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沪港对比,老邓管治下生活水平的相对倒退 -- 陈王奋起

共:💬566 🌺3649 🌵19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大家兴高采烈,给我那么多花和宝推,那就再说说细节。

父亲住在一户地主的家里。

这还得先说说村子的建筑情况,一般北方的村子都是有庄台的,庄台因着是最早的,上面的房子全是土坯的。那是一种北高南低的走向,最北边的是高高耸立的土台子,上面全是住宅,然后缓缓的向南延展,从正面进入庄子你会感到很平缓,但要是从背面进庄台那就得爬坡了,而且比较陡的那种。离庄台北面百米左右就是一溜溜新红砖瓦房了,庄台南面也是如此,和开发区有一拼,呵呵。

父亲住的这家院子的主人姓沈,以前是这个村的小地主,其实在庄台上他家有两处住宅,都是土坯房,不知是给他本家了还是什么,后来他们家就由东头的院子就搬入西面的院子里了,两处距离其实也没多远,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

父亲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东厢间,大人们说话时不知怎么我就记住了他家是地主,我那时小,如母亲所言,真是这年纪狗都嫌,想想吧,狗都嫌那就是很淘很淘的那种;只要看到猫狗,一准逗弄,不管是谁家的,这么说吧,只要本人行走在庄子小巷里,一准菜狗皆辟易,呵呵呵呵,玩笑之语。

一次我问院里沈奶奶家的孙子,你家是地主吗?他没说话就走了,但这问话被我姐告发到父亲那里,那顿胖揍,几乎几天趴在床上,这也使幼小的我体会到什么是祸从口出并吸取教训,哈哈哈哈,也是一乐。

院子里正房住着沈六伯伯一家和沈奶奶,南房住着八伯伯一家,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

就我的感觉,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盖房,存钱盖房,那家盖新房了,他们两兄弟都会去参加庆典及询问红砖价格,今年这地红砖几分几厘一块,那地几份几厘一块,然后就是存大料,盖房用的木头(大梁、房椽子等),都存西厢房。

他们生活相当简朴,这算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惯性及朴实本质吧。就是有点钱也不能铺张,盖房花钱那叫天经地义,为了吃好喝好那叫糟践,其他家也差不多。

但过年时那可是要花上一笔的,当时我小,其他人家的用度不清楚,但他家孩子放炮可比我家给我买的多得多,我的就是浏阳的小红炮,他家孩子基本都是小钢炮(比小红袍大一号,也比小红跑响),还有二踢脚(两响北方炮仗俗称)。

我这不是给那个年代洗地,我只是据实而论,就是沈家这一家共十四口人,除了奶奶、有四个孙男弟女还小在家,其他都是赚工分的,八伯伯和我父亲较好,我父亲说,他兄弟俩得有8000块,那是74年的时候。

所以说没那么穷,但吃饭那叫一个省。攒钱盖房娶媳妇儿。呵呵呵呵,你感觉他们过于简朴,以至于在我们眼中那吝啬和高里奥有一拼,但人家乐在其中,恐怕还要小视你呢,

我家养了九只母鸡,下蛋不少,家里总会炒点大葱鸡蛋,沈家老奶奶看我家总炒鸡蛋会撇嘴,事实上他们不是不炒,他家养的鸡更多,不是不能,是不为也。

只知道吃喝,什么时候能盖上新房,你们城里人也就这样子了,哈哈哈哈。

看其他帖子说豆腐的事,我也聊聊,我们村小,没豆腐坊,要买也得去邻村(就是那个盖工厂的大村子)。夏天因没储藏条件食品易坏,除非买来就吃,放时间长是不行的,再有,除非就想这口,要不谁也不会总是跑好几里路去买几块豆腐。

但冬天则不同,可以一次多买,摆到盖板或叫盖帘上再放到外面冻上,也不拍坏,时不时弄点白菜炖豆腐什么的,那时不觉的豆腐有多好,但和现在豆腐比那准是好吃,那时大多数豆腐都是卤水点的,剩下的做豆饼喂大牲口(出力多的骡子和马),再加上原料好,冻豆腐烩白菜里的冻豆腐有嚼头,也有卤水点出来卤香的香味,现在这冻豆腐或鲜豆腐供应是多是足,但你放锅里和白菜炖,时间长点能弄出一锅豆腐渣来,味儿还差。呵呵,不要嫌我吐槽。

肉也一样,热天几乎很少吃到肉,村里没肉铺,这点城市或大村镇就比小乡村优越多了,市里就是凭票供应那也可以一个家庭每天买个二、三两。这点还得点赞南方人,人家会腌咸肉,这样储存就好多了。

