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43:吴夫差——先自败也 -- 桥上

共:💬19 🌺1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43:吴夫差——先自败也

吴夫差是吴阖庐(吴子-光)的儿子,“吴”是他的“氏”,但“夫差”并不一定是他的“名”。吴国国君除了“名”之外,有的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号,当上国君之后,就专以此称呼那位国君,“夫差”很可能是此类称号。又好比夫差的父亲吴王阖庐,阖庐也是这类称号,而此人的“名”则是“光”。当上国君前,此人被称为公子光,但当上国君之后,大都称此人为阖庐,只是在死后,通报给鲁国的“名”仍然是“光”,所以《春秋经》中记载为:“吴子-光卒。”(《定十四年经》(p 1593)(11140005))(110)。

夫差似不是吴王阖庐的嫡长子,公元前五〇四年(鲁定公六年,周敬王十六年,晋定公八年,楚昭王十二年,吴阖庐十一年),《左传》中曾提到吴王阖庐的嫡长子:“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纍(léi)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定六年传》(p 1557)(11060401))(110)。但八年后,公元前四九六年(鲁定公十四年,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公十六年,楚昭王二十年,吴阖庐十九年,越句践元年),吴王阖庐(吴子-光)在与越国的战争中受伤身亡,继位者却是夫差。

或认为终纍就是夫差,则吴夫差应称吴终纍,终纍才是他的“名”。

夫差(吴王夫差)继位后,让人天天站在朝廷的院子里,看见进进出出的自己就大声说一句:“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夫差!你忘记越王杀了你父亲吗?)”他每次都立刻回答:“唯,不敢忘!”只三个年头,他就成功报复了越国:

第三年,也就是两年后,公元前四九四年(鲁哀公元年,周敬王二十六年,晋定公十八年,楚昭王二十二年,吴夫差二年,越句践三年,陈闵公八年),夫差首先在夫椒打败了越国军队,随即打进越国,越子(越国国君,句践)带最后五千兵马退守会稽山,派大夫“种”(文种)联络上吴国的大宰嚭(伯嚭),向吴国求和,吴子(吴王夫差)准备答应。但他父亲阖庐的重要谋臣伍员(伍子胥)劝他不可答应,告诉他:

不可。臣下听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施惠最好有富余,治病最好去了根。)”,早先“有过”的“浇”攻杀“斟灌”首领,又去攻打“斟鄩”,灭了在那儿寄居的“夏后相”全家,只有“后缗”刚刚受孕,从一个洞里爬出去,回到“有仍”,后来生下“少康”。再后来,“少康”当上“仍”的牧正,他恨“浇”,一直防着。等“浇”派“椒”来搜寻,他就又逃到“有虞”,当起那儿的庖正来逃避追杀。那儿的首领“虞思”于是把他族里两个属于姚“姓”的女子嫁给他,在“綸”为他筑起城邑,配备了一方田地、一旅战士。

因为“少康”能施惠于人,由此策划,聚集起“夏”家族人,任用人才统领他们。然后他派出“女艾”侦察“浇”的动向,派自己儿子“季杼”去迷惑“浇”的弟弟“豷”。最终攻灭“过”和“戈”,恢复“禹”的疆域,在祭天的同时也重拾对“夏”家先祖的祭祀,保持了过去的荣光。

现在我们“吴”赶不上“过”,而“越”却大于“少康”,要上天再帮着他们,我们不就糟了吗!这个“句践”懂得拉拢人又知道要施恩,施恩不会漏掉什么人,拉拢也不会放过任何能立功的人。他们“越”又和我们同处一块土地,世世代代都是对头。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战胜却不彻底消灭他们,还想留着他们,不遵循上天意志,增加贼匪和仇敌的力量,将来就算反悔,但后果肯定吃不消。

现在“姬”家的败落就在眼前。我们紧靠蛮夷,却去增加贼匪仇敌的力量,凭这样想当上霸主,肯定没门。

以上伍员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夫差(吴王夫差)不听。于是伍员下去以后就对身边人说道:“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越国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我们吴国就会变成水塘了吧!)”。

这年三月,越国和吴国讲和。到这年秋八月,夫差腾出了手,就发兵一一为父亲吴王阖庐(吴子-光)报仇。

首先去攻打陈国。因为吴军来到陈国境内,楚国那些大夫都很紧张,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当初阖庐就很会指挥他“民”,所以才在柏举打败了我们。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更厉害了,怎么办呐?)”。

这时,他们令尹子西告诉他们:

