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书:从陈独秀想到毛泽东和傅斯年 -- 起于青萍之末

共:💬20 🌺199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读书:从陈独秀想到毛泽东和傅斯年

近来,河里又聊起来毛泽东送傅斯年的那个“刘项原来不读书”的条幅。想起来2016年因游历和读书,也因朋友之间的争议写过一篇笔记。笔记里对争议写得比较含糊,当时朋友以傅期年的话为据,认为中共政权是“流氓政权”,我表示很不同意,但也没有争论,事后以此文作答。

点看全图

读书:从陈独秀想到毛泽东和傅斯年

2016年春节行摄安微,在安庆拜谒了独秀园。园中有“新青年”巨大的石雕旌表陈独秀在中国变革时代的伟大功绩。伫留期间,我想起了与朋友的一场争论,朋友以傅斯年抗战期间探访延安后的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国民党当政是民主多和少的问题,中共则是有和无的问题”来质疑中国革命的正当性,我颇不以为然。最近又重读了《毛泽东自传》和王汎森写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越加坚定了我的看法。

从毛和傅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都是“五四运动”下的蛋,都受到过陈独秀们的巨大影响。

毛和傅都是上上个世纪的90后,毛泽东生于1893年,傅斯年生于1896年。

与傅相比,毛泽东是一个更加纯粹的农家子弟。毛家的温饱有赖于父亲的精明、勤劳和算计。毛家的学习动力是毛父的小康梦想,希望毛泽东通过学习便于经营记账,打赢官司,助力发家致富。毛泽东的旧学底子基本是在韶山的乡村私塾完成的,直到16岁才接触到西方知识的新学。?毛本人这期间偏爱豪侠之士,一直到长沙读书才确立匡世救民的志向,这五年是毛学业精进的五年,深受康梁、杨昌济、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从湖南一师毕业时,毛已经25岁了,这个时候才真正建立起事业和人脉圈子,有了基本的团体,并与陈独秀一同筹组共产党。从这点看,毛泽东的青少年一直是体制外奋斗的精英。

而山东聊城出生的傅斯年,因其父早逝,寡母拉扯两个儿子?,少年的生活上可能更加潦倒。由于傅跟祖父长大,深受其影响。聊城是当年义和团兴盛之地,傅的祖父兼武术士和文士,并且坚定的反洋教,这种侠义豪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傅斯年。虽然,生活潦倒,但傅家可以说是诗书之家,有很好的家族关系,傅也是六岁开始四书五经的学习,虽然清王朝风雨飘摇,但家族中仍寄希望傅斯年能搏取功名。13岁时,傅由其父的学生资助并带到天津,开始新学的系统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17年,傅从北大预科毕业时,被夸张地誉为“孔子之后第一人”、“黄河沿岸第一才子”。进入北大以后,在蔡元培、陈独秀等的影响下,傅成为激烈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干将,他主办的《新潮》杂志的激进程度甚至超过了《新青年》。他的才华也使他成为了学生领袖和“五四运动”的主将。对如何改造旧中国,他秉持对传统士人文化的深切敌意,甚至认为:如果中国要自救,就要驱逐文人。新的“中国”要走向人民,启蒙大众就要采用大众的语言和文化形式等等。这时的他,对言论自由有特别的偏好,热衷“大字报”形式的揭贴。

从青少年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毛和傅的异同?,他们都有豪侠之气,在旧学衰微之际,都打下了很好的旧学基础,都接触到了西学为主的新学,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对中国自救都认同激进的文化策略。但毛的学习成长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而傅则表现得更有家族传统,世家精英色彩更浓,完全是体制内的优等生的做派。

我以为,正是这个差别导致了两人人生道路的分野,与傅斯年相比,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更奔放,身段更柔软,行动更果敢,感情更草根;相反,傅则思想更拘谨,身段更矜持,行动更专业,意志更随兴。而相反,俩人早年的思想的差异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大。

常有人把毛泽东37年与斯诺谈话时,对1919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傅斯年等“五四”领袖?无暇顾他的叙述看着是自卑的抱怨。其实,我看毛提及这段经历的心态更多是,看到以前优等生现在成绩不过了了的自信和自得。

而傅与毛和中共相背而行,经常被解读为自由主义者对集权政权的不认同。可国共两个政权当时都被解读为以集权方式组织的政权,而自由主义集大成者陈寅恪却留在大陆,虽不认同中共,却也相伴而行终身。傅斯年与陈有什么不同呢?他与蒋政权的渊源深得多,傅以支持国民政府而著称,当过七年国民政府参议员,以激谏拉下两位行政院长暴得名望,是国民政府体制内的批判者,也是寄望者。共产党最终取得政权对傅斯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傅远遁孤岛,更多的是一个学而优则仕的优等生,错押了国民政府的宝,结果无法回头的尴尬,是旧忠臣难事新主的难堪,是优等生折节草莽英雄的屈辱。什么“民主的多与少,有与无”不过是掩饰无奈的托词罢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wage,和平共处,老老狐狸,燕人,西安笨老虎,ccceee,薄荷糖家族,桥上,河蟹,偶卖糕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