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 履虎

共:💬84 🌺465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行有常。说到柴静,想起来微博上一个90后的一段话:

@半个空中飞人

4月21日 01:36 来自 花妹特二婆Android 已编辑

说是2000亿条微博被收进国家图书馆,这个意义十分重大,诸位务必重视。

1、对微博而言,这个行动说明微博把自己基础设施化了,除了世俗的商业追求外,他把自己变成了这个国家生态的一部分、社会秩序的一个存储介质。

基础设施化意味着平台化,账面上意味着利润率水平下降,但还意味着垄断,成为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和其他一切平台一样(比如铁塔),承载人流、物流、信息流或者兼而有之。平台化更进一步,则意味着统治。所以对微博而言,这个举动意义深远。

2、对个人的意义。微博的行动意味着解放了个体阐述自我的空间。

在欧洲,历史是奴隶主阶级为代表的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奴隶主思想家的历史,那些历史悠久的神庙里,人们往往凭吊往昔风流人物,却少有人关注那些神庙的建造者其实是占比90%的奴隶。虽然我国历史已经能比较深入基层了,比如县志、地方志、族谱,但也依然被批评为王侯将相的历史。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大部分人其实更多都是被历史隐藏了,与人种无关。

微博本身是个开放平台,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上几乎有平等的发言权(虽然被聆听的概率不等)。这样,每个人在自己微博上的每条文字,本质上都是在记录自己的所为所思所感,自己成了自己的历史的记录者。就算不是历史记录者,起码的,也是自传素材的累积。这样,就打开了每个人阐述自己的空间,当然,有这样的空间不一定意味着每个人都会用这个空间,两码事。

3、对个人的影响。因为微博是自我记录,那么,在长时间轴上,不管多精致的人设,都将在时间的考验下露出原形,人设游戏也催生了类似打脸bot、拆台bot这类的恶棍博主。文艺一点说,人设经不起流年。所以一个人线上线下的言行合一就会更有优势。

因为收录可能具备永久性,这意味着你的很后的后代都能看到你写的内容。所以意识形态和质量就会很重要。举几个例子:

(1)随着国家逐步强盛,意识形态就是会逐步强化对国家产生认同感,公知领域会逐步缩小。孩子们刷自己爷爷奶奶的微博并且交流内容时,别人家说你孙子孙女:“哟,您爷爷(奶奶)生前是个二五仔啊!你自己看看这段阴阳怪气的。”然后随手写了一条微博“今天xxx给我看他爷爷生前的微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xxx爷爷生前还当过二五仔,快三十岁的人了脑子病一直没治好”,然后下面一群人点赞。[doge][doge]

(2)当喷子博主也得有质量,不能瞎喷,要不以后会被耻笑说连骂人都骂得这么没新意。

(3)不要什么瓜都去吃,万一吃瓜过多,被列入《微博苍蝇列传》呢?逮着腥臭的都去蹭蹭,不是苍蝇又是啥。到时候会有人煞有介事地写一篇论文《上个世纪初网络人格苍蝇化的研究》,然后就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4)个别“美哭了”博主,搞不好以后会被鉴定为初代智能复读机。[doge][doge][doge]@俄罗斯什么值得买

所以,归根到底,人要有历史感了。历史感是什么?就是往前看100年,自己说的话、干的事儿会不会被后来人戳脊梁骨、能不能经历时间检验,并且你对这种检验抱有深刻的敬畏。

人可以为自己写历史了,这是生产力为个体打开了权利空间,也意味着巨大的义务——自己可以写历史了,务必把人生的每个字都写得认真。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