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城市贫民在历史中的第一次亮相――已修改 无屏蔽 请放心看 -- 马前卒

共:💬130 🌺44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想到最近的“国学热”

马前卒的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呀。

由flg的问题,我想起最近“风起云涌”的国学问题。自人大树孔子像,建国学院后,不少文章捧场。其中一些谈到当局对其的支持程度。

我的感觉是,这是当局要重建执政理论的努力。

自92年后,共产主义的理论除了在政治课堂和各种考试中出现外,已经成为那些老革命临死前的“甜蜜回忆”了。别说普通群众,即使党员同志们也没几个还真心相信这些“人间天堂”的东西了。

众所周知,当局执政的理论基础是其“代表人民利益”这个“天命”。自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后,无疑给后人立起了一个榜样――――只要宣布自己代表了人民利益,不论是用枪杆子还是什么别的方法,一旦掌握政权就具有了天然的合法性。这在执政者的声望如日当空时自然毫无问题。但是,当领导者的威望不足以支撑政局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风险就非常大了。

孔老夫子当年弄的这些东西,经过几千年来的磨练,其实非常适合专制体制的使用。仅仅一个“忠”字要求,就足以让任何的反对者立马站在“叛逆”的审判台上。过去,要造统治者的反,自然要将孔老二打倒批臭;今天要执政,而且是维护一党永远执政的局面,孔老二的这些理论只要在“民族主义”和“民族传统”的口号下,就变得非常适合了。

在这个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不断变化的阶段,自49年来建立的各种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被击得粉碎。不仅普通群众需要一个重新建立的道德体系(按照马前卒的分析,这是flg之所以能壮大的原因),执政者也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可以继续维护现有政权的理论。国学,准确地说是儒学无疑已经被多次证明具有这种维护现有统治的先天优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国学如此风光的原因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