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欣赏】工业之美……宝马制造得全过程,从一块铁皮开始 -- 大卫

共:💬34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推荐】曾经对我心灵造成巨大撞击的一部影片

????作者 zheros 新浪影行天下版主

  

  文章的题目起的可能有些吓人。我喜爱电影,收集自己认为的佳作,电影史上的名片浩如烟海,我能窥视的所谓佳作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吧,但我今天所谈的影片却不是我们通常谈论的那些电影。

  

  这是一部纪录片,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一个产品的宣传片。记得是在大学时代,一天,我们全班去参观学校新引进的一部瑞士生产的“加工中心”(一种大型全自动机械加工设备)。参观一开始就播放了这部短片,时间大概二十分钟。但我没想到的是,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却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片子是英文的,没有字幕,加了简单的配乐,但全体同学几乎立刻就被片中的内容所吸引。这部机器大概有半间屋子大,绿色外壳,在厂房昏暗的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演示开始了,加工中心巨大的刀具盘飞速的旋转起来,送料、装卡、钻孔、翻转、切削、成品、传送一气呵成,换刀、装填、定位、送屑――――所有动作自然流畅、简洁明,工件在机器的射灯雪白的灯光下旋转,当时我就想,这可能是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优美的弧线,最亮丽的闪光。开始全体同学都屏住呼吸,张大了嘴,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才发出由衷的唏嘘和赞叹。在那个年月,象进口加工中心这种大型设备还是稀罕物儿,这台设备花掉了我们学校几百万元,一般的企业根本就无法企及。而据片中介绍,生产这套设备的瑞士公司,从设计、制造到管理总共才有11个人,生产成品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无纸化设计、无人厂房在那种条件下似乎是天经地义,而且该型号并不是瑞士国内最先进的。片子放完,管理设备的老师说,由于成本问题,就不做具体的演示了,我们只能从外观上进一步加深认识,让当时的我认为也是理所当然的。

  

  参观过后,我们陆续走出教研室,同学们都在赞叹之余发着各自不同的感慨,而我心里却有一种巨大的痛苦长久萦绕、挥之不去。

  

  我从小在工厂长大,十年寒窗,现在就读于国家一流的工科大学,本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时候,可直到看到短片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做工业!!”在那一刻,我长期以来建立起的工业形象崩溃了。小时候摇动父亲厂里的机床,看着厂房、厂区里横七竖八摆放的产品,目送着出出进进的叔叔、阿姨,觉得他们很伟大,觉得自己天生就了解什么是工业。可直到这一刻才意识到自己错了,真正的工业化是自己无从想象、不可企及的。“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是什么令我们变成这样?!!”

  想起父辈在厂房里挥汗如雨的身影,我感到懊丧。从那以后,我虽仍对技术的进步有着自然的渴望,但对技术本身几乎完全失去了兴趣。我参加了学生会,努力工作,毕业时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择业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国家机关。古语说:知耻而后勇,知道落后迎头赶上才是人间正道,而当时的我却认为,我们的落后绝不仅仅或者说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技术因素,应该去选一条新的路。

  

  工作后,整天埋头于公文纸中,少顷也会和别人谈起我的工科背景,闲来为别人辅导一下数学、物理(从没收过钱),炫耀一下计算机技术,但绝不涉及技术工作。我的同学倒是搞开发的、搞设计的、搞销售的、搞研究的满天飞,大多都改了行,四散在国民经济的各种部门。

  

  一次,与我的一个搞销售的同学喝酒,他不无感慨地对我说,他们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向一个大型市政管线施工项目推销设备,他们制定了详尽的机加工方案,又托了关系,满以为一举中标。可投标当天,一家外国公司开来三部设备车,当场演示,板材成型、焊接、吊装一气呵成,使在场的中国公司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人家拿走了项目。事后,甲方还来向他们道歉,说没办法。“他要不买人家的我跟他急!!!!!!妈的!!”同学把酒杯一礅,红着眼睛直瞪着我。

  

  只有工科毕业又深深的热爱着它的人才会真正了解那面对真正工业伟力时刻的屈辱。我想我是了解它的,因为我始终没有改变我对它的那份热爱。

  

  “我们的产品做出来,加热炉烘干了,当时就试;人家日本的生产三个月了,扔在雪地里,也拿来试;结果硬是没人家干出来的指标高。一个教授带着两个博士后,研究了一个月,最后摇头说不知道为什么,没办法,妈的,什么东西!!!”另一个同学带着无奈与懊丧对我说。

  

  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但结果确实让人无法接受,对我们来说,如果搞了这一行,就注定要一次次的面对这种尴尬与无奈,有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无极限的,我想我应该不属于那一类。

  

  “我们的导弹搞了两年,上个月送去打靶了。总装备部、部里的领导都去了,可临上场时,院里的领导说没把握,又拉回来了。他门真不知道丢人多少钱一斤!!”

