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前卒工作室:中药行业谁比谁干净? -- 万年看客

共:💬32 🌺8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马前卒工作室:中药行业谁比谁干净?

1

洪洞县里没好人

上月,三家上市药企接连上演荒诞剧:

今日(2019.04.10)澎湃新闻曝出,知名上市公司葵花药业实际控制人、前任董事长关彦斌因为涉嫌故意杀人已于今年1月29日被黑龙江大庆市当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

美国媒体报道称,在美国大学招生欺诈案中,最大的一笔贿款来自一个名叫“Yusi Zhao”的家庭,其父母花费650万美元,通过中间人辛格的帮助,使其女儿进入斯坦福大学。据报道,这名女孩中文名叫赵雨思,其父亲系山东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涛。

4月29日晚间康美药业突然在2017年年报中“蒸发”的货币资金数额。在康美药业的解释中,299.44亿被表述为“会计差错”。但市场并不买账,4月30日康美药业当天蒸发市值52.72亿元。

杀人、行贿、造假,三个作死方向似乎相互独立,如果一定要找共同点的话,就是这三家企业都是中药板块上市公司。

作为对此行业略知零点一二的外行,马前卒同学上周放话:

本周马前卒工作室就来落实这个预警,无差别诋毁全行业。要抱怨,就抱怨惹起话题的步长制药吧。

先回到前面几个案例:葵花药业实际控制人关彦斌涉嫌故意杀人的对象是前妻,起因疑似财产分割矛盾;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砸四千多万人民币,是为了孩子上名校;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举家炒私募(PE),而资金来源是不断质押股权的融资,最终拖出百亿资金黑洞。

三起丑闻牵涉的都是家族,三家企业也都是中药家族企业,其中康美、步长两家,位列2017年A股家族企业百强榜:

2017年福布斯A股家族企业100强中的药企排名(红字为中药企业)

在此,马前卒工作室先做个定性判断——上市药企良心少,上市中药企业没良心。

比如说前面没点评过的天士力制药,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曾经被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批判,指出没做长期毒性实验就上市。天士力起诉李院士并胜诉,但显然美国人不管这个,从1996年起,天士力就在申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临床研究与试验,此后陆续曝出FDA申报造假、临床数据不公开、药效不显著等一系列负面消息。22年后的2018年,依然卡在临床三期的“复方丹参滴丸”,被天士力作价7300万美元卖掉在美独家销售权——天士力自己都知道FDA绝不会给他机会。

中药家族故事这么多,我猜不是因为行业协会给他们灌输了错误的家风,还是得从企业数据上看问题。

2

良心指标

只要列出医药行业的基本数据,就能发现中药企业非常“显眼”。2018年A股药企中,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有7家,中药企业只有曾经梦想申报FDA的天士力,算是“独苗”。

2018年A股研发超10亿元的药企(红字为中药企业)

与之对比,2018年前三季度,A股药企净利润超10亿的有17家,其中中药企业8家,接近一半。

2018年A股前三季度净利润超过10亿的药企(红字为中药企业)

制药企业卖的是技术,利润理应和研发相关,研发投入大,市场竞争力强,利润才会高。但这个规律显然不适合中药企业。是因为中药企业更善于经营吗?

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药企业不注重研发,产品结构老化,如何放大经营?(要赚钱)只有加大销售费用,这是中药企业发展的通病。”

药企在销售上花大钱,放在全世界都算负面指标——拿着患者的钱买广告,而且广告还往往是给医生看的,患者看不到。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买药贵成为全民热议话题。《今日经济新闻》痛批跨国药企把钱砸给推销(而不是研发),拉高药价:

在2016和2017财年内,诺华的营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20亿美元和128.6亿美元,占到财年收入的24.3%和25.6%;赛诺菲在同期内的销售和一般支出分别为94.86亿欧元和100.58亿欧元,占到当年收入的27.3%和27.8%;辉瑞在这两个财年内销售、信息和行政费用支出为148.37亿美元和147.84亿美元,都占到当年收入的28.1%。这三家大型药企2016财年和2017财年在销售方面的支出均超过了当年收入的1/4。

《华盛顿邮报》沉痛地说:

“在每10家美国制药企业中,就有9家企业的市场营销费用要高于其研发费用。”

由此可见,我国官媒对外资药企提出了良心标准——销售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25%就算很过分。而美国权威媒体对自家药企也提出了标准——销售支出超过研发,说明黑心。

2018年世界销售额前五大药企,分别是强生、罗氏、辉瑞、诺华和默沙东。2018年罗氏的研发投入为110亿瑞士法郎,约700亿人民币;默沙东研发投入97.52亿美元,约650亿人民币。

同期A股上市的293家公司中,有281家公布了研发投资,总计340亿元——全国上市药企的研发投入加在一起,不到罗氏的一半。而A股上市药企去年的销售总支出超过2500亿,是研发的7.4倍。

我国医药行业大环境已经很离谱,而中药企业完全没谱。

在293家上市药企中,中药药企占69家,占23.5%。这69家中药企业在2018年研发支出累计66亿元,占上市药企的19.4%;销售支出累计836.8亿,占33.5%,是研发的12.7倍。

