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名将的魔魇——钦陵战记【下】 -- 京华烟云AMIP

共:💬8 🌺1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名将的魔魇——钦陵战记【下】

公元696年,唐蕃大军在洮州,也就是今天的甘南临潭,对峙着。

此时的钦陵想必相当伤感,这不仅因为那些随风而逝的青春年华,其中更可能还有难以言表的家国之悲。遥想当年,他在大非川大败唐军时,正风华正茂。如今二十六载过去,在青藏高原快刀般冷风的切割下,翩翩少年早已满面沟壑。

大非川时,父亲禄东赞刚逝世不久,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才取得对庞然大物唐帝国的胜利。青海湖畔,唐朝远征大军“死伤略尽”,总司令薛仁贵等几名将领仅以身免,战前势在必得意图直捣拉萨(逻娑)的唐朝遭受立国以来最惨痛的失败,从此再也没有设立过“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这样的名号,彻底打消了征服吐蕃本土的雄心。

十八年前的公元678年,钦陵兄弟又一次在青海湖边迎战大唐宰相李敬玄率领的十八万大军,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唐军一溃不可收,他们即使侥幸生还,却不一定感到庆幸,反而要在余生里承担着生不如死的羞愧——据说,大唐儿郎们为了逃命,沿途丢弃的粮食不可计数,从而形成一条长达千里、宽逾尺余的丑陋轨迹,其不堪入目天下周知……

现在,洮州战场上又一次面对钦陵,唐军主帅王孝杰也相当忐忑。就在十八年前的青海之战中,身处先锋部队的王孝杰兵败被俘,而他之后死里逃生的故事,则是一出雷人的喜剧:

“王孝杰从工部尚书刘审礼西讨吐蕃,为贼所狱,吐蕃赞普见孝杰,垂泣曰:‘貌类吾父。’厚加敬礼,由是免死。”

也就是说,藏王竟然把王将军当成了老爸的替代品!

其实,这位“垂泣”的吐蕃赞普赤都松只是个几岁的孩子,不久前刚刚继位。因此,当见到长相酷似亡父的俘虏时,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尽管被历史的诡诈反复浸染已至麻木,但我们在感叹造化弄人的同时,对这神奇的一幕也不必怀疑太多,赤都松那稚嫩的哭声,只可能来自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出于内心的童真,而王孝杰也因此得以活命。

往日的辉煌早已成过眼云烟,而如今,形单影只的钦陵环顾四周,身边却仅剩下赞婆一个兄弟,他只得不无悲哀地承认,曾经显赫无比的噶尔家族已经无可奈何地走向了凋零……噶尔家的衰落始于十一年前的公元685年。那一年,钦陵的长兄、大相赞聂多布被觊觎其位的同族兄弟杀死,吐蕃陷入内战。

相比手足相残,更让噶尔家族如芒刺在背的,是吐蕃君主阴冷的目光。内战取胜后,钦陵接任大相,继续带着弟弟赞婆四方征伐,内政则由另两个兄弟执掌,而随着赤都松逐渐长大,少年国王对于当政治傀儡已越来越不耐烦。

期间,凭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在陪伴赤都松玩了相当长时间后,王孝杰终于被释放归国。他并没有因被俘而受到歧视,恰恰相反,武则天对遥远的青藏高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而“孝杰久在吐蕃中,悉其虚实”,于是他从此成为朝廷倚重的吐蕃问题专家。

公元692年,为了收复被吐蕃人占据的安西四镇,武则天决定大举反攻,谙熟蕃情的王孝杰成为总司令。他果然没辜负女皇厚望,大破西突厥与吐蕃联军,当年十月,“一举而取四镇,还先帝旧封”,光复西域。

钦陵之弟赞婆曾率援军奔赴西突厥,但被唐军所败,噶尔家声望受到沉重打击。而他们的背运并没有结束,两年后,吐蕃与西突厥再次联兵进犯西域,却又大败于王孝杰之手,吐蕃主帅、钦陵的另一位弟弟“为粟特人所擒”,从此杳无音信。

这几次王孝杰主持的对外战役,算得上武则天时期最大的军事胜利。女皇大喜过望,王孝杰升左卫大将军,很快又进夏官(即原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原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班子,同时加封帝国男爵。

到了公元696年的洮州素罗汗山,当年青海湖畔的对手又对峙战场,究竟是王孝杰成功雪耻,还是钦陵再接再厉?此外,钦陵身旁应有其兄弟赞婆帮忙,而王孝杰的副手娄师德虽在后世以“唾面自干”著称,但其实也是一代名将,在青海战线曾多次击败赞婆。