  

  院里的领导应该也是搞技术出身,作出的决定也是对的,但到底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当时把样品拉去,后来又拉回来呢?他们当然也知道什么是丢人,只是在丢人与自信之间往往会选择前者,可见给与他们自信的因素较之理想的水平远远不够,这也不得不说是如今一代技术人员的悲哀。

  

  “现在中国就靠抄人家的,飞机要抄,坦克要抄,导弹要抄,连他妈小小的电源也要抄。日本的,俄罗斯的拆开来看都看不懂,只好抄韩国的,可人家的设计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就多了块板子,密密麻麻全是集成块儿。我们那个狗屁高工是学强电的,说搞不懂,没这块板子不一样用么?还问我这块板子干吗用的,我他妈怎么知道!!!我就知道有了这个,人家干出来的活儿就比你的强!!”我的一位在机电公司工作的同学对我说。

  

  中国剽窃别人的知识产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以至人家谈中国而色变,但明摆着的东西连偷都偷不着,这实在比自己打自己耳光还难受。

  

  “昨天我们公司来了个北工大的应聘,我们总工问他几个专业问题,连个屁也答不出来。我们总工就指着我说,他怎么就能答出来?你四年都学什么了?我心说:你比我知道的还多呢,还不是到时候瞎菜?!”

  

  其实有时候和周围的人比起来,咱懂得也算够多了,觉得满可以牛X一把了,可自己如果明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也是屁都不是还能说出这种话就有点可笑了。

  

  我很同情我的这些同学,他们在拿着为外国代理的产品向国人推销炫耀的时候,在拿着自己不成熟的技术向用户花言巧语的时候,在拿着回扣、宴请向客户狂轰滥炸的时候,在拿着大把奖金狂欢痛饮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一个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责任感与良知,所以我觉得他们过得应该比我痛苦。而我,在某种意义上则是选择了逃避,远离了应该承受的痛苦,还每每让他们请客,真是有点愧对友人呀。

  

  有时我觉得,搞技术和混官场至少在一个方面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了,并不冤,属于正常;问题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明明死了自己还不知道,死的不值,那才叫真冤!!

  如果这样,我宁肯死在官场里。与人斗至少还有乐趣。

  

  我总是听人对我说:我们国家是个工业国,连原子弹都造出来了,我就不信造不出XX来。这种人在我心目中与白痴无异。北京的地铁哪年就开通了?没有实践经验么?可广州地铁还是要用法国货,为什么呢?道理明摆着,它和我们的原子弹一样,不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并不能代表我们工业化的真实水平。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工业,可在我看来,中国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我们以农业的观念驱动工业,结果只能是农业化工业,或者干脆就是大农业,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所有人的也就可以用两个字基本概括,那就是“农民”!!!要生产工业产品必须需要工业产业,完整的工业产业系统建设成功,国家才真正称得上工业国,而这个系统的建设是要以一个工业产业化观念为基础和前提的。人以何种意识来驱动物质是决定物质最终形态的关键。这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从教育领域到实践领域所忽略的,是真正的症结所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技术的力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也许就是我放弃技术的原因吧。

  

  有人说我们有联想,有长虹,有远大,可他们的现状如何呢?中国已经有了那么多上市公司,他们的现状又如何呢?没有积累就没有产出,而他们真的有原始积累的过程么?他们的技术是买来的,只要有钱,再贵的技术、设备我们都可以买来,可作出的东西,推动的市场为什么总是似是而非呢?我们拿了外国的技术却不要外国的观念,把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截然分开,在工业上还在走着当年洋务派国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路。长此以往,又何谈前途呢?

  

  每当这时,我就自然的想到那段短片,想着如果每个人都来看这段短片,每个人都能真正领悟到那隆隆声中闪耀的工业之美,看到它背后隐现的文明之光,也许就不会对现状表现的无动于衷,真正的工业化也许就会早一天实现了。而我在自己的路上痛苦挣扎,为的也无非是那绚烂的光辉在那一刻给我心灵的震动和启示吧。

  

  这就是我所要讲的那部影片,读来是不是很失望呢,呵呵。

元宝推荐:Highwa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