几位大人只管咱自己是不是团结,不必担心吴国了。当年阖庐(吴子-光):吃东西一顿只吃一样,坐的地方只用一层席子,房子不会筑很高的地基,用具不漆红色也不加刻花纹,宫殿内没起高台,船只车辆没有装璜。吃穿用度,都只注重实用。驻留在“国”里时,如果发生传染病,会亲自探视孤寡,进行救济。驻扎在军中时,熟食分到每人手上自己才开吃,他吃的东西,各部分军人也都能尝到。经常关心那些“民”,和他们共同行动,所以“民”就不会疲弊,而且知道自己死后会有归宿。我们先大夫“子常”(囊瓦)正和他相反,所以他才能打败我们。现在听说这位夫差:到处都有此人的台榭和陂池,陪伴的少不了妃嫱和嫔御。每天想起什么就非得实现,走哪里都带上各种玩物。搜罗了无数宝贝,只顾换着花样游乐。对待“民”就像对头,想尽办法折磨。此人正自己打败自己,怎可能打败我们!

下一年,公元前四九三年(鲁哀公二年,周敬王二十七年,晋定公十九年,楚昭王二十三年,吴夫差三年,越句践四年,蔡昭公二十六年),夫差又派大夫洩庸袭击了蔡国,把蔡国从新蔡迁到了下蔡(州来)。

四年后,公元前四八九年(鲁哀公六年,周敬王三十一年,晋定公二十三年,楚昭王二十七年,吴夫差七年,越句践八年,陈闵公十三年),吴国再次进攻陈国,楚子(楚子-轸,楚昭王)率兵救援,自己病死了,楚军只好悄悄撤退。

一年后,公元前四八八年(鲁哀公七年,周敬王三十二年,晋定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元年,吴夫差八年,越句践九年),夫差在“鄫”会晤鲁国国君鲁哀公,已经以霸主自居,要求鲁人为他奉上“百牢”(一百头牛),鲁国派大夫子服景伯(子服何)回复说:“先王未之有也。(先王没这么干的。)”,吴人告诉他:“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吴王百牢,不亦可乎?(宋国就献给我们“百牢”来着。鲁国也不能少过宋国。何况你们上回给晋国大夫“牢”都过十,那献给我们吴王“百牢”不正合适吗?)”,景伯(子服景伯,子服何)再回复:“晋-范鞅(范献子,士鞅)贪而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若亦弃礼,则有淫者矣。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今弃周礼,而曰必百牢,亦唯执事。(晋国那个范鞅,为了些东西就不讲规矩,拿大国吓唬我们这小地方,所以我们小地方给他十一“牢”。主上要是按规矩统领各家诸侯,那进献的东西是有数的。要不按规矩办,那随便多少都成啊。周家当上“王”以后定下规矩,物品最大的数就是十二,那是“天之大数”。现在您的执事不管周家规矩,说是一定得“百牢”,那也依着您。)”,可吴人不肯听他的。

于是景伯感慨:“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不与,必弃疾于我。(吴国这是要完了,和老天对着干,又偏离了祖宗的传统。咱要是不给,肯定会被他们祸害。)”,于是就给了他们“百牢”。

从“鄫”回去以后,鲁人就看穿吴国的底牌,认为他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这年秋天,鲁人攻灭邾国。邾国一位大夫茅夷鸿(茅成子)把五匹帛和四张熟好的牛皮送去吴国,向他们求救,吴子(吴夫差,吴王夫差)接受了他的请求。

再下一年,公元前四八七年(鲁哀公八年,周敬王三十三年,晋定公二十五年,楚惠王二年,吴夫差九年,越句践十年,齐悼公二年),吴人为邾国去进攻鲁国,但没得到太多战果,只得撤军,还是鲁国北方的齐国动了心思,要请吴国派兵来夹攻鲁国,鲁人才把被他们扣住的邾国国君(邾隐公,邾子-益)放回去让他复国,但这个邾国国君只知胡作非为,夫差就派大宰嚭(伯嚭)带兵扣住他,让他们的大子“革”(后来的邾桓公)代掌政权。

齐国转身又和鲁国讲了和,到公元前四八六年(鲁哀公九年,周敬王三十四年,晋定公二十六年,楚惠王三年,吴夫差十年,越句践十一年,齐悼公三年),春天,齐侯(齐悼公)就派大夫公孟绰去吴国,想推掉攻打鲁国的约定。但吴子(夫差)发了火:“昔岁寡人闻命,今又革之,不知所从,将进受命于君。(去年寡人接到您主上的要求,现在又变卦,我不知怎么办了,只好开到您那儿请主上指教。)”。

这年秋天,夫差就让人加筑“邗”的城墙,还开挖运河,沟通了江水和淮水,这是大运河的发端。

然后在下一年,公元前四八五年(鲁哀公十年,周敬王三十五年,晋定公二十七年,楚惠王四年,吴夫差十一年,越句践十二年,齐悼公四年),吴国联合又跟齐国闹翻的鲁国,还有邾国和郯国,一起进攻齐国,齐人杀掉他们悼公,以此搪塞吴人,吴子(吴王夫差)在军门之外哭祭了三日。可是吴人的水军从海上偷袭齐国失败,夫差只得下令退兵。

