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借金庸闲扯几句娱乐 -- 胡里糊涂

共:💬27 🌺108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金庸的确是赶上好时代

古龙也是,当然赶上了好时代还得自己有说故事的能力。

50年代很多逃到港台的文人 ( 没有特别谋生技能的人),有些人靠以前在上海的人脉关系,在报纸找一个专栏摇笔杆挣点稿费过活。有些作者专门写以前在上海的风花雪月,有些谈文学,有些以创作故事为主,金庸和倪匡这类作者就是专长写故事。

金庸最初写的小说是每天连载在报纸上,如果小说够吸引力,读者每天买那报纸追看小说,因此支撑了报纸的销路。金庸其实也是一个有点头脑的企业家,不是梁羽生那种书生型作者。金庸眼看自己的小说受热捧,与其为别人作嫁衣裳,不如自立门户,他创办了明报,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明报的卖点,读者追捧金庸小说自然每天也买一份明报追读连载小说,所以金庸的高产期就是他创办明报的 60年代。

作者拥有小说的版权,报纸连载后,作者可以找出版社出书,这又再赚一笔,而版权没有卖断。可能金庸的作品一般太长篇,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剧本,那时候金庸已经不差钱,大概不愿把小说改短为电影剧本,如果改为有声无影的播音剧更显现不出他原著的味道。70年代香港有了免费的电视频道,电视连续剧成了电视台的主打节目,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成了热门剧种,而电视剧不像电影受片长限制,可以制作成数十集的连续剧,所以长篇武侠小说很受电视台欢迎,特别是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也因此作者又再赚一笔版权费,古龙大侠得以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