有时沈奶奶会叫自己的孙伙计们去村子河沟里捞点小鱼,因为不是真正的逮鱼,孩子们只能捞小鱼,什么小罗甸、小麦穗(北方小鱼的一种叫法),这个就是现而今的贴饽饽熬小鱼的始作俑者吧。呵呵,又是一乐。

我有一种想法,只是自己的想法哈,这个公社比个人操作要好;

原因如下,耕作、运输脚力上我们村骡马不少,还有几辆手扶拖拉机;菜田、稻田需要水,都有小泵站,开关电闸并看好田里水的浇灌即可。你社里定好什么计划,我队里就按计划来,这个和美国农业是否有些相像?什么天气了,种什么了,产量了,都有通知。省心,只好好出力即可。

自己种呢,这些都得想周到,想不周到准赔钱,还搭力搭工,其实有点像现在农民建筑工,盖房的只要拿下规定的质量、产量,就可以赚钱,吃住都是老板的。

农民们这么一比也有相同的感觉,当然钱一定赚的少,吃的也不好比,但人家农民可不抛家离业,能照顾到自己家、孩子和老人哈,一得一失,焉知怎样?呵呵。

可能有人会问农民劳动积极性的问题,其实土工领导中国的革命及建设所激发出的民众积极性是土工本身以身作则及基层干部的干劲带动出来的结果,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

你干部懒政就别怪底下人跟你混,要不有焦裕禄、石传祥、王进喜、邢燕子等等这些先进代表呢。金光大道里有个逢少怀,秋收不也请收割好手在前面坐标兵,让后面人跟着学吗?呵呵。

而和逢少怀所不同的是土工的政策,那叫身先士卒,有了基层领导们的大干、苦干你群众就不会乱,不会懒,这才是先进带后进。再加上那时的风气,要是有人说你奸懒谗猾,可比进过局子里都难听、难受。只是自己生出的乌七八糟的想法。不喜勿喷。呵呵呵呵。

说说生小孩,村里东头有一户几乎是连续生了五胎,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就是为了想要个儿子,所悲哀的是五胎全是姑娘,这运气也没谁了,虽说国家鼓励只生三胎,但他家这样也只是队里总给男方做思想工作。他家成年累月的关着大门,你只要看到他家家里的男主人走在路上准是一脸的严肃。

他家隔壁的一家只有女主人,男人早就去世了,女主人带着孩子们过生活,为什么我对他家这么了解?因为我的课外读物大部分都是从他家借来的,什么平原给游击队、桥隆飙、新儿女英雄传、还有苦斗、三家巷、清平三堂话本、凌蒙初的二刻,呵呵到现在记得很清楚。母亲喜欢看聊斋,我看过好几回也不懂,只能作罢,父亲爱看东周列国志,插图不错,但根本没标点,作罢!!!

记得第一本课外读物是小学二年级放假时舅舅给我借的西游记,竖版、简体、从左向右翻页。囫囵倒账的就着新华字典看完,不懂得会问母亲及父亲,然后就很难停下来了,似乎书又给了我另外一个和现实不一样的神秘世界。

麻雀、麻雀。以前这可是五害之一。尤其秋收季节的打谷场上,农民不可能看着他们的收成被偷儿们掠取,(呵呵,就是那时真的给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他们也不会听的,本来就是眼前的粮食被他们糟践)

谷场上人声鼎沸,可能在一般人眼里乱乱哄哄,其实是各司其职,脱粒的、卸马车及拖拉机上刚刚运来稻谷的等等等等;真是人声鼎沸,机声隆隆。

还有就是防贼的(麻雀),一般这活都是民兵队长组织,我们那个村的民兵队长会杠一把大土统,很威武。。。

不是短的那种,有点像白洋淀燕翎队的那种,只是尺码比他们的小很多,也叫大抬杆(北方的叫法),看他们往枪管里填火药,再用长扦子捣实,我的记忆这枪是击发的,不是用火点捻的。

轰的一声过后,烟尘弥漫,很多的麻雀小贼被打下来;还有就是沾网,不是捕鱼的那种,是捕鸟的,把沾网在场上四面拉开,可谓是天罗地网。

嗯,接下来就象大吃寺僧人般的我冲入烟雾中捡拾打落下来的麻雀。

北方有道名菜叫酱铁雀,就是麻雀去毛去内脏,收拾干净后在他的肚子里塞入酿好的肉馅,再过油,然后用面酱酱,那可是喝酒时不可多得的佳肴。民以食为天,又是一乐,呵呵呵呵!!

大概的农村生活及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此了。以后还要说说城市里的事。

通宝推:盲人摸象,朴石,独立寒秋HK,审度,师兄,红霄帐底,Cyru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