又过一年,到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周敬王三十六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楚惠王五年,吴夫差十二年,越句践十三年,齐简公元年),五月,吴国再次联合鲁国进攻齐国,首先打下了“博”。壬申那天(杨注:二十五日),开到“嬴”。吴、鲁联军方面的中军由“王”(吴王夫差,吴夫差)亲自指挥,吴国的胥门巢指挥上军,王子姑曹指挥下军,鲁国大夫展如指挥右军。齐国方面,国书指挥中军,高无?[不/十pī]指挥上军,宗楼指挥下军。

甲戌那天(杨注:二十七日。),在艾陵开战,吴国方面大败齐军,斩获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孙书)、东郭书,缴获革车八百乘,还斩获三千个甲士的首级。

早先吴军出发前,越子(越句践)率领大批手下前去朝见,吴国方面从“王”(吴王夫差)直到下面的列士,全收到越人的礼物。吴人都很高兴,只有子胥(伍员)很担心,他说:“是豢吴也夫!(他们这是要把咱吴国养肥了啊!)”。

于是子胥向夫差进谏:“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于我。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不如早从事焉。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越不为沼,吴其泯矣。使医除疾,而曰‘必遗類焉’者,未之有也。《盘庚之诰》曰‘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是商所以兴也。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越国对咱,是心腹之疾,和咱在一处,还总惦着咱。现在恭顺,是想算计咱,不如早点对付他们。咱在齐国就算成功,也像拿到石田,没啥用。可要不能把“越”那儿挖成水塘,咱“吴”迟早要他们被铲平。就像让医生治病,却说“一定留下病根”,没人这么干。《盘庚之诰》上说:“要是有不顺从想闹事的,就把他们全铲掉,不留根苗,决不让他们在咱城里发芽。”,“商”家就是靠这样才兴盛起来的。现在主上不照这么干,要想追求发达,哪那么容易啊!)”,但他的“王”(吴王夫差)不听。

接着这位“王”(夫差)把子胥派往齐国,子胥带上了儿子,把儿子托付给那里的鲍家。等他回到吴国,这位“王”听说此事,就赐给他属镂之剑让他自杀。死前,他说道:“树吾墓槚,槚可材也。吴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毁,天之道也。(在我墓上种“槚”吧,“槚”能出木材。咱吴国怕是快完了吧!只要三年,就是开始衰落的时候。完满了就会消亡,这是上天的规律。)”。

又下一年,公元前四八三年(鲁哀公十二年,周敬王三十七年,晋定公二十九年,楚惠王六年,吴夫差十三年,越句践十四年,齐简公二年,卫出公十年,宋景公三十四年),夏天,吴国国君夫差(吴王夫差)和鲁哀公在橐皋会晤。前面夫差曾派人要求卫人来会晤,可卫人已经把吴国行人“且姚”杀了,正害怕,就找自家行人“子羽”商量,“子羽”说:“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吴人最近到处胡作非为,说不定会对咱主上不利,不如别去。)”,但他们大夫子木反对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摽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吴人最近到处胡作非为,一个“国”要胡作非为起来,肯定祸害什么人。吴国就算胡作非为,可对付我们卫国总绰绰有余。还是去吧!一棵大树倒了,会带倒一片;一“国”中最厉害的狗疯了,逮谁咬谁;更别说一个大国了!)”。

这年秋天,吴国国君夫差和鲁、卫、宋三国在“郧”会晤,但卫国国君卫出公来晚了,鲁、卫、宋三国又自行举行盟誓,却没一起和夫差盟誓,吴人就在卫出公营地外扎起篱笆,扣住他不放。还是他们请出子贡去说服大宰(伯嚭)。大宰嚭(伯嚭)高兴了,才把卫国国君放掉。

过了大半年,公元前四八二年(鲁哀公十三年,周敬王三十八年,晋定公三十年,楚惠王七年,吴夫差十四年,越句践十五年),夫差北上黄池,与各家诸侯盟会,此次盟会周天子(周敬王)派来了卿士单平公,同时参加的还有原来的霸主晋国。因此这是夫差能否正式成为诸侯盟主——霸主的关键时刻。

但趁着夫差带大军北上,越子(越王句践)袭击吴国,大败吴军,斩获留守的大子友、王孙弥庸、大夫寿于姚,攻破了“吴”。吴人向他们“王”(夫差)报告这个消息,他们“王”怕消息泄露,就在帐幕旁杀掉自家七个人。

