雷只练太极套路那样只连打乒乓球的套路,天天对着镜子连拉弧圈球,那么即便动作最最合格,而马步也扎的也最最稳(拉弧圈球也要扎马步才能发力,因为力从脚下生),这么苦练十年,不但练不好乒乓球,而且给练废了。必须在动作基本合格后马上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与人对练击球,练身法和练步法,以协调的全身动作去找球的准确位置。打球和打人道理都一样,只有在一个方向上的某个点才是人体发力打击的最佳位置,偏了或过近或过远都发不上力,打不好球或打不好人。进攻如此,防守或躲闪也如此。

找距离找位置这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对手二人是彼此快速移动的,必须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和频繁多次的实战才能掌握,而这是现在的传统武术所极端欠缺的,原因是一怕受伤,二怕丢脸。大家都是各自练各自的,彼此之间靠打嘴仗交锋,这怎么能进步呢?

至于马步,很多项目都需要马步,因为要从脚下发力才有力量,而下盘稳定。但光练扎马步很容易练成扎死马,步伐移动失去灵活性,抓不住战机,打不出准确一击,那光练马步又有何意义?

所以打乒乓球也好,练自由搏击或其他搏击也好,很少长时间练马步,而是练举重和深蹲来增加腿步力量,同时锻炼灵活的步伐。至于中国武术家练扎马步应该是从明朝军队训练大纲里照搬来的,但明军是为了训练骑兵骑马稳定,必须苦练马步,后来明朝灭亡,一些军队里的军官和教官失业后,把明朝的军事训练课程以及锻炼身体用的拳法套路(好比军体拳)带到各地传授(比如太极拳鼻祖蒋发、陈王廷),发展了很多套路武术和散手与训练方法,而马步的功能和套路的功能就被过分夸大了,其他注重身法和步法的训练,特别是对练和实战中的绝技则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可以隐藏了起来,不传外人。

所以中华武术要想有进步,关键是多练多打多赛,同时注意防护,然后就会发现其实人类的各种技击的动作都是差不多的,特别是在同一特定规则的前提下。

通宝推: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