汉文史书没有记录战争的具体过程,但结果如何却确定无疑——或曰“官军败绩”,或曰 “战败”,或曰“唐兵大败”。与言简意赅的汉文史料相比,吐蕃史书的记载相对详细:“大相钦陵于虎山唐人坟,与唐元帅王尚书大战,杀唐人甚多”。

尽管噶尔家族后来被定性为为逆臣贼子,导致吐蕃史家顾虑颇多,但对钦陵在战争中的表现,他们仍流露出无法掩饰的自豪:“唐之元帅王孝杰尚书越境前来,吐蕃元帅论钦陵以战谋,驱唐人如驱宰耗牛,双方列阵交战,吐蕃痛击唐军多人。”

钦陵似乎再次发挥了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但“战谋”如何,我们已无从了解,也有学者推测很可能是双方硬碰硬的骑兵大会战,真相具体如何也许永远成谜。

关于双方参战的具体人数,汉藏史书中并没有确切记录,但从唐军统帅王、娄的级别(都是宰相班子的成员),以及女皇一向喜欢重兵出征的习惯来看,唐军的规模即使赶不上十八年前的李敬玄,也肯定超过了二十六年前的薛仁贵,而损失也如同前两次一样巨大,战死者很可能超过十万。

洮州战后那个血淋淋的杀戮场,想必惨不忍睹仿佛修罗地狱。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描述中,我们似乎也能闻到阵阵浓烈的血腥味儿——唐军的“尸骸高与天齐”,获胜的吐蕃人甚至“于唐人尸骸中立一具使朝天,以表明杀十万众之标志”,这似乎是游牧人战士们共有的某种炫耀武力的风俗。

战胜者留下了两个堆满唐军尸首的万人坑,很可能与中原史籍里不绝于书的“京观”类似:“达拉山之汉墓与马水之汉墓,实由此得名也。”因此,吐蕃史书也称此役为“唐人坟之战”。

似乎从古至今,人类对自身杀戮者的歌颂,都远远高于对自身的造福者......

当然,吐蕃人的记载难免渲染,但唐军损失惨重却无可讳言,这从武则天战后的处理可见一斑:虽然两名总司令劳苦功高且人缘颇佳,但盛怒的女皇仍宣布,将主帅王孝杰一撸到底,直接削职为民,颇受她器重并引为宰辅的副帅娄师德也连贬多级。

他们这一次输得无话可说。首先,战场并非人生地不熟的青海,而是在朝廷经营日久的边疆重镇洮州,海拔尚不到三千米,高原反应几乎可以忽略,唐军起码拥有大半个主场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对手却只能拼死一搏。其次,与薛仁贵、郭待封以及刘仁轨、李敬玄不同,此次唐军司令部并不存在内讧,王、娄也没有什么矛盾,合作颇为顺利。最后,之前几次惨败,唐军都出现重大指挥失误,而王、娄两人却似乎没犯什么明显错误,两人都是唐朝最好的将军,久经战阵,且具有丰富的对蕃作战经验。

也许,这只能解释为技不如人吧。唐军战斗力确实下降不少,除了小规模的府兵制越来越不适应庞大帝国的战争需要,武则天本人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在她恐怖的政治高压下,多位名将纷纷惨死于刀笔吏之手,让军队寒心不已。

获胜的吐蕃军团则再接再厉,一举拿下了凉州,彻底切断了河西走廊,战利品数都数不过来的吐蕃官兵们欢欣鼓舞,富庶的中原仿佛已经向这些强悍的武士们敞开了胸怀。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赞普的钦差已经到达大营,他带来了赤都松确定无疑的命令:全军就地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掉转马头立即班师!

部队当场炸锅,情绪无比激愤,但统帅钦陵却没多说什么,而是默默收拾行装。愤懑的吐蕃军团就这样窝窝囊囊地由河西走廊班师,身前身后都是卷土重来的唐军及其西域附庸军,撤退中的他们很可能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其实,钦陵早就明白噶尔家族的困境,而他所以选择在敌人主场决战,一方面是有信心消灭唐军主力和最优秀的将军,彻底解除对面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为了再做一次努力,试图像以往那样用显赫的军事胜利挽回家族日渐衰落的危机。

大战一年前的公元695年,钦陵的弟弟、一直留守吐蕃后方的赞辗恭顿突然遭难。赞普谴责他是逆臣,接着各大贵族议盟集会上,赤都松又亲自宣读判处其死刑的诏文,将他立即斩杀于藏王行宫。