到这年秋七月辛丑那天(杨注:辛丑,六日。),举行盟誓,吴人和晋人抢着要首先歃血,因为这样就意味着自己是盟主,双方争执不下。吴人说:“于周室,我为长。(在周家兄弟里边,我们排行在前。)”,晋人说:“于姬姓,我为伯。(在姬姓诸侯里面,我们才是老大。)”。晋国主事的中军元帅赵鞅就吩咐手下司马“寅”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天这么晚了,大事还搞不完,只会是咱俩臣子的罪过。来吧,架起鼓,集结队伍,咱俩臣子上去拼命,拼完谁大谁小就搞明白了。)”,那位“寅”建议:“请姑视之。(请让我先去瞧瞧。)”,瞧了回来,他说:“肉食者无墨。今吴王(夫差)有墨,国胜乎?大子死乎?且夷德轻,不忍久,请少待之。(能吃上肉的脸色都不会黑,可吴王今儿脸是黑的,不知是他们“国”被攻破了?还是他大子死了?反正这些夷人沉不住气,挺不了多长时间,您就再等会儿。)”,于是最终晋人当上了盟主。

回去的半路上,那位“王”(夫差)又准备进攻宋国,打算杀掉那里的男子,把妇女都抓回去,但大宰嚭告诉他:“可胜也,而弗能居也。(虽然能打下来,但站不住。)”,就还是撤走了。

这年冬天,回到“吴”的夫差与越王句践讲了和。

过了四年,到公元前四七八年(鲁哀公十七年,周敬王四十二年,晋定公三十四年,楚惠王十一年,吴夫差十八年,越句践十九年),三月,越子(越句践)再率兵进攻吴国,吴子(吴王夫差)率兵在“笠泽”抵抗。双方夹水列阵。越子在左右两翼组织小部队,趁夜晚忽左忽右,擂鼓大叫佯攻;吴军分兵防守。结果越子指挥三军悄悄渡河,黑暗里正对吴军中军突然擂鼓,吴军大乱,就这么被打败了。

三年后,公元前四七五年(鲁哀公二十年,周元王元年,晋定公三十七年,楚惠王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一年,越句践二十二年),吴国有位公子庆忌屡次向吴子(夫差)进谏,告诉他:“不改,必亡。(再不改变,肯定完蛋。)”,但他不肯听。公子庆忌就住到“艾”,随后前往楚国。这年冬天,听说越人要来进攻吴国,公子庆忌认为要想办法和越人讲和,于是回到吴国。他打算除掉一些不忠者,以此取悦越人,但吴人杀了他。

这年十一月,越人又来进攻,包围了“吴”,晋国的卿赵孟(赵襄子,无恤,赵无恤)听说此事,减损自家饮食表示同情。他手下的楚隆(隆)于是自告奋勇替赵孟去看望夫差。

楚隆前往包围“吴”的越军军中,得到允许后进入“吴”,见到吴王(夫差),先报告说:“寡君之老无恤(赵孟,赵襄子,赵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赵简子,赵鞅)得承齊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敝国主上的国老“无恤”指派陪臣“隆”前来,替他表达崇敬之意:当初在黄池,主上已故的臣下“志父”参与了那次庄重的盟誓,各家发誓要“好恶同之”,现在主上有麻烦,“无恤”虽不怕辛苦,但毕竟不是我们晋国能够得着的,只好让我这个陪臣前来致歉。)”。听了这话,那位“王”(吴王夫差)趴下磕头说:“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寡人不够机灵,没侍奉好越国,让大夫操心了,我这里拜谢他的关心。)”。然后,他拿出一匣珍珠,让楚隆带给赵孟,说道:“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句践惦着活活折磨寡人,寡人想死都不容易了。)”。

接着这位“王”问:“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黯,蔡史墨)何以得为君子?(淹死的人都是笑着的,我现在也想问问您:那个“史黯”凭什么成为贵族?)”,楚隆答:“黯(史黯,蔡史墨)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那个“黯”在朝廷上没人讨厌他,回到家也不会传出流言蜚语。)”,“王”感叹:“宜哉!(果然啊!)”。

再过两年,到公元前四七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周元王三年,晋出公二年,楚惠王十六年,吴夫差二十三年,越句践二十四年),冬十一月丁卯那天(杨注:丁卯,二十七日。),越国攻灭吴国,提出让吴王(夫差)住到甬东去,吴王回复:“孤老矣,焉能事君?(孤已经老了,还怎能再侍奉主上。)”,于是上吊自杀。越人把他尸首带了回去。

夫差所作所为,正是“先自败也”,当时大家也都看得见,有好几位还给出预言,只是他自己不觉得。虽然他能成功地为父报仇,但也把吴国折腾没了。

吴国消失,只剩下“吴”这个姓氏,据说有些是出自吴国开国的“大伯”。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132夫差求大7节):

通宝推:楚庄王,青颍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