上面提到一个标准,销售/营收超过25%就算过分,而在去年A股293家药企中,这一数值超过50%的就有34家——其中15家是中药企业。

中国药品市场以仿制化学药为主,在新药开发方面,被跨国药企甩开太远,开发性价比不高,所以研发投入小,这勉强也是个理由——虽然听起来也荒诞。

然而,在全行业研发投资极低、销售支出占比极高的情况下,中药企业的数据还能继续明显拉低行业研发平均值,并拉高销售平均值。如果说整个医药行业“生病了”,中药行业大概是癌症吧。

中药企业销售支出的名义多种多样,除了医药代表的会议费、咨询费(相当于让患者花钱买广告给医生看,甚至是花钱雇医生收钱),还有砸给患者看的广告费。

2017年公布广告费的上市药企中,有13家广告费过亿,显著高于研发费。其中,1家是医药零售企业,1家是医疗服务企业,3家是化学药企业,剩下8家全是中药企业。看来中药行业不仅患癌症,而且还是晚期了。

我国禁止处方药通过大众媒体做广告,非处方药才能公开宣传。现行中药虽然往往“副作用尚不明确”,可以自行服用的非处方药倒不少。

中药企业通过砸钱营销,直接改变了医疗系统的用药结构,然后赚钱上市,金山银海,所以给美国骗子送几百万美元不心疼——那都是用别人家的命换的,为啥要心疼?

3

统计说话

为了理解中药企业在营销上砸钱的力度,马前卒工作室对69家上市中药企业做了全面统计。按销售费用/营业成本的比值,从小到大做升序排列如下:

69家上市中药企业2018年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

按销售/成本数值分类,69家企业包含0~20%、50%~100%、200%以上三个样本群,营销占比呈指数化递增。其中康美药业、葵花药业、步长制药各是一个样本群的典型代表。

69家上市中药企业2018年销售/成本的折线统计图

康美、葵花、步长分别位于横轴的左、中、右。最左端的吉药控股,销售/成本只有5.9%,最右端的康弘药业竟然高达1066.4%!按这一排序,将成本、研发、销售金额,及其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用柱状图与折线图表现,可得下图(黄折线为成本/营收,红折线为销售/营收):

69家上市中药企业2018年主要财务指标统计图

总的来看,营业成本与销售支出之和,大体占中药企业总营业收入的70%,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研发费用对总体支出结构影响不大。

这意味着中药企业在营销上每多花一分钱,用来造药的成本就会相应少一分钱。再简单点说,就是广告越好看,药品价格越虚。至于代表研发/营收的紫色曲线,69家企业平均只有2.9%,紧贴底部,缺乏存在感。

按企业数量平均,69家中药企业的销售/成本值为148.5%,但如果按照资产体量加权平均,中药板块总体销售/成本值为53%,如上图,这是因为左半区有几家营业成本极高的大药企硬生生砸下了平均值。这是好消息吗?

按成本总量由高到低,几个“异常”企业依次为:白云山、云南白药、康美药业、天士力、同仁堂与太极实业。难道这几家中药企业把大多数售价用来造药,挽救了中药的良心?

名单中的康美药业暴露了真相——大股东马家早已质押股权套现,转移财富投资PE去也。不营销中药,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诈骗阵地,产业升级了。

其他几家中药企业,也是因为赚钱不靠中药,才压下了营销占比。比如白云山目前药品类的营收,一半是化学药,其它的营收常年靠王老吉和金戈(伟哥类药物)支撑,无需搞中药营销。

云南白药主营业务已经是牙膏,虽然号称是中药牙膏,却靠添加氨甲环酸才能止血。

前面提到的天士力早已向生物制药转型,先后投资了信达生物、歌礼生物、天境生物等生物制药研发型企业,其中信达生物是第二个获批上市抗PD-L1国产抗癌药的企业。

天士力算是通过抛弃中医的方式找回一点良心。

至于动辄吹嘘百年老店有良心的同仁堂,刚刚闹过蜂蜜回收、猪皮阿胶以及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等丑闻,所谓“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明显是说谎。

依赖藿香正气口服液的重庆太极集团,在经营“曲美”失败后深陷债务危机,负债率超过80%,几年来少有的盈利都是依靠拆迁补偿、脱壳重组等方式实现,不打中药广告符合逻辑。

剔除这些已经完成产业升级的“反常”案例,销售/成本比值超过100%,才是中药企业的“正常现象”。

对大部分中药药品来说,10块钱中固定有3块左右用来支付药企管理费、财务费,3块以上买广告给自己看,再扣除利润,剩下的才是制药成本。

最极端的梧州中恒与龙津药业,有6、7块钱是在买广告。而成本/营收最低的康弘药业,10块钱的售价,只有4毛4分钱花来制药。和医药代表、广告商、医生的收入相比,治病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综上,药企间的良心差距如下:

在2017年医保实行两票制改革后,药企纷纷抱怨价格透明化,暴露了灰色利益输送渠道的开支,致全行业销售费用上升——本文作者因而能看到更真实的数据,在此感谢透明化改革。

数据分析越多,错处越多。本文已经对中药行业提供了足够多的诋毁,就此打住。下一篇我们谈中药注射液的历史和技术问题。

通宝推:不远攸高,笑不拾,迷途笨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