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对太极功夫的诠释! -- 北斗

共:💬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对太极功夫的诠释!

最近想看一点外国的文艺理论的东西。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吧。我记得好像有扬格的独创性问题,莱锡的为诗辩护,柏拉图的对话录等。不过我本人对日本的东西有偏爱,特别是介川。这是由于介川的东西太离奇迷人的缘故。例如他的画作三味,就把中国的画家写的活灵活现而意味深长,禅气十足。中国的画家中黄子久的画确实不同凡响,笔者也是非常的喜欢,看到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著名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笔者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这是不是民族主义心里作怪呢!!!

倒是还记得,介川的竹林中,写了一个无头案。似乎后来的王朔的单立人系列中也如法炮制了一番。现在听说张艺某也要仿造在电影里,这可是真的有点刹风景了。

翻箱倒柜的,书是找了基本,突然,翻出了数年前的《读书》。这本杂志越来越叽叽哼哼。所以最近也不太翻了。顺手拿起一本随便看看。到最后,有两篇文章,让我兴奋起来。

笔者手头的这本,是读书2002第9期,最后的两篇文章,一个是吴晓东的,题目是福克钠的时间哲学,一个包兆会的,后现代景观下的“速度”

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给大家绍介一凡。

福克纳是美国的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可是有点影响的东西。萨特在他的著名论文《福克纳的小说中的时间:[喧哗与骚动]》中说:小说家的美学观点总是要我们追蒴到到他的哲学上去。批评家的任务就是要在评价他的写作方法之前找出作者的哲学。而显然,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哲学。

这篇文章之后就论述了上述的观点,说了很多,都是喧哗中的片断,不过,笔者认为无关紧要。略去。为了证实观点的有效性,这位作者又搬出了一个曾经前一阵子很火热的德国哲学家的名字,不过是借用了巴雷特的口说的,说是“这就如海德格尔常说的,时间构成了人的实体的或存在。”。够了,后面还有很多,没必要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有力的武器:时间哲学和时间存在。

现在看来,编者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是有他的深刻的考虑的.因为,时间和速度是不可分割的话题.在介绍后文时,我们先来点过度.

时间哲学和时间存在,我想在我们幼年记事起,可以说是给多数人很能带来困惑的问题.笔者记得好象在六七岁读西游时,对书中的一句话记忆深刻.那就是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是我自己最早看到的关于时间哲学的问题了吧.也是我最早的时间的相对的概念.长大以后,才知道这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是从佛学借鉴而来.但是当时,使我对吴承恩敬若神明.我老在想,他是若何想到这个问题的呢?太了不起了.

在高中时,读到日本的物理学家的书,说是空间是马鞍形的,星球在马鞍上面滚动.我很是惊诧,但是新的时空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却没有出现.

新的时空观的解决,是爱因司坦的相对论中的话题.当然,严格来说,是广义相对论吧.我们知道后来,爱大师致力于一个大的体系的建立,叫做(统一)场论.不过,好像没有完成.笔者已经多年不关注物理学的前沿问题了.也不想多说,只是后来量子力学到是找到了更正确的前进方向了吧.

相对论被证明为正确的事实是,他解决了红移问题和预言了一个星体的发现.笔者不再赘述.

把话题扯回来,相对论的基石,是建立在光速的绝对性上面的.过去,古典的认识是时空不能改变.然而,在有了这个基石后,我们尊敬的爱大师给我们证明了,时间和空间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引力的作用下.时空发生了弯曲.这真是惊人的想像啊.

这样,星球的运动,被解释成了,在一定的曲率下,星球是在时空的"表面"发生"滚动".太形象了.呵呵.

看起来,这是古典不能解决的第一推动力的问题,马上有望解决了.但是很遗憾,最后并没成功.有戏和成功不是等号.现在,第一推动的问题,是不是用黑洞理论来解决的,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有了上面的过渡,我们可以说说下一篇文章了.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我看了以后,觉得是包兆会对法国的魏瑞利奥(paul virilio)的当代速度现象的研究成果的一种概括.文章很长,让我把要点抓出来.

魏一生思考的速度主要是技术速度(光的速度和电磁速度)....

现代景观中的机械速度参照的是牛顿力学,而后现代景观下的技术速度参照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技术速度因不是机械速度,他最终游离于我们主体之外,不在我们的掌握控制之中.由于技术速度是媒介中的速度,一种信息和图像的合成的速度.在在真实的时空里传播,也不以物质为载体.(物质已转化为能量和和光线),而是在虚拟的空间中把物质转化为能量和光线....

因为技术速度一起参与并导致的意外事件不是可以象过去那样用经验和知觉所能把握的物理时空,他在人们看不见的虚拟空间里运行......因此,人们对其的预防往往无能为力.

哎呀,说的太好了.请大家原谅笔者引用了这么多的东西,再耐心一点,就可以看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了.不过,笔者要说,此时的物理时空是指的牛顿古典的力学时空.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古典的太极拳论是怎么说的:看耄耋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耄耋能御众,年青人的速度力量把老头儿没办法.为什么呢?不是老头慢,那个表面的物理时空的慢,而是有一个更快的,他是年轻人看不见的更快的东西,运行在虚拟的空间里啊.

魏树人在他的太极拳述真中说到,由中心出手,再由手外三尺经肘收手,归于中心,旨在影响虚拟的对手.魏不愧是中科院里呆过的.这是首次看到虚拟的说法.这个论述已经说到了一点苗头,只是他力有未逮,不能再进一步了.

现在看老夫的.

七年前笔者在访问沈老时,沈老第一句话就是,我的速度比电还快.

说实话,这第一句话,把我彻底打蒙过去.联系到昨天被其莫名其妙的三次快速的打飞在床上.笔者突然醒悟,这是旧的观念在障碍我的理解.所以笔者马上把大脑归零,啥都不想,只是老老实实的把沈老的话记下来.前后有三张.后来,把第一张丢了,主要是说家里什么的.但是关键的东西在后面的两张里.算是东西还在的吧.这样,太极拳的实质是技术速度的占有优势.而不是别的什么如(力气)等.

现在,我们来看太极拳的功夫问题.拳论是快何能为,而有成就的修练者说,我的意念比电还快(形容词,光的绝对速度的概念仍然有效).根据我们前面的时空概念和魏的结论,于是,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太极拳的修炼者以技术速度战胜了表面强大的机械速度.

这就是太极的最大的秘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