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罗斯福和斯大林 -- 本嘉明

共:💬210 🌺1839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罗斯福的最后5年

从1940年起,罗斯福的身体就明显不行了,他是个瘫子,连散步都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每天要跟柯洁下10盘比赛棋这样紧张的脑力劳动,怎么吃得消?1944年时,相当多的医生判断他活不过1年了。如果他说,做完第三任我不寻求连任,没人会指责他。同样的,他不用竞选,只要说我接着干,不怎么费力就当选第四任了。由于几乎所有政客都清楚他拖不到任期届满,谁是副总统就很重要,民主党内的“新政派”竭力推动他的副总统华莱士(1941—1945年任副总统)继续搭档竞选,但华莱士明显亲苏,受到其他人的猜忌,被刷掉,最后选了杜鲁门。

罗斯福很清楚,战后就是美苏G2说了算,他需要苏联支持建立联合国,需要苏联在德国战败后立刻对日作战(蒋介石令人羞耻的无能,迫使罗斯福不得不让熊爪伸进远东),而作为交换,他同意苏联对东欧大片地区拥有“自古以来”的控制权,以及外蒙古。

英国对于罗斯福放弃波兰极为愤怒,因为波兰跟英帝国的传统关系,类似于今天韩国跟美国的关系。但罗斯福明白,二战后,谁也不想打仗了,孩子们死得够多了。二战后的和平,应当建基于美苏的相互善意。

而斯大林同样在思考,战后的苏联向何处去?战争红利很快会吃完,他也打算借助外力,与国际接轨,渐进地改变苏联,缓慢转弯。二战中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才建立的美苏同盟,理应维持到战后,从而为苏联改革提供外部动力。

所以在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达成了“斗而不破”的默契。在1943年3月,罗斯福临终前不久,还愤怒地公开批评斯大林在波兰问题以及战后德国等问题上出尔反尔。但同样是事实的是:二战末期的华沙大起义,正是罗斯福阻止了盟军方面对起义犹太人的支援;1943年2月,罗斯福抱病赶赴雅尔塔,与斯大林,丘吉尔达成了一个政治遗嘱式的协定,建立了战后体制。以三巨头各自的健康状态而言,理应是斯大林和丘吉尔劳动大驾,到一个离美国比较近的地点,以方便罗斯福。

斯大林和罗斯福之间,不断地勾心斗角,同时又惺惺相惜,尽量成全对方,有好处两人分掉,绝不漏给第三国。如果罗斯福再多活哪怕是一年,战后这70年的历史,就彻底改写了。

二战后的冷战,以及1990年代以来“后冷战”的风云,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美苏之间,你死我活的敌意。死掐。

这绝非罗斯福的本意,同样也不是斯大林的本意。

但这是兄弟连,是布热津斯基,是丘吉尔,是乔治-凯南的本意,本能。罗斯福精妙的手腕,并不能回天;斯大林钢铁的意志,也无力挪移。

两大魔头本可以联手封印一切乱臣贼子,皇恩永固,万世太平,却被小人离间,互相对决,生生给了三大反王机会。

这三大反王按时间排列,是:伊斯兰,欧盟,中国。

通宝推:侧翼,决不倒戈,起于青萍之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