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男足被印度逼平,又是一片叫骂 -- bshu

共:💬53 🌺23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十年代足球最热

整个八十年代,中国对足球的关注度相当之高,我个人认为比女排更高。

那时民间还有一点文革之遗风,有什么大事就喜欢上街。

北京大学生第一次上街游行是因为男排3:2逆转胜南朝鲜,那也是中国男排最辉煌的时期。

再一次学生上街就是81年苏永舜的足球队3:0胜科威特了,俺那时刚到北京,环境不熟,听说大批同学出西门往隔壁去了,追之不及。

再下回就是519了,现在的定义叫球迷骚乱。

八十年代,最热的毫无疑问是足球,其次才是男排女排,男排最热的时候其实超过女排,汪嘉伟曹平人帅球靓,迷倒女粉丝无数,但持续时间不长。

现在回过头看,八十年代其实是中国足球最给力的时代,苏永舜的国家队吃了赛程的大亏,亚大区第三,差一点出线,曾雪麟的国家队首次拿到亚洲杯亚军,高丰文的国家队首次进入奥运会,高洪波所在的国青队首次获得亚洲青年冠军,参加世青赛2:0胜英格兰,唯一一次进入八强。这些成绩,八十年代以后,只有米卢超过,克劳琛接近。

八十年代的中国足球之所以让人们关注,除了它的国家队成绩还能既给人希望又让人愤怒,还因为那时青训体系没有崩溃,有一大批足球名宿致力于少年足球,徐根宝带出高洪波,八一的1316工程培养出郝海东江洪江津,谢育新16岁成名,张引当孩子王默默培养李金羽李铁,古广明退了,有李华筠顶上,迟尚斌退了,有贾秀全顶上,不断出现的新人让人们在对上一届国家队失望的同时,又对新的国家队寄予期望。

八十年代足球总是差一口气,主要问题出在当时整个足球界以及社会对体育大赛的经验和历练不足上,一到关键比赛,主教练就控不住场,解决不了队伍的心理问题。米卢之所以牛,就在于他解决了心理问题,使那届国家队自始至终都能正常发挥出水平。

在俺的学校,足球热还表现在踢足球风行,几乎每个系每年都有自己的联赛,每个班都能拉出一支11人的足球队踢大场,其实一个班也就20来个男生。每到国家队有预选赛之类的比赛,每台电视机前必人山人海,塞到看不见为止。世界杯也大行其道,86年世界杯,一教电化教室全部开放,满满当当,决赛时连大礼堂也开放直播,深夜凌晨,校园里熙熙攘攘,男女同学喜气洋洋奔赴各个转播场。

八十年代,唯一可能与足球相比的,也就女排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