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童年 之 迷路 -- 小号鲨鱼

共:💬29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童年 之 衣裳

前年路过一家小店,见挂着很多旗袍、中装之类的东西,颜色基本上都是深褐或黑色。有点好奇,询问了店主才知道,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香云纱。原料是丝绸,用薯莨的汁液染就,再放在一种特殊的河泥里酿个年把才得,所以贵如黄金。这玩意若脏了,不必用皂液清理,直接清水浸泡,越洗颜色越透亮,穿在身上也越凉爽。如今的工艺自然进步多了,价格也不算很贵,于是买了一件,褐的底色,用金黄丝线在下摆处绣一枝横斜的梅花。至今还穿着,是很喜欢的衣服之一。

像这一类东西也只能买,自己是做不来的。大学时候兴起过一阵子女红热,一位手巧的室友两三天就是一件毛衣,快赶上织衣机了。我也正儿八经地搞了几根针、半斤毛线,学着做活儿。针是买的大棒针,线是买的粗毛线,没别的――容易出成果啊。可惜实在没耐性,从开始雄心勃勃的毛衣远景,逐渐萎缩成背心计划,最终打了大半年下来,就结了窄窄的一条,只好在后面钉了俩扣子,当发带使了。

这一点没遗传我妈。我们那儿有句俗话:巧娘拙女儿,就是说,当娘的要是太能干,女儿多半就给宠坏了,啥也不会做。俺娘是个不折不扣的巧娘,做菜好吃不说,基本上啥都会。打毛衣、钩帽子,连缝纫机也会用,做出来的衣服比街上买的好看。她是学机械出身,很多东西眼睛一瞟就能知道个构造。厂里搞技术革新,关键问题解决不了,她带着两个老工人到上海厂里,装做找人跑到车间偷看,回来就把人家的机器照猫画虎折腾出来了。而在家里,修电器、换灯泡这林林总总琐琐碎碎,基本上都是她的业务范围。

然而事实上她并没有多少时间,对于家庭。记事时起,基本上就是跟着爸爸的时候多。妈那时候忙,因为是技术骨干,常加班、常出差。晚上10点多回来,一问,还没吃饭。爷爷奶奶家里没有专门给谁留饭的习惯,于是放下包冲进厨房给自己下面条。第二天一大早,突然想起来某个环节可能会有问题,又急匆匆揣一个馒头跑出去。她回来,我已经睡了;她走,我还没起床,以至于很长时间,我对妈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早上睡眼朦胧时看到的那个背影。

因此小时候的我,跟爸爸比跟妈妈亲近多了。一般孩子在被问到“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的问题,总会乖巧地回答“一样好”,可我却毫不犹豫地说,爸爸好。在我心里,很不希望妈妈是这样的,我想她对我好,想像别的孩子一样,黏在她身上撒娇,闻她身上好闻的味道。偶尔爸爸也出差,我一个人守在空空的房间里,等答应早些回来却总是食言的妈妈,会觉得失落,觉得我对于妈妈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也许远远比不上那个工厂的分量吧。

要是把这样的想法说出口,妈妈就很不服气,反驳我说,什么时候带我去公园玩过,又怎么替我做衣裳之类的。她说的做衣裳其实是很小的时候,拿缝纫机帮我做了一条白色的小裙子。喇叭口,底边上有绿色的滚边,绣成小竹叶的样子,确实很好看。我能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至今还保留着穿这条裙子时拍的照片,照片上的我大约三四岁,还伸出兰花指摆了个造型,一副臭美得不行的样子。

不过说到这里她也会突然停住,因为确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从那以后她就没给我做过。于是这样的抱怨总是以她的发狠告终:等着,我给你打一件毛衣,保证好看。

这保证果然有效,她去买毛线了,而且认认真真打了起来。大概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吧,她变魔术一般一脸得意地拿出一件红毛衣来,说,试试看。

那真是一件漂亮的衣裳!大红底色,底边和袖口加上黑色的条纹,领口处别出心裁,用不同的针法,参杂着红、黑、白三色做成一圈圈的,像是项链,上头装饰着珠子和亮片。我穿着它上学,几乎人人都夸,还有老师来问,是在哪儿买的。于是非常响亮地回答:我妈做的。老师夸一句,你妈妈真能干,顿时觉得自己也跟着有了身价,脸上光彩得不得了。

这件毛衣从中学穿到了大学,当中拆过一次,加长。因为打的毛衣特别厚实耐穿,是机织所不能比的,所以就一直被当作御寒的最佳选择。后来自己会挑拣衣裳了,眼光也高了,才逐渐觉得样式过时,慢慢穿得少起来,最终一年都穿不到一次。它被压在箱子最底下,换季的时候看到了,拿出来叠一下,又重新放回去。

其实喜欢这件事从来就不能长久,再喜欢的东西都有一个过程,从一见倾心到习以为常,再到束之高阁。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说的就是这回事儿。有时候,连人也是,长久不见了,感情也淡了。旧时衣裳旧时人,曾经喜欢过的那些,也只能在记忆中美丽吧?

老家姑妈来,向我要旧衣服,带给乡下亲戚。两个人一起翻箱倒柜地找,不知怎么的,把这件翻出来了。

“这件好看!”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指着毛衣说。

“是啊,我妈织的呢。”

“怪不得呢,你妈手真巧,织得这么密,很费工夫吧?”

突然之间,心里头一动,好像在不经意中揭开了某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想起了多年前冬天的早晨,在睡眼朦胧中看到的,那个永远都脚步匆匆、风风火火的背影。

――妈妈,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你其实有多爱我。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