吐蕃朝廷严密封锁消息,出征的钦陵、赞婆事先毫不知情,等来的已是无法挽回的既成事实。钦陵兄弟虽手握重兵,但已失去本土支持,权力再大,也无法挽回局势。钦陵恐惧之下欲再建战功,以保住噶尔家岌岌可危的地位,遂孤注一掷向占据优势的唐军发起攻击。虽然取得了想要的胜利,但这个无往不胜的军人并不明白,这只不过更增加了君主心中的嫉恨,让自己脖子上的绞索又勒紧了一圈。

撤退到青海休整后不久,又传来让吐蕃军人气炸肺的消息:赞普钦差再次传谕,命令钦陵准备接待,因为来谈判的大唐外交使团马上就要到了,而更难以理解的是,和谈竟然是占尽优势的吐蕃主动提出来的!

讨价还价开始了,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唇枪舌剑取代了盾戈刀矛。吐蕃的和谈代表自然是唐人畏惧的钦陵,而大唐——或称大周——方面的代表,则是一个叫做郭元振的男人。

在钦陵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真正的对手终于姗姗到来了。

谈判中,钦陵提出以唐朝撤安西四镇、放弃西突厥为条件,郭元振则回避了这一棘手问题,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建议吐蕃交还吐谷浑、青海地做为交换。双方开始漫长的扯皮,使者往还,争辩逾年。

在这场攸关安西四镇甚至整个唐属西域存亡的复杂政治谈判中,郭元振的总原则其实就两个字——拖延,“为计以绥之,藉事以诱之”,“塞钦陵之口,而和事未全绝”。尽管看上去十分简单,但却很有远见。

拖延,其目的何在呢?是为了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同时,促使吐蕃内部和平演变。在给女皇的上奏中,郭元振认为,和谈期间对方不会随便动武,我方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吐蕃人早厌倦了半个世纪的穷兵黩武,如果我方充分表达和平意愿,而钦陵却不答应,长期不战不和,疲倦不堪却无法放松军事戒备的吐蕃人只会把责任归咎于噶尔家族,怨恨将日深月益:

不仅如此,也许已经发现了吐蕃王臣不和的端倪,对于钦陵为代表的吐蕃主战派,郭元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离间,在刻意拖延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挑拨主和的吐蕃赞普赤都松赞与主战的大相噶尔.钦陵的矛盾,使得主战派与主和派势同水火,即所谓“斯亦离间之渐,必可使其上下俱怀猜阻”。

谈判从一开始,双方就各怀鬼胎,不了了之毫无成果也在意料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谈判又可以说很成功,因为双方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赤都松利用谈判造成的和平舆论,严厉打击了国内主战派,夺取了他渴望已久的兵权;而武则天则得到了和平——此后相当长时间,吐蕃人不再和她玩命,而是将目光转向那些相对弱小的目标。

做为吐蕃主战派的领袖,钦陵自然成为双方君主幕后讨价还价的筹码,他最后的命运已无可避免。赤都松利用钦陵在青海谈判无法脱身的机会,迅速策划了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清洗行动,他以打猎为借口秘密纠集军队,一举逮捕并处决了噶尔家族几乎所有的亲信党羽,总数达两千人之多。

在这场大屠杀的同时,赞普也向钦陵兄弟发出了死亡召唤,噶尔家族的末日终于到来了。

按照《新唐书》,钦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可能进行过并不成功的抗争:

“发使者召钦陵、赞婆,钦陵不受命,赞普自讨之。未战,钦陵兵溃,乃自杀。”

这个结局与其说悲壮还不如说凄凉,身边那些吐蕃最精锐的军团对他的安全毫无帮助,反而一哄而散弃之而去……但是,我们宁愿相信这些勇敢的军人并非真正的逃兵,而是在代表故国家园的藏王与给自己带来无数荣誉的统帅之间左右为难,最终选择了逃避。

同时,我们也相信钦陵并非众叛亲离的独夫,而是一位像田横那样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好汉,因为就在他自杀后,部下随即上演了催人泪下的一幕——他们纷纷自杀,相从伟大的统帅于地下,史载“左右殉而死者百余人。”

噶尔.钦陵就这样走了,如同唐蕃争霸中一颗最灿烂的流星划过天际,也仿佛其对手郭元振《古剑篇》中歌颂的那柄最终沉埋的绝世名剑: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华小屋”——

通宝推:旧时月色,晴空一鹤,白玉老虎,dzhao,风云故事,jhjdylj,决不倒戈,老老狐狸,kiyohide,方恨少,疯雨后,领班军机,西电鲁丁,克雷,崇山彩云,胖老猫,迷途笨狼,朴石,繁华事散,rafal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