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请教几个物理问题 -- 明心灵竹

共:💬27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些想法

1时空不是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时空不是存在,而是感知存在的形式。我们借用各种复杂的坐标来感知存在,而用康德的说法,时空是感知存在的先验形式。通俗地说时空是感知存在的基本形式,基本到需要把时空坐标上的刻度去除。康德对时空的进一步划分,外感官的空间与内感官的时间,正是由此种划分才有了认识主体对客体的立法基础。

基于时空是感知的形式,我们不能说时空存在或不存在。因为同样的原因,我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持抵触的态度,不是说我否定相对论的有效性,而是因为扭曲的时空最后扭曲的是人们的感知能力。

2因果律的光速

在牛顿的宇宙模型中,引力的传导是不需要时间的一种超距作用,这就有一个问题,不需要时间的超距作用,你就没有办法解释这个超距作用是如何作用的,你只能用整体论性质的能量守恒一类的方法来从外部做解释。整体论只能确定一个边界条件和整体的时间性,只要想给引力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个问题赋予一个逻辑的链条,并且这个逻辑链条还要对认识主体有意义,那么,属于认识主体的内感官的时间就必须参与其中。而有了内感官时间的参与,在空间范畴,引力的作用就必然会体现出与时间共同的表现形式 --速度。

所以,时间维度的因果律也不是存在,而是一种感知存在的形式。因为我们以因果律这种感知形式来感知引力的作用,所以引力的作用具有了速度。

3普遍联系

反事实通信验证的是概率波的存在性,如果问题宽泛一些,就又回到了波粒二象性。粒子或者波,这是物理学家的问题,我插一点自己的想法。粒子是一个纯空间的概念,结合康德外感官空间,粒子是一个纯客体的概念。我们说一个粒子具有某一个速度,在康德的体系里,就是认识主体作为法官以自身内感官的时间拷问出粒子作为客体的存在状态。波,有波就有波长和周期,波这个概念自身内含着空间和时间两种属性。波这个概念内含的时间属性作为与粒子的区别,我理解这应该是波与粒子在客观表现上如此不同的原因;而波这个概念内含的时间与认识主体内感官的时间,两者之间及两者与整体论的时间性该如何建立一个共同的理解架构这已经不是物理学的事情了。

撒哈拉沙漠里的一粒沙子刚刚向北移动了五厘米,这件事情与我有关系吗?从普遍联系,从整体论,从万有引力,这件事都与我有关系,那么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需要一个或者很多逻辑链条来说明。一沙一世界,这是对普遍联系的定性表达;全息理论,在某一个局部对普遍联系做了某种有实用性的解释;蝴蝶效应,在一只南美蝴蝶的翅膀与我之间建立了气象方面的联系;反事实通信在普遍联系层面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4共时存在的历时理解,历时理解的共时困境。

时间维度的因果律是人们无法放弃的,但是因果律所展现的世界只是世界本身的一个角度。生而弗有,为而不恃,人们为自己所打造的因果律,一条路走到黑之后,历史自然就会出现转向。

通